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 是地價還是手段?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很多大一部分購房者會指認“土地價格”。認為土地價格實在太高,導致汕頭房價一路攀升。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 是地價還是手段?

對於汕頭市來說,汕頭土地價格確實上漲了,2016年全年土地共成交了42宗,成交面積為197.7543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為106.6531億元。2017年全年成功出讓58宗用地,成交面積208.6萬㎡,共攬金高達81.32億元!其中,2017年的住宅用地均大量佈局在區縣,但絲毫不影響各大房企在汕頭的拿地熱情。不管是中心城區還是區縣,土拍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潮陽、潮南、澄海、東海岸,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地價新紀錄誕生。

2018年上半年汕頭成功出讓土地15宗,成交面積47.09萬㎡,共攬金高達35.15億元!雖然上半年少了許多激情的片刻,不過雅居樂和碧桂園的拿地情況則再度刷新購房者對區縣的看法,潮南區樓面地價居然達到了5809元/㎡。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 是地價還是手段?

但按照全國房價1.3萬/㎡的城市相比(2018年4月141個主要城市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中位數顯示),汕頭的房價還是可以跟得上全國的步伐,城市均價達到10314元/㎡。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座城市,藉助土地市場收權,一陣代掛操作,確實將土地市場激活了。

偏門的地價紀錄

自2017年潮陽的單價紀錄(樓面價4070元/㎡)、澄海瑞馨府(樓面價6106元/㎡),南濱悅水灣5園(樓面價10053元/㎡),東海岸御海天韻(樓面價11052元/㎡)之後,汕頭土地市場也漸漸降了溫,直到今年6月份,潮南的碧桂園·雲頂拍出了樓面價5809元/㎡之後。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 是地價還是手段?

這些“高價地”,其實都有些不可思議,算是偏門之地,比較冷門。除了御海天韻在東海岸之外,其他的都在哪呢?區縣中心?甚至遠離了區縣中心!連續偏門用地,難道只是因為環境素質高,天賦資源無可匹敵麼?

為什麼中心城區高價地塊少,反而集中去往區縣?是否因為中心城區供地減少?或者因為地價過高而擔心開發商難以下手?主城沒地,每流出一塊都是天價;新區供地集中於潮陽、潮南,也是炮火連天,完全搶不到。

擊鼓傳花

土地市場想要如此持續上演高潮,透支的不僅是土地潛力,更重要的是房企無力為繼。

汕頭的土地市場已經很邪乎了,中心城區以及南濱片區的土地中小房企已經不敢染指了,樓面價動輒報價上萬一平。即便是目前暫未適合居住的濠江區,樓面價也往萬元一平馳騁了。

究竟是什麼撐起了汕頭房價 是地價還是手段?

現在這種情況就像陝北炒煤窯,買地不計成本,只要還有下家,擊鼓傳花一路走,最後戛然而止,項一旦接盤者資金不夠,或者缺少下家,項目都爆炸了。

只要是商品,就是一定有價格,不會一路瘋漲不見頂。如果市場週期向上,拿地風險較小;如果市場週期向下,高點拿地,最後一定是被套牢。

仔細看一下,一些大型房企已經將拿地視線放在了谷饒、臚崗,即便是主城區有地可拿,也不太熱衷搶單。只有一些初來窄到的名企,一些不尋常、不知名、不知背景的企業搶單。

踩準週期拿地是當前的萬全之策,也是當前拿地的思考原點,不要看著有地就一哄而上,你知道那隻手究竟是黑是白,還是白手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