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提起林黛玉,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這個角色最經典的扮演者陳曉旭。陳曉旭演活了書中人,完全是因為她太像林黛玉了:從外形看,陳曉旭長得恬靜秀美,整個人的氣質有種淡淡的憂鬱感;從才情看,陳曉旭也極其聰穎,“黛玉撫琴”那場戲,她只學了兩天就可以演得相當傳神,而且她也發表過很多詩;從命運看,陳曉旭也早早地罹患癌症、離開了人世。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我們不禁感慨,為什麼戲裡戲外的人會如此相像?其實不只陳曉旭像黛玉,還有一位與《紅樓夢》擦肩而過的絕色佳人,她也有著和小說中人物尤三姐類似的命運,她就是樂韻。尤三姐雖生得風情萬種,卻被所愛的人辜負,最終自刎而死。那樂韻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樂韻出生於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媽媽獨自把她和弟弟撫養大,樂韻甚至都不記得爸爸的樣子了。媽媽是越劇演員,樂韻受媽媽的影響,從小就愛唱愛跳,是個很活潑的小姑娘。讀完小學,樂韻聽了媽媽的建議考取了戲劇學校。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經過幾年的時間,樂韻比較系統地學習了一些表演知識後,她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錶演。媽媽也很支持她做演員,媽媽覺得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如果樂韻能早早成名,她就可以不用再奔波。16歲的樂韻早已經出落得明麗動人,她有著天生的明星相。樂韻的眉眼之間帶著灑脫的英氣,當她笑起來的時候一對酒窩若隱若現,真的是笑靨如花!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樂韻很快就被導演挖掘開始拍戲,在《大橋下面》中,樂韻和當紅的龔雪一起出演。樂韻的明豔和龔雪的清麗在一起交相輝映,她們就像是玫瑰和雛菊放在一起,好似玫瑰的樂韻自然更引人注目。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對樂韻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87版《紅樓夢》的導演王扶林。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當王扶林找到樂韻時,樂韻的媽媽很快就替樂韻答應了,她覺得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成名機會。樂韻進入《紅樓夢》劇組後,導演決定讓她出演王熙鳳,樂韻本人也很喜歡這個角色。在她試過幾場戲之後,導演更是對她的表現大加讚賞,樂韻也一度被劇組評為“紅樓第一美人”。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我們所熟悉的鳳姐鄧婕又在哪裡呢?其實,鄧婕本是被選中演平兒的,因為鄧婕那時候看起來又瘦又小,皮膚黝黑還有疤痕,從她身上根本就看不到一絲“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的感覺。可是命運之神就在不經意之間在樂韻和鄧婕身上變了戲法,樂韻因為媽媽不喜歡鳳姐這個角色而退出劇組,鄧婕則開始反覆琢磨角色、排演動作。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王扶林導演很捨不得樂韻,他再三地勸說樂韻,讓她留下來演一個戲份少的角色,那時候已經給樂韻讓出了尤三姐的角色,可是樂韻去意已決,導演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樂韻離開《紅樓夢》劇組,除了是迫於母親的威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認識了她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男人——羅烈。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羅烈比樂韻大29歲,從小就缺少父愛的樂韻,頭也不回地投入到了羅烈的懷抱。樂韻沉醉於羅烈為她編織的明星夢之中,羅烈許諾樂韻,只要她到香港,他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她大紅大紫。為了愛情也好,為了自己將來的事業也罷,樂韻就這樣把自己交託到一個她認識不過幾個月的男人手中。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樂韻和母親到香港後,發現羅烈原來已經結婚了。可是事已至此,樂韻覺得自己沒有了迴轉的餘地,她想再相信羅烈一次,她願意等羅烈離婚。羅烈倒是也幫著樂韻找到一些導演,比如黃百鳴,可是由於樂韻讀的書不多,再加上她並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人,她也只能演一些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屋漏偏逢連夜雨,羅烈的原配這時得知了羅烈包養樂韻的事,她找到了樂韻,不僅在言語上侮辱樂韻,兩個人還扭打在了一起。事後,羅烈再也不敢和樂韻來往,樂韻心如死灰。可是遠在澳洲讀書的弟弟還等著讓她寄學費,媽媽又是一陣奚落,樂韻一氣之下說:“我把自己賣了養活你們吧!”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迫於生活逼迫的樂韻開始下海拍片,可她又不是那種天生會賣弄風情的人。樂韻的聲譽被毀了,事業的路斷了,感情被騙了,母親這時候又罵她不爭氣,被命運逼到死角的樂韻選擇用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是“紅樓美人” 戀上大29歲已婚男最後香消玉殞

一代佳人就這樣香消玉殞,很多人都覺得上天雖然給了樂韻絕世的容貌,卻並沒有給她聰明的頭腦,真的是美若仙、蠢如木!因為活著就會有一萬種可能,死後將是一片虛無,活著時沒有播種善因,身後的影響也必定是悄無聲息,不會收穫什麼善果。不要讓一時的愚昧扼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斷送了一世的所有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