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升級打「怪獸」,城投融資枷鎖被緊扣

茨威格說:命運所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明瞭價格。城投平臺的最美時光在壯士斷腕、進退有據的金融去槓桿中黯然失色,伴隨陣痛,城投信仰也受到了市場質疑,融資枷鎖被緊扣的城投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監管升級打“怪獸”

山雨持續風滿樓城。歷經了輝煌的城投平臺,在2017年去槓槓的背景下失去了光環,然而, 2018防風險的攻堅戰號角依舊在吹奏,城投平臺在監管的持續升級下,步履維艱。

2月12日,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嚴格防範地方債務風險的通知》,《通知》要求規範企業債券的融資職能,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的能力,嚴格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

監管升級打“怪獸”,城投融資枷鎖被緊扣

近年來,部分地區借用城投平臺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行為也引發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政策基調下,“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成為未來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一系列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的監管力度文件出臺,包括開啟新一輪地方融資體制改革的43號文、進一步加強地方融資監管平臺的88號文、225號文和152號文;2017年,財政部聯合其他部委先後推出的50號文、62號文、87號文、89號文,劍指地方政府違規舉債融資,不斷加大地方違規舉債的問責查處力度,圍繞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等構建了常態化的監督機制,並強調要嚴格落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的規定。與此同時,相關部門處理並通報多起地方政府或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融資舉債行為,被通報部門或機構涉及重慶、山東、河南、湖北等多個省份。進入2018年,194號文又再次對城投企業融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在協同監管模式下進一步規範融資、防範隱性風險。“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嚴格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與金融工作會議、19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基調仍是一脈相承。

由此看出,監管高層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這隻“怪獸”窮追猛打,毫不手軟的堅定態度與決心,並且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對城投信仰的持續弱化,以及對城投平臺融資渠道邊際收緊產生了擔憂。

融資枷鎖被緊扣

風蕭蕭兮城投寒,融資再難現巔峰。

城投平臺自誕生以來就與地方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承擔地方政府融資職能並獲得地方政府的隱形擔保,並且,城投模式在中國城鎮化進程推進中功不可沒。但隨著國家對地方政府融資的規範化,城投公司的目前處境也頗有些進退維谷。

申萬宏源數據顯示,2017年城投總髮行量 1.95 萬億,比 2016 年的2.51萬億縮減了 0.56 萬億。淨融資額方面, 2017 年淨融資額為4727億元,相比2016年的14135 億元大幅減少近一萬億。主要原因在於 2016 年基數較大,2017 年受債務融資監管偏嚴,發行利率高,城投置換影響,城投債的發債減少。預計2018年在加強地方債務管理的風向和到期規模相比 2017年下降的情況下,發債規模將進一步縮減。

監管升級打“怪獸”,城投融資枷鎖被緊扣

與此同時,城投債提前兌付規模擴大也將對城投公司的再融資和償債能力帶來負面情緒。據民生證券研究所統計,2017年已經提出提前置換議案的181只城投債當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在四季度公佈的方案,且大部分已獲得通過。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可能提前兌付的城投債數量和規模或超出2017年,提前兌付規模的進一步加速擴容,將導致城投平臺流動性和償債能力承壓。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城投債到期量將分別為1.27萬億元和1.18萬億元,較2017年小幅回落,但AA及以下中低評級佔比則從2017年的31%大幅提高至36%和46%,中低資質平臺再融資壓力愈發凸顯。

天風證券認為城投再融資需要分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城投債融資渠道的變化 ,二是城投平臺的融資需求變化。從“再融資”的角度分析城投債價值,更需要考慮的是,在地方政府債務監管逐漸加壓的背景下,金融機構看待“市場化”平臺的態度,以及基於此的選擇。

中信證券指出,地方基建融資需求依然強烈,城投平臺融資職能難以直接剝離。在基建支出與財政壓力之下,依靠地方政府債、PPP 和專項債暫不能完全替代地方政府融資需求,根本上城投平臺融資功能仍然要維持。因此,城投平臺融資在2018年仍難以被捨棄,但是在融資方面將會有所收斂,在擴大融資規模和優先保障債務償付方面將尋求折中。

平臺會出現違約嗎?

東吳證券分析指出,2018年城投平臺流動性和償債能力或將承壓。主要基於:一、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整治進一步推進的背景下,城投公司的融資來源將受到較多限制。二、金融監管的不斷強化,也使得債券投資者對於較長期限的城投債的投資熱情不高,同時城投平臺的其他資金來源(尤其是非標)也將受到一定限制。三、在財政部《關於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這些都將對城投公司的再融資和償債能力帶來不利的影響。

興證固收分析稱,違約風險總體可控,但城投平臺確實在面臨價值重估和信用風險的結構性上升。雖然當前監管趨嚴、進一步剝離城投平臺的地方融資職能,城投平臺在融資渠道和資質上均受到明顯衝擊,再融資壓力和兌付壓力趨於上升,但因地方政府顯性債務逐步化解,控增量、化解存量,融資平臺的違約風險總體可控。但因城投平臺去偽存真、融資能力差異拉大,不同平臺的抗風險能力不同,資質較弱的城投利差明顯走闊,城投債券面臨著價值重估的壓力,信用風險也出現結構性上升。

簡而言之,城投平臺未來背靠政府好乘涼的日子已經是行不通了,亟待面臨的是在嚴苛的監管下的市場化轉型以謀求生路,在去偽存真中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