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品读:走进《天工开物》,浅谈五谷之稻(二)

小编今天继续之前没有写完话题,做一件事情还是从一而终比较有成就感,不然总觉得生活像失去了方向,像一只鸟儿因为磁场的干扰而没有办法找到方向一样让人苦恼。今天继续讲述关于《天工开物》中的稻的部分稻宜,稻工,稻灾。

宋应星先生对于稻的研究在那个年代可谓是意义深远,从现在的耕种也能够看出当年的影子,并且很多的地方还是延续的很多年前的耕种方式,真的需要赞叹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毅力了。

知识品读:走进《天工开物》,浅谈五谷之稻(二)

稻宜,宋先生说对于稻子,如果栽在贫瘠而没有营养的稻田里,那么长出的稻穗的谷粒就会稀疏而不饱满。勤劳勇敢的劳动者就会使用多各方法来增加稻田的肥力,从而改善土地,让水稻长的更好,让收成变得更好。通过施人畜的粪便、榨了油后剩余的枯饼(备注:“枯”是说榨去了油而剩下的残渣,其中最好的是芝麻籽饼、萝卜籽饼了,油菜籽饼则稍稍差一点儿,油桐籽饼则又稍微差些了,樟树的籽饼、乌桕籽的饼、棉花籽的饼就排在最后了)、树叶、草皮,都可以用来当作辅助肥力,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在全国各地都是这样的做法(在南方磨绿豆粉的农民,就会用磨粉时滤出的发酵的浆液来浇灌稻田,从而增加田地的肥力。有时候豆子便宜了,直接将黄豆粒撒在稻田中,据统计一粒黄豆腐烂后可以增加稻田九平方寸的肥力,这样所得到的收益也是所撒的黄豆成本的两倍)。对于长年受到冷水浸泡难以见到阳光的稻田叫做“冷水田”,插秧的时稻秧的根部需要用骨灰点蘸(用禽、兽骨都可以,就是今天的草木灰一类的),再用石灰撒于秧脚,起到保温的作用,但是如果稻田向阳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不然就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了。土质坚硬的田,需要把它耕成垄,就是将土块叠起堆放在柴草上烧,我想是用来软化的作用吧,但对于黏土,土质疏松的稻田就能够这样处理了。

知识品读:走进《天工开物》,浅谈五谷之稻(二)

这一部分,很是精彩,小编认为,现在很难看到关于冷水田的那种栽种方式了,现在人们也不会那么费事的去耕种,或者会直接抛弃这样的土地。也很难看到将黄豆当作肥料进行施肥了,毕竟如今有各种各样的肥料,而大豆的价格远远超过了粮食的价格。假如今天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会认为那个人脑袋一定是有问题吧。

稻工,宋先生说收割后暂不耕种稻田,应该在当年秋天进行翻耕、开垦,将稻茬子腐烂到稻田里,这样就可以给稻田增加肥力了。假如秋天干旱缺水的话,又或者是懒散的农家忘记了时间,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最终就会减产。稻田施肥的时候,最害怕遇上阴雨天气,因为雨水一冲,营养就会随水漂走。所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就体现了老农民的智慧了。稻田耕过一遍还不算,有的勤快的农民还会耕上二遍、三遍,最后再平整田地,因为这样可以让土地变得粉碎并且均匀,其中的养分也能分散均匀了。

知识品读:走进《天工开物》,浅谈五谷之稻(二)

宋先生还提到关于农家缺少畜力,那么就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人在犁上绑一根杠子,一前一后拉犁翻耕,干上一天,但仅仅抵得上一头牛的劳动效率而已。假如犁耕后没有牲畜,就会做个耙子,两人用肩和手拉着耙子,这样干上一天相当于三头牛的效率。中原地区只有黄牛、水牛两种。其中水牛的力气要比黄牛的大上一倍。但养水牛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冬季要有牛棚来御寒,夏天还要有水供洗澡,养水牛花费的心力比养黄牛的一倍。牛在立春之前耕地的时候因为用力过度出汗,一定不要让耕牛淋雨,不然就会生病了。到过了谷雨之后,就任凭风吹雨淋也不会生病。

宋先生还介绍在苏州一带的农民用铁锄代替犁,因此不需要用耕牛。因为贫苦的农户,合计购买耕牛的话,那么成本和水草饲料的费用或者被盗、生病和死亡等意外损失,还不如用人力耕作划算。举例说,有牛的农户能耕种十亩农田的话,没牛的农户用铁锄,勤劳些也能种上差不多一半。没有牛,在秋收以后,也不用考虑要在田里给牛种植饲料与放牧等问题,还能够腾出空种豆、麦、麻、蔬菜等作物了。这样,用两次收获来补偿荒废了的那一半田地的损失,似乎也和有牛的家庭差不多了。

知识品读:走进《天工开物》,浅谈五谷之稻(二)

宋先生说。在水稻插秧后,几天之内旧叶会枯萎长出新叶子。在新叶长出后,就可以耔田了(又叫做打秧)。手握着木棍,赤脚把泥踩到稻禾根部,把原来田里的小杂草踩进泥里,使它不能生长。稻田里的水稗子草之类的杂草,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但是稗草、苦菜等杂草却不是用脚力就能除掉的,必须紧接着进行耘田。耘田的人腰,手比较辛苦些,因为要分辨稻禾和稗草。除净了杂草,禾苗才会长得很茂盛。此后,还要排水防涝,灌溉防旱,一个月后,对于早稻就要准备开镰收割了。

稻灾:《开工开物》中记载了一下几种稻灾。

1.种子在收进谷仓前,温度不可以太高。否则到时播种时,肥料会使土壤温度升高,再加上东南风带来的暖热空气,会使种植环境因温度过高而恶劣,稻穗会有所损害。因此要育种前,每石种子都要洒几碗雪水。

2.播种时要注意风,如果田里积水过深,种子来不及吹到积水底部,风一吹就会把种子吹走,这样就会不平均了。所以要看准风吹的时机再播种。

3.鸟雀来啄食,也是一种灾害。

4.将秧苗移到稻田时,根还未长稳,就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的话,秧苗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5.秧苗长出新叶,土里肥料发热,就会生出一种像蚕茧的虫子。不过只要及时来一场西北雨,虫子就会死掉了。

6.稻苗吐穗后,最怕晚上遇到“鬼火”。这种“鬼火”并非灵异事件,而是野外的坟墓被野生动物挖掘破坏,又遭雨水一泡,木头腐烂,所谓的“鬼火”就从里面飘出来的,这种“鬼火”会焚烧稻穗。

7.稻子的成长非常注重水源灌溉。如果浇得少,米粒会很小,在加工时也容易碎裂。

8.稻子成熟,最忌狂风与阴雨。狂风会将谷粒吹落,阴雨会使稻粒发霉。不过这种灾害是局部的,范围不大。

以上都是来自《天工开物了》,这可谓是一部可以指导农业耕种的书籍。在农具、农机器械化的时代,仍旧很有参考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