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很多家庭中的烽火是從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燃起的,婆婆與媳婦就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明爭暗鬥,如果在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丈夫還站在母親一方,無疑等於火上澆油,媳婦往往會被傷透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係裂痕逐漸加深,演變到感情破裂、一方或雙方出軌、孩子出現身心症狀等難以挽回的局面。

話說回來,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在歷史文化背景下考慮這件事,傳統的中國家庭是結構化的,擁有明確的代際角色,並且婚姻與親子關係交互模式是被儒家文化所指導。曾有人總結說:中國古代沒有女權,卻有母權。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中國母子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學者張星久曾指出,“帝制中國的文化觀念和制度安排,既有從制度上強調男權中心、排斥否定女權的一面,又因‘孝道’觀念、君主制度的基本缺陷等因素而肯定母權、依賴母權的一面。”一個女人一生中最有權力最被尊敬的時光往往是在做了母親之後。

《二十四孝》中竟有五分之四的故事都是講孝順母親的,只有五分之一講孝順父親,可見孝順母親多麼深入人心。《孔雀東南飛》中的孝子焦仲卿,雖然與劉蘭芝情深意切,但因為母親不喜歡劉蘭芝,而只得休妻。最後,“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兩個人雙雙自殺,故事以悲劇告終。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有時,母親不但干預兒子的婚姻,還可以干預兒子的政事。

《漢書:酷吏傳》裡記載了一樁西漢酷吏嚴延年的故事。嚴延年以執法殘暴、苛刻著稱。他的母親從家鄉東海郡來洛陽看他時,對他的酷刑大為不滿,停在都亭不肯進入郡府。嚴延年到都亭拜見母親,母親卻閉門不見。嚴延年摘掉帽子扣頭,過了很久母親才肯見他,並且責備他說:“你有幸擔任郡守,獨立管轄千里之地,沒聽到你施行仁愛教化使百姓安寧,反而依靠刑罰,大量殺人,想以此樹立自己的威信,難道這就是你做官的本意嗎?”

最後嚴延年只好認錯,伏在地上重重地磕頭認罪。不僅大臣家中如此,皇室也是同樣,很多朝代出現母后專權,不僅控制後宮,對朝政也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在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妻在家中的地位是高於妾的。妻的兒子稱為嫡子,妾的兒子稱為庶子,二者的地位卻是大相徑庭的。《紅樓夢》中,王夫人的兒子賈寶玉被眾星捧月一般追捧,而趙姨娘的兒子賈環卻不受人待見,甚至連丫鬟芳官都曾用茉莉粉冒充薔薇硝打發他——賈寶玉丫鬟都能得到的薔薇硝,賈環卻見都沒見過,其在賈府內待遇懸殊也可見一斑。

因此,在兒子年幼時,母親憑藉家世名分或憑藉丈夫的喜愛,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連帶使兒子地位提升。而當母親年老色衰時,兒子則憑藉自己的地位保護著母親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低位。所以,《春秋·公羊傳》中寫道:“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母子兩人的命運總是被緊密連接在一起。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簡單粗暴地要求丈夫不站在婆婆一邊恐怕在大多數家庭中是難做到的。在家庭系統中,夫妻兩人的關係理所當然的是最重要的關係,是家庭關係中第一位的關係,這是婆婆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偏偏這個最重要的關係卻是由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夫妻雙方背後都連接著自己的枝枝蔓蔓——各自的母親、父親、兄弟姐妹、親戚們。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伴侶的父母和親戚對你來說可能是剛認識不久、每年過年見一次面的陌生人,並沒有多少感情,但對你的伴侶而言,卻是血緣的牽絆和從小到大點點滴滴的溫情回憶。理解和尊重了這個前提,處理婆媳關係才能以親情為先,在家庭中以和平代替戰爭。

訂立家庭公約,先禮後兵保障和平

作家六六有一部描寫婆媳關係的小說《雙面膠》,還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熱議一時。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東北小夥子亞平。在公婆來上海前,小夫妻恩愛甜蜜。但在婆婆住進這個家庭後,原本溫馨的家庭生活畫風驟變,矛盾一步步升級,最終走向一個無言的悲劇結局。

麗鵑自從婆婆抱怨過自己不收拾不整理以後,每天就留意地把內衣褲藏好,等自己到了週末休息足了,騰出空兒了再洗,以此向婆婆證明,沒你洗我一樣能過。麗鵑顯然可以每天洗完澡後順手就把內褲胸罩搓了。可麗鵑不願意,原因是——這不是麗鵑的生活方式,而是婆婆的生活方式,如果自己這樣做了,便正合了婆婆的意,於是在不顯山不顯水中,完成了婆婆改造自己的過程。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而且,麗鵑不願意自己的手泡在肥皂水裡,眼看著手指的紋路變粗,手背的角質起皮。麗鵑的想法就是,我等到週末攢夠一洗衣缸的衣服,一起洗。而婆婆多次當著麗鵑的面兒用手搓洗著麗鵑貼身穿的內褲,也許上面還粘有一絲絲分泌物的痕跡,邊搓邊說,這麼貴的東西,哪能洗衣機洗?沒幾次就毀了。多少錢架得住這樣天天買月月買?麗鵑特別憎恨婆婆碰自己的內衣,那些緊貼著自己快樂部位的隱私物品,讓麗鵑忍不住與閨房聯繫在一起,彷彿可以看見丈夫的手在上面遊走,丈夫的身體在上面觸碰。而這樣隱私的東西,如今在長滿皺紋,帶著裂痕,洗過肥肉,混合著蔥姜味道的粗糙手裡揉來揉去,麗鵑感覺,那不是婆婆在洗內衣,而是婆婆將自己的私處放在陽光下肆意蹂躪,令麗鵑渾身上下都不適。

以前麗鵑會說,媽,你放著,我等會兒來洗。麗鵑的意思很明確:一、我自己可以幹;二、我什麼時候幹,不需要你來安排;三、請你不要碰我私人的東西。可婆婆很不識趣,婆婆就打算以這種半帶羞辱媳婦也半帶作踐自己的方式表演給麗鵑看,我不恥下做,親自示範給你看過日子的點點滴滴,我就不信我日復一日地在你眼前做這些,你能視而不見?後來,兩人就開始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麗鵑洗完澡就把內衣褲塞到枕頭下面,塞到床墊下面,塞到衣櫥的縫隙,塞到不用的包裡。無論麗鵑怎麼塞,亞平媽都饒有興致地,帶著追蹤獵物的興奮,不屈不撓地,耐心細緻地翻遍臥室的每個角落,每次翻出來,還帶有一絲“再好的狐狸也鬥不過獵手”的勝利快感,然後依舊堅持用手搓乾淨,迎著太陽曬乾,親自交到麗鵑手上。

相信大多數讀者僅僅通過文字讀到麗鵑婆婆的做法,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有被侵犯的強烈感受。

其實在共同生活的初期,麗鵑、亞平和婆婆就應該對“在小夫妻與婆婆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有些底線是不希望婆婆觸碰的”形成共識,或者說訂立公約。比如小夫妻的臥室不能擅自進入、私人物品不應該亂動、隱私話題不應該詢問。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我知道對於中國人來說,坦誠地談論彼此的底線不容易,但是訂立公約是花最小代價保障未來和平的方式。共同生活的初期如果不把界限劃清楚,未來一方越界了當事人自己卻還渾然不知,既尷尬又更傷感情。

家庭公約是保障家庭和諧的基本條件,最好能夠一家人坐下來開誠佈公的談論。如果父母思想比較舊,很難接受一本正經談論底線的形式,也可以試著以寫封信或在臥室門上貼紙條的方式向他們表達。不管是口頭還是文字,語言儘量輕鬆幽默、溫和禮貌,相信大多數公婆、父母面對你溫柔的請求,也並非冥頑不靈。

至偷偷給我洗內褲的媽,我親媽從我上初中之後就沒給我洗過內褲,感謝您比我親媽還要“無微不至”。不過,想到您給我洗內褲我實在太害羞了。再這樣下去我只能把穿過的內褲隨身帶到辦公室去了。我請求您留著點體力未來給孫子洗尿布好不好?多謝媽,拜謝!

為什麼在婆媳戰爭中,中國男人往往會站在母親那一邊呢?

相信如果麗鵑的婆婆在麗鵑臥室的門上看到這張字條,又好氣又好笑,至少不會生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