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統籌聯動形成治水合力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雖然最近連降暴雨,河水渾濁,但四川鄰水縣大洪河、御臨河的兩岸幾乎看不到漂浮汙染物。當地群眾介紹,與以前相比,這兩年只要不漲水,河水非常清亮,隨處可見成群的魚蝦。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鄰水縣通過設立縣鄉村三級河長工作體系,1069名河長對全縣範圍內的河流溪溝、水庫、山坪塘、蓄水池、石河堰實施監管治理,以小河淨帶動大河清,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四川省通過強化流域統籌協調,紮實有序推進“河長制”工作,全省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推進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等“五大體系”全面建立,如期實現了全面建立“河長制”的既定目標。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堅持高位推動,全面構建河長體系。四川在省一級實行省雙總河長負責制,省委書記和省長任總河長,各地逐級逐段落實河(段)長,共設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段)長8.3萬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自上而下、全面覆蓋”的河長體系。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堅持統籌協調,建立完善流域聯動機制。四川建立上下游、左右岸協調機制,明確上下游問題由河口所在地河(段)長牽頭協調處理、左右岸問題由左岸河(段)長牽頭協調處理的工作原則。各河流相關市(州)、縣(市、區)間簽訂水生態治理合作協議。四川與重慶簽訂了長江川渝界河段採砂管理協作協議、渝西川東“河長制”跨界合作協議,與陝西漢中、甘肅隴南建立跨境河湖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了上下游、左右岸聯席會商、協同處置的工作機制。四川還出臺“三江”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辦法,在沱江、岷江、嘉陵江探索建立流域水生態補償機制,並通過經濟手段進行獎勵補償,2017年全省徵繳水生態補償資金3.7億元,充分調動了區域治水治汙的積極性。(鍾華林)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薦讀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流域统筹联动形成治水合力

Vlinshui305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鄰山鄰水鄰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