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第一任澄海縣長余錫渠「治水」有方,從根本上改變當地落後水利條件

汕頭市澄海區地處韓江下游,韓江5條支流就有3條橫貫其區域入海,河堤、海堤“兩堤”長度達到154.2公里,居全市第一。對於這樣一個“多水”的地區,水流的多少、水質的好壞,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當前,澄海區正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將“治水”作為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力求著力補齊補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全面改善全區水環境。

其實,在上世紀50、60年代,解放後澄海縣(即今澄海區)第一任縣長餘錫渠就曾帶領幹部群眾,興修水利、修築海堤,建設三座橋閘、平整改土、建設穩產高產農田。他整整用了十年時間,對澄海的水利、農田進行了系統的整治,從根本上改變了澄海落後的農業生產條件,消除了旱澇禍患。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但在餘錫渠身上,卻是“一方人改造一方水土”。他的故事不僅是“治水”的故事,更是科學治理、勤政為民的典範。

解放后第一任澄海县长余锡渠“治水”有方,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水利条件

足跡遍及全縣每個角落

談起餘錫渠的故事,澄海區委宣傳部退休幹部吳志雄津津樂道。他告訴記者,自己是蓮上鎮永新人,是餘錫渠的同鄉人,自小就聽村裡的“老輩人”講“餘專員”的故事。在區委宣傳部工作時,恰逢2007年全區開展學習弘揚餘錫渠精神活動,他就負責起餘錫渠事蹟的蒐集整理工作。當時,他走訪了許多老同志、鄉親,並對這些口述材料進行系統整理,還在全區巡迴宣講。

吳志雄告訴記者,餘錫渠對澄海人民最突出的貢獻,便是“治水”。

“暮春苦旱田斷水,枯苗葉上飛螟蛾;初夏長夜風吹雨,荒土洋中浸稻禾;秋潮冬涸鹽滿地,洲中人民災難多”。這是餘錫渠寫的《治水歌》。歌中所述,正是澄海曾經受的內澇、旱災、颱風、海潮之害。

澄海地處韓江下游出海處。韓江歷史上自然形成17道支流穿過澄海縣境內,以扇形鋪開,成為一個水網之鄉,把澄海縣(當時澄海地域至鮀浦)分為一個個孤立的小洲,過去內澇、旱災、颱風、海潮輪番為害。災害之嚴重,為粵東各縣之冠。

對於這些災害的嚴重性,從小就生活在澄海這片土地上的餘錫渠有其深刻的體會。後來接任餘錫渠縣長職務、曾在其領導下工作二十年的許士鑑就曾回憶,尚在解放戰爭期間,餘錫渠就已動了治水念頭。解放後,他更是下定決心,帶領澄海乾部群眾興修水利除水害。土改前和土改時期,他都與農民群眾一起興修排澇水利工程,又組織熟悉農業的幹部專抓農業生產,重點抓水利建設。

治水,必須先了解水情。當時的技術力量、測量手段都很差,但餘錫渠有他的妙法:每當暴雨成災時,他即帶領幹部,深入災區現場。每逢下雨,他就會一披雨衣,騎著單車,從縣城到海邊,從韓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踩著泥濘的土路,觀察地勢、瞭解水情,對全縣的水流、土壤、地勢等作了深入的調查,足跡遍及全縣每個角落。他還拜訪經歷豐富的老農,請教防洪御旱經驗,廣泛蒐集、不斷積累水文資料,摸透了澄海水文地理的特性。白天,他深入農村,到了夜間,他又鑽研水利書籍,反覆分析研究……

經過三年深入細緻的調查,餘錫渠把全縣每條河流,每片內澇田地的水情一一勘查出來。1953年2月土改複查結束後,他就拿出了澄海治水的方案,經多方徵求意見,縣委集體研究,制訂出了澄海興水利、除水害的藍圖。

解放后第一任澄海县长余锡渠“治水”有方,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水利条件

興修水利形成排灌分家三級灌渠系統

1953年冬,澄海興修全縣第一宗大型排水工程——城關(一區)、壩頭(八區)排水工程“一·八區水利”(一·八排渠)解決上華區、城關區內澇排出海的難題;並修外砂(五區)至壩頭排水工程“五·八區水利”,使城關、上蓬、壩頭3個區10萬畝農田基本解除澇患。

吳志雄告訴記者,在這個過程中,餘錫渠碰到了很多棘手的困難,但他都想方設法解決。

像排水渠道要通過幾里長的沙丘地帶才能到達海邊,如何固定沙堤?為此,他跑遍全縣的沙壤地帶,終於在東墩找到了一條開在沙丘地上的小排水溝,由於兩旁用石頭、灰磚護坡,把沙穩住,沙堤就不會坍塌。“治沙”有了辦法,但大量的石料、灰磚又從哪裡來?他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計劃:利用荒墳的石頭、灰塊築渠堤。

但這種做法卻遭到來自部分有迷信思想的群眾的阻力。對此,餘錫渠除了派出工作者進行正面教育、說明道理之外,還寫出《阿姆半夜想前情》方言歌,引導群眾憶苦思甜,聽黨聽政府的號召。而在渠道開挖中,他一直堅持在工地與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一個冬春的奮戰,一區、八區十幾萬畝農田的排水工程也即“一八排渠”完成了。

餘錫渠還帶領幹部群眾,把韓江流入縣境的17條支流改為6條:東里河、蓮陽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和東里頭衝河。在興修較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時,澄海各區也都興建了一批以排澇為主的水利工程和許多灌溉、拒鹹、防潮等工程,形成了排灌分家、三級灌渠的科學水利系統,基本改變了歷史上自然形成的無序溝渠的水利落後面貌,消除旱澇災害,使全縣抗災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後來,由於連遭三年臺風海潮襲擊,防潮堤基本被推垮。餘錫渠又把指揮部搬到海頭去,帶領澄海乾部群眾投入修建海堤的新戰鬥。經過兩年奮戰,“六十餘里壘岩石,築就東海一長城”,建成了高標準防潮堤。

至此,澄海的水利建設,其抗災能力之高,設施之合理、完善,在當時的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是寥寥無幾,使澄海從災害嚴重的縣份一躍成為汕頭專區水利先進縣。加上採取一系列的農業增產措施,確保旱澇保收。1955年大旱之年,農業生產卻獲得了大豐收,澄海成為全國第一批雙季水稻千斤縣,平均畝產1024斤,1957年11月又獲“糧食單產甲全國”的殊榮,平均畝產1257斤,躍居全國首位。同年11月30日《人民日報》、《南方日報》均以頭版頭條報道。

解放后第一任澄海县长余锡渠“治水”有方,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水利条件

“三十晝夜競苦戰,架成一橋連三橋”

1954年6月以後,餘錫渠同志調到汕頭任職後,掛鉤聯繫點主要是澄海。為改變澄海耕地高低不平、旱澇災害嚴重的狀況,他提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平整土地,深翻改土,興修水利,道路截直”的口號,發動群眾,進行大規模的平整改土,改造沙質田,使千畝沙田成為一片平坦耕地。後來,他又提出“抽乾百畝大潭,挖起久年埋沒在水底的烏塗泥,用來改良沙園土壤”,使耕地得到綜合治理,得以發展農業生產。

“當時,冠山平整改土的經驗在全省推廣,1958年12月冠山還獲得國務院頒發的獎狀,被認定為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其經驗更是轟動全國,22個省、市的代表團還組織前來參觀學習。”吳志雄說。

1958年冬,在改河道、築海堤、平整改土的基礎上,為了徹底解決灌溉和交通問題,餘錫渠組織澄海縣委縣政府幹部,帶領澄海人民群策群力投入“三座大橋(閘)”的大型建設工程。

許士鑑曾對吳志雄回憶,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餘錫渠親自指導設計橋閘,並與技術員多次搞實驗,創造性地運用土辦法,在沙質河床上把基礎平整之後,用貝灰沙土夯實聯合橋基,把澄海的舊城牆拆來砌橋墩。“當時,港澳同胞和華僑聽說要建外砂大橋,捐贈了大量的水泥。”吳志雄說。

建橋需要鋼材,但當時鋼筋很缺,怎麼辦呢?吳志雄介紹,餘錫渠找來鐵匠,把大小長短不一的鋼材鍛打接成橋面鋼筋,此外,駐汕的解放軍也出動了工程兵和大批機械,支援建橋工程,並採取各公社分任務投工投勞的方式,開展萬人大會戰。

從1959年1月6日開工至2月6日竣工,這座橋長620米、106孔的橋閘僅用30個晝夜就奇蹟般地建成。而無論在工程設計、施工方法、材料利用上,外砂橋閘都很有特色。

按照建設外砂橋閘的經驗,餘錫渠又帶領幹部群眾,於1959年11月11日至1960年1月21日用72天建成了橋長865米90孔的蓮陽橋閘;繼而,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7日用2個多月又建成了橋長300米61孔的東里橋閘。可謂是“三十晝夜競苦戰,架成一橋連三橋”。

1960年春節除夕夜,餘錫渠冒著寒風冷雨,堅守在蓮陽橋閘工地親自指揮合龍工程,直到天亮。當勝利合龍時,他的嗓子都沙啞了。

“一年飛架三長虹”。從1959年1月至1960年3月期間,澄海實際只用半年時間相繼建成三座橋閘。同時,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5月,還建成了潮澄韓江排水工程的南溪“反虹涵”。這些舉措,從根本上改變了澄海“春旱、夏澇、秋潮、冬涸”自然災害頻繁的落後面貌,也改變了當地汕樟公路“多重渡”的交通狀況,更主要的是“從此江水遂人願,不向東去向西朝”,使澄海提早實現水利排灌自流化。

吳志雄向記者介紹,澄海三橋(閘)建成,聞名全國,標誌著餘錫渠同志科學治水構思的高峰,建橋工藝則是他運用“土洋結合”方法的典範。

解放后第一任澄海县长余锡渠“治水”有方,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水利条件

所總結“治水”原則在潮汕普遍運用

其實,餘錫渠原本並不懂得水利工程和農科知識,但他為了領導幹部群眾興修水利、科學種田,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一面潛心閱讀鑽研有關方面的書籍,一面深入農村實地調查,向有經驗的老農請教,搞試驗、辦示範點,認真總結出許多治水和農業生產的經驗。

吳志雄告訴記者,餘錫渠總結出治水的基本原則,就是對主河道裁灣取直,有利排洪;對次要的分支流進行堵裁,以縮短防線;橋閘合一,引韓灌溉;田間水利則灌渠走高線,排渠走低線,三級灌渠,排灌分家。“這些基本原則在潮汕地區的治水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現在看來仍然十分可貴。”吳志雄說。

此外,他還善於根據潮汕農民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經驗,系統地總結了選育良種、培育壯秧、小科密植、合理施肥和科學用水等高產水稻栽培方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曾在全省推廣。那時,在他的培育下,潮汕“老農”遍佈全省。

“由於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材料,餘錫渠自己起草的工作意見、農業栽培技術等稿件寫得十分條理、簡練、中肯,甚至寫得比資料員還好。”吳志雄說。

【鏈接】

“實地踏勘、科學治理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可以說,餘錫渠這種深入實際、實地調查的精神,放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仍很有學習價值和借鑑意義。

“餘錫渠當年‘治水’對我們最有啟發的是現場踏勘、科學治理的精神。”提起“餘錫渠精神”,澄海區水務局局長魏思超深有感觸地說。

魏思超說,澄海的每一條河流和堤岸,餘錫渠都用腳步丈量過,他的足跡遍及全縣每個角落,對澄海的水流、土壤、地勢等作了深入的調查。對於澄海當前的“治水”工作來說,現場踏勘非常重要。只有深入到最基層,走進田間地頭,細緻觀察地勢,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也才能制訂出最合理、科學的建設、改造方案。也只有這樣,也才能達到科學治理的目的。

“目前我們對澄海治水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也都是通過實地踏勘、深入分析判斷而得出的。”魏思超說。

據瞭解,結合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水環境問題,澄海區將分三期對一八圍、蘇溪圍、蘇北圍、隆都圍等4大水利圍內灌區性、鎮性水利溝渠進行大整治,並引清水入城、入鎮,逐步實現“河面無垃圾、堤岸無違章、汙水無直排、渠底無淤積、水體不黑不臭”的目標,並最終形成“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美好藍圖。

在已建成龜山涵提水站基礎上,澄海區還計劃首期建設7座提水泵站,包括一八圍新建一八涵、雙塌閘提水泵站,改造隴尾涵電灌站,重建冠山涵提水泵站,在隆都圍新建前埔涵提水泵站,改造隆都鎮龍門關提水泵站以及再蘇溪圍新建石板下提水泵站。這些泵站的建設,將提高農田灌溉用水保證率,保障“引清入城、引清入鎮”所需水量。

【作者】 楊可

【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