學習老子《道德經》之8:上善若水

第八章 上善若水

學習老子《道德經》之8: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②,處眾人之所惡③,故幾於道④。居善地⑤,心善淵⑥,與善仁⑦,言善信⑧,政善治⑨,事善能⑩,動善時⑾。夫唯不爭⑿,故無憂⒀。

註釋

①上善若水:最高的德行如同流水一樣。上善,最高的德行。

②善利萬物而不爭: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③處眾人之所惡:指水總是停留在一般人所討厭的卑下潮溼之處。

④幾於道:接近於道的崇高境界。

⑤居善地:意思是說道德超眾的人,能像水那樣甘心處於卑下的地位。

⑥心善淵:指心智能像水那樣博大深沉,執著凝重。

⑦與善仁:指在交友方面能夠做到像水那樣親善仁愛。

⑧言善信:指說話能像水一樣誠實守信用。

⑨政善治:指為政理事能像水一樣有條有理。

⑩事善能:做起事情來能像水那樣無所不能,得心應手。

⑾動善時:行動起來能像水那樣善於把握時機,事半功倍。

⑿唯:正因為,恰恰是。

⒀憂:過錯、過失的意思。

今譯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