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危難關頭76歲創始人出山救火 刷爆的背影照令人心酸

中興危難關頭76歲創始人出山救火 刷爆的背影照令人心酸

近日一張意為“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出山為制裁案四處奔波”的圖片刷屏朋友圈,從中興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應該是在深圳機場,2016年宣告退休、現已76歲的侯為貴走在前面,後面跟著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和CEO趙先明。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公司激活了拒絕令。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危機應對工作組。各個領域都在分析並制定應對舉措,全力以赴、直面危機”,中興向全體員工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積極溝通並做出最大的努力來促進危機的解決。”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命令,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時間長達7年。4月19日和18日,中興通訊發佈公告表示,因尚需就美國商務部激活拒絕令進行評估,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日期將延後,停牌也將繼續。目前中興通訊最低估值已調整至25 .03元/股,相當於兩個跌停板。

然而一紙禁令兩敗俱傷,中興美國供應商的股價在“拒絕令”發佈後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跌。

中興危難關頭76歲創始人出山救火 刷爆的背影照令人心酸

侯為貴。資料圖

一紙禁令兩敗俱傷

據瞭解,中興通訊法務部仍在針對美國禁令展開緊張的翻譯和論證工作,截至發稿前尚沒有具體應對措施出臺。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方行徑引起了市場對於美國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普遍擔憂。美方行為表面上是針對中國,但最終傷害的是美國自身,不僅會使其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據瞭解,最近幾年,中興通訊已在美國芯片和美國設備上投入140億美元,併為美國市場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20000個就業崗位。

兆天投資執行董事總經理範迪釗表示,如果美國對中興通訊的禁令進一步擴散,對國內所有高科技企業都帶來衝擊,畢竟大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核心芯片主要依賴進口,美國的佔比還是相當高的。特別是是芯片依賴程度比較高的行業,通訊和安防等,至少目前在情緒上有衝擊。

中興危難關頭76歲創始人出山救火 刷爆的背影照令人心酸

誰是下一個被制裁對象?

實際上,美國對中國芯片領域制裁也不是第一回。早在2015年,美國就要求英特爾禁止向中國四家超算中心出售至強芯片;而此次中興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回。工信部直屬權威科研機構賽迪智庫的研究預測,接下來國內的集成電路代工企業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被制裁的對象。

賽迪網絡安全所所長劉權向南都記者表示,芯片代工企業,企業關鍵裝備多數購自國外,如果技術支持被限制的話,影響也是致命的。

當然對於中國廠商而言,這次中興事件也是敲響警鐘,在法律邊界不要犯落人口實的低級錯誤。《報告》稱:“中國應該加強對境內企業安全合規審查和產品安全評測;另一方面強化風險管理,尤其是對國家層面產業宏觀戰略的研究,理解美國的戰略意圖。”

當然,許多分析師認為這種雙輸局面不會持續太久。“中興都沒辦法持續經營了,供應商肯定會受影響,而且影響很大。中興是做系統集成的,現在系統中核心部件不供應,整套設備就沒法賣,長期來說,對5G進程會有影響。”分析師王青對媒體表示,國內5G進程中,政府推動作用明顯。但這麼大的投入,對於國外運營商和設備商來說,根本撐不起,所以它們一方面在想辦法加快5G研發;一方面用基礎層和物理層的原始積累,特別是專利積累來限制中國企業。從長遠來看,諾西和愛立信也並不會從事件中得益,他判斷,(中興)這事緩衝餘地還很大。

對中興事件的走勢,國金證券報告指出,中興備有供2個月左右生產的零部件存貨,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權限禁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對中興的通信設備和手機業務產生一定影響。

對於事態的發展,通信專家項立剛則向南都記者表示:“接下來還是要商務部和美國商務部去談,目前肯定不是美國政府去懲罰中興,上一次交8.9億美元罰款就是商務部去談的,這個談判肯定是作為整個貿易爭端的一部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強調,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決心。他稱,如果美方想通過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企圖遏制中國發展,迫使中國做出讓步“那是打錯了算盤”。

另據澎湃新聞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美國激活拒絕令後,中興通訊高層外出斡旋,其餘員工的工作依然正常進行。不過,公司已經在強化合規管理,要求每個員工重新學習歐美法律、法規、反賄賂等知識,參加合規考試要做到100分(滿分)才算通過。

行業觀察

芯片國產化任重道遠

“好的地方就是相當於進行了一次科普,大家都意識到這個科研科技這一塊是最重要的,但是因為芯片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做出來的,它牽涉到到產業鏈經濟化、標準化,還有國產品牌應用的問題,我們即使能生產出芯片,生產芯片的機器也是進口的。所以從芯片這個角度來說的話,我們是被逼得死死的,沒有還手的餘地。”對於此次事件對芯片國產化的促進,經濟評論員葉檀告訴南都記者,長期看,沒有所謂的“彎道超車”的可能。“所謂差距根本沒法說,因為你根本沒法做。芯片工藝設計這塊,是幾十年的技術差距。”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統計,整個中國市場每年半導體銷售額約1000億美元(中國自給率不到10%),其中美國公司市佔率接近60%,美國公司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在500億美元以上。

實際上,不只是中興,芯片是一個高投入,長週期的高精尖行業,需要時間的沉澱與積累,目前芯片國產化依然任重道遠。知乎有一個“科普”帖子介紹,中芯國際今年終於量產28納米制程芯片,但實際上臺積電7年前就做到了,明年已經準備量產7納米;生產芯片關鍵設備光刻機,ASML已進入13納米級別,中國卻連193納米還造不出來。

據項立剛介紹,芯片國產化政府很早就佈局了,十幾年前開始做電腦的CPU了,但是一直沒有做起來。還是因為決心不夠大,最早做CPU是沒有投足夠的錢的,而且主要是以大學和研究機構來做,根本是不可能做出來的。另外就是像展訊,華為的海思,也能獲得政府的支持,但是支持得不均啊,也是都是不夠的,還有就是“在某些領域必須要有怎樣的芯片,也沒有政府 也沒有要求”。

轉自《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