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它厲害!鳳翔虢王用小紅薯做出3000萬元大產業!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8月中旬,秋風爽,“薯”香飄,新鮮的紅薯將上市。

在鳳翔和附近的相鄰縣區,只要說起紅薯,人們一下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虢王紅薯。

虢王紅薯,品質優良,名不虛傳。經過將近20餘年的努力和發展,虢王紅薯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

小小的紅薯,就“薯”它厲害,因為,虢王鎮圍繞“紅薯”做的文章,今年的總收益將達到3000萬元。

虢王“桂花”紅薯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小身板 大產業

每年正月裡,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歡樂中,虢王鎮的薯農就已經忙忙碌碌的進行紅薯育苗。

紅薯育苗要經過堆肥、整理苗床、架塑料大棚、澆水控溫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否則燒苗、病苗等災難會接連而來。

現年55歲的侯歲孝,是虢王村(原桂花村)育苗技術帶頭人。他從1993年開始一直堅持種植紅薯,收益比較好。

每年到楊凌購買薯苗時,他都會熱心學習育苗知識。1998年,他和同村兩位夥伴開始在本村進行大棚育苗,歷經許多困難挫折,逐步掌握了紅薯大棚育苗技術。

紅薯育苗和種植,收益要比種植小麥和玉米好的多,候歲孝的家境也因此而逐漸改善,開始過上了忙碌而有奔頭的好日子。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致富不忘鄉親們,侯歲孝和本村兩位技術骨幹,毫無保留的把育苗經驗傳授給鄉親們,使得鄉親們的育苗技術日益成熟,為桂花村紅薯產業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快速發展的紅薯產業,不僅是虢王村農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也帶動了附近幾個村大棚育苗和紅薯種植的發展,其育苗、剪苗、種植等環節,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就近務工。

該鎮農業辦主任心中有一筆賬:“今年全鎮有1900多戶種植紅薯,面積6600多畝,加上前期大棚育苗收入,總收益將達到3000萬元,帶動群眾務工增收約190萬元,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要發展 需抱團

2008年,虢王村成立了“桂花牌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村一品”共抗風險,壯大規模同求效益,紅薯產業開始走上了快車道,此後育苗大棚數量迅速增加,紅薯出苗季節,前來訂購薯苗的客商絡繹不絕。

合作社理事長潘桂萍女士告訴筆者:“桂花牌紅薯苗,品質好、抗逆性強,已經吸引來渭南、興平、天水等外地客商。今年的出苗量可以供應2.2萬畝土地的種植,明年,規模會稍大些。”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隨著紅薯產業的蓬勃發展,2015年,該鎮第二個紅薯合作社“秦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四冢窪村成立了。

兩個紅薯專業合作社步調一致,在引領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他們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定向收購代銷、吸納就業等措施,帶動貧困戶56戶種植紅薯215畝,引領一般農戶451戶種植優質紅薯1800餘畝,增加了相關農戶和貧困戶的收益。

與時俱進方能緊跟時代潮流不落伍。兩個紅薯專業合作社開通網絡銷售平臺後,網絡銷量不斷攀升,優良的品質,使得虢王紅薯有了更多的回頭客和更好的聲譽。

去年銷售旺季,平均每天銷售紅薯2000多斤,看著一盒盒、一箱箱精品紅薯從家鄉發往全國各地,儘管總量佔比不是很大,但薯農們心裡樂開了花,他們寄出的不只是紅薯,也有家鄉的情結、虢王的味道。

提品質 傳美名

品質的提升是紅薯產業發展的關鍵。小小紅薯藉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們,品質不斷提升,越來越適合本地。

在紅薯品質的提升中,20年前叱吒風雲的“72”、“619”等老品種已經淘汰的無影無蹤,曾經名噪一時的“紫薯”、“白薯”、“黃薯”等特色品種也漸漸邊緣化了,目前最火的是秦薯4號和秦薯5號。

在紅薯品質改進的同時,紅薯挖掘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2009年,虢王鎮郭家凹村農民常宗勤種了3畝多紅薯,紅薯豐收了,夫妻兩人斷斷續續挖了一個月才挖完。

“挖掘又慢又辛苦,得想辦法改變改變。”這位善於思考和創新的農民,開始在農閒時節進行網絡查詢、郵寄配件、裝拖拉機調試、敲敲打打,忙的不亦樂乎。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常宗勤和候歲孝查看紅薯的長勢

第二年,他採用機械化翻挖加人工撿拾的方法,挖掘速度快,又不傷紅薯,撿拾紅薯的活兒也不重,老人孩子都能幹,半天時間便挖掘了5畝。

薯農們爭相試用,機械化挖掘很快就普及了,改變了紅薯零星種植的局面,部分薯農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畝迅速擴大到了20畝。

育苗問題解決了,挖掘機械化了,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和紅薯品質不斷提升,虢王紅薯的美名就越傳越遠了。

現在每年到了紅薯收穫季節,外地客商們就會到田間地頭,到薯農家中,上門收購,解決了曾經困擾薯農的銷售難題。

深加工 創品牌

紅薯對環境和溫度很敏感,收穫後如果保存不當,有的會發芽,有的會爛掉,紅薯儲存,制約著紅薯產業的循環發展。

侯歲孝和鄉親們通過摸索和改進,採用挖地窖儲存的辦法,設計好通風口保證空氣流通,解決了儲存難題。看似簡單的經驗,是用慘痛的代價換來的,曾經一個空氣流通不好的地窖,讓他一次損失了1萬多斤紅薯。

現在薯農家裡基本都有地窖,因為育苗需要紅薯的量很大,一個長度僅20米的育苗大棚,需要紅薯4000到5000斤。

目前該村薯農的地窖大約有200個,可儲存紅薯1200噸,每年留存600噸用來育苗,春節前後,還可以提供600噸滿足市場需求,穩定了寶雞地區紅薯的價格。

這麼好的紅薯,不進行深加工走品牌化路子實在可惜,薯農常宗勤敢想敢幹,2017年運了兩車紅薯到外地加工純紅薯粉條,爽口勁道無添加,只是成本比較高,每斤10元銷售才能微利。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常宗勤說到:“好薯出好粉,現在是嘗試階段,等市場打開了,就敢引進設備,成本也會降低,就會形成良性循環了”。

虢王紅薯,在候歲孝等薯農的堅持下,在合作社的引領下,在政府的扶持下,歷時20餘年,完善了育苗、種植、銷售、儲存、再到育苗的循環產業鏈,逐步形成了育苗技術化、種植規模化、收穫機械化、銷路多樣化、產業鏈條化的發展模式,增加了產業化效益和薯農收益。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小小紅薯,已然成為虢王鎮薯農致富奔小康的大產業。

事實上,虢王鎮紅薯產業的發展之路,是鳳翔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的發展與鳳翔提出的打造“南部特色農業產業經濟帶”不謀而合。縣委書記王建民在縣委十六屆六次全體(擴大)會上指出,要把“南部特色農業產業經濟帶”打造成老百姓增收的“黃金帶”。

產業蓬勃發展,致富信心滿滿。為虢王紅薯、鳳翔產業發展點贊!

投稿請發至縣委宣傳部信息與傳媒組郵箱

[email protected]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薯”它厉害!凤翔虢王用小红薯做出3000万元大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