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大夫祠(原创)

窦大夫祠(原创)

从暮云山下来,又驱车至窦大夫祠。嘿嘿!早就想一睹“烈石寒泉”的风姿了

将车暂停于一株核桃树下,那翠绿欲滴的枝叶,定会留住车里的清爽。仰首只见红墙内高耸入云的翠柏,是传说中的古木侧柏么?

窦大夫祠山门殿“明三暗五”,两侧内墙各有琉璃团龙两个,亦为元代原作。殿内原塑有红白两匹骏马,传为二郎坐骑。门殿两边钟鼓楼,西边钟楼无甚特别,而东边鼓楼却以石柱支撑,号“鼓楼石柱”,令人称奇。进入祠院,迎面便是献亭,占地130多平方米,4根大柱直径达0.8米,将亭顶稳稳撑起。献亭造型雄伟,飞檐翘角,宛如大鹏展翅,令人赞叹的是它的藻井,完全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构成,没有一个钉子,而且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呈八卦图形,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窦大夫祠(原创)

东跨院赵戴文居住, 院内几株古木侧柏,抬望眼,白云深处似有一抹翠色。俯身见几丛牡丹,枝叶繁茂,花朵极不情愿地怆然离去,那依然固执留住的一抹颜色,清香幽然。无可奈何花落去,我钻入花丛,轻轻抚慰花枝,愿花常开不败!

出跨院,有宝宁寺。供奉关二爷神像:红面长须卧蚕眉,忠肝义胆写春秋。左旁黑面周青,手执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右首关平捧印,玉树临风,隐蔽处有竹叶探出,迎着游客,飒飒有声。

再往西便是窦大夫祠了,窦祠的创建年代不详,最晚当在唐代之前。宋徽宗追封窦华为英济侯,“英济之名,盖取生而英灵死而济物故也” 故窦祠也叫英济祠。窦祠重建后,历代均有修葺。殿内供大夫像,美髯长须,风度翩翩。窦犨,字鸣犊,封地在今太原,曾于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兴利,因而得到后人的纪念。

窦大夫祠(原创)

殿外左面有一梧桐,俗传手摸可除百病,现仍光滑溜圆,光可鉴人,我们也赶忙用手抚摸数次。祠亦有八景之说,“神龛梧桐”为八景之一。可是院内至今未见到“烈石寒泉”,要知道偶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她而来呀。如今她就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始终不肯透露出美丽的容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烈石寒泉"啊,曾在我的梦中神游多次了啊!

最西面门户大开,进去见古今诗句隽永: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烈石山下,晋贤遗泽及苍山。此乃沈荣昌题窦大夫祠献殿楹联。

1959年郭沫若参观窦大夫祠时,曾题词一首,其中头两句“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兴之所至,我也吟哦几句罢:古木侧柏傲云端,神龛梧桐侍英贤!梦中常思寒泉处,为何见我她不言?

窦大夫祠(原创)

悻悻然出了窦词,四处问询寒泉之处,告知祠西有一坑,有“烈石寒泉”,想象到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汩汩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泉水温度较低,有诗曰“人在冰壶六月寒”,故名寒泉。又与翠柏古祠交相辉映,古雅有趣,遂欣欣然前往,却见寒泉处正在修葺,只可惜烈石依旧,寒泉不再,我们只能望着泉亭下宋徽宗所题“灵泉”二字和早巳干涸的三角形泉面,遥想当年那泉清池碧的美景了。

据山下的老人说,有人将寒泉引入二龙山上,我真的很想见见那冰凉彻骨的寒泉从高达数十丈的石壁上倾泻而出,淙淙有声,如鸣琴弦!

窦大夫祠(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