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4月4日,摩拜被美團收購,摩拜年輕的創始人藉此實現財務自由的故事,讓許多人津津樂道,心馳神往。

清明小長假期間,一篇名為《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成了這幾天朋友圈裡最火的“雞湯”。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作者王耳朵先生在文中說道,“現在的80後,多數都在做什麼?要麼在北上廣的寫字樓裡,剛剛成為一個總監,小腹上長出贅肉,每月因為房貸不敢辭職。要麼在三四線城市裡,過著平淡,卻一眼可以看到未來的日子。然而,三年前還是普通記者的胡瑋煒,不動聲色的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看著照片裡胡瑋煒柔弱的樣子,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商業女精英。然而就是這樣,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的拋棄你。”

許多人說,這就是最近的爆紅體,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販賣焦慮。

月薪1萬是討飯,年入百萬剛脫貧,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也有段子手說:

溥儀3歲登基,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哪吒7歲鬧海,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王俊凱17歲身家過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扎克伯格34歲身家4000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比爾蓋茨60歲身家5000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李嘉誠90歲身家2000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

連韓寒都坐不住了,發表了一篇長微博,表示極其討厭這種標題,稱這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安於現狀或不甘如此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意願,他人不可強加。

在這場掐架中,許多人開始迷茫: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被同齡人拋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焦慮?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假裝貧窮?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 01 —

我們感覺被同齡人拋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窮。

原本以為自己賺得也不少,勉強算箇中產,可是一看朋友圈才發現,自己只是個窮人。

關於月薪多少算窮,現在湧現出許多標準。

之前點小融就寫過,上海某相親角驚現一老大爺,說,月薪五千一萬的,就是討飯啊。

再比如,前段時間微博上流行一個說法,年入100萬在北京叫剛脫貧。帖子裡說,年入100萬,扣完稅到手76萬,扣除房貸,養車費用,孩子的教育費用,吃喝拉撒,一年1-2次的平民全家遊,所剩無幾,要是不啃老,換房都換不起。這群人,看著光鮮,其實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實際也就是剛脫貧。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知乎上有個著名的問題,《在上海30歲月薪3萬,為什麼還是焦慮?》,而在天涯論壇,中產的標準是月入12萬,月入沒到12萬的,連中產的邊都沒摸著。

朋友圈經常有爆款文章,《月薪5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一線城市年薪30萬兩套房,為什麼還是好辛苦》,《00後創業ceo吐槽90後吃著外賣打著王者榮耀》,《年輕人月薪3000,是不是無藥可救?》……

到底是越來越多的人在假裝貧窮,還是現在的人,真的越來越窮了?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 02 —

其實,點小融覺得,說窮,有些是誇張,但大部分人,是真的焦慮,其中一線城市房價太高一定是主要原因。前不久,“深圳3月一手房價環比下跌6元 連續18個月下跌”,就在朋友圈刷屏。

如果你在一線城市,大學畢業沒幾年,沒有家裡的支持,就算到30歲月入3萬,以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買房。而如果早出生10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許多早早進入一線城市的普通藍領,因為房價不高,買上房子的也不在少數。

當你在為年終獎5萬而興奮的時候, 發現公司的保潔阿姨家裡有三套房,每月一套房的房租就比你的工資還高;

當你月薪2萬想去歐洲旅遊還要計劃兩年,發現你的同齡人兩個月環遊了五大洲,每一個目的地都是你做夢都想去的,因為她爸爸已經給她留了五套房。

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房產增殖的速度>年輕人工資增長的速度>可支配收入增長的速度。

更糟心的是在這個社會,資本的原始積累越來越困難,而花錢正變得越來越容易。ysl口紅,iphone手機,香奈兒包包,寶馬車,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用自己購買的物品來定義自己是個處於什麼階層的人。有時你甚至身不由己,因為不想看起來被同齡人拋棄。

社會正在形成一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有房的鄙視沒房的,有車的鄙視沒車的,這個階層正變得越來越細分,遠超過《北京摺疊》中三個空間的差異,階層的躍遷,要窮盡很多人一生的力量。

難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總是會為“販賣焦慮”的文章買單,總是感覺貧窮,因為他們賺得不少但花得更多,因為他們在努力想要躍升一個階層卻不可得,而且要提心吊膽,一不小心就會滑落到下一個階層去。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打敗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窮

— 03 —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焦慮和貧窮感,讓自己不再感覺被同齡人拋棄?

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記住,不斷增加收入,不斷購入資產,不斷減少負債。只要你真正地在一點點富起來,那麼,你就能超越焦慮。

1、不斷增加收入

大多人的焦慮感,其實不僅來自於資產組成不對,主要來自於明面上收入不低,但多年沒有漲薪或者升職。要減少焦慮,收入一定是要每年增長的,因為物價在上漲,如果今年的收入相比去年持平,其實就等於是降薪了。

收入漲不漲,取決於個人的努力,也取決於你選擇的行業。如果你的行業幾年不漲薪,幾年沒有優秀人才流入,反而一直有人才流出,你就要考慮是否應該換個行業了。

當然,如果你的主職收入不提升,你可以考慮拓展副業。總而言之,理想的狀況是工作收入穩步提升,又能找到個讓你的興趣能夠變現的副業。

2、不斷購入資產

你的收入裡,一定要拿出儘可能多的錢來購買資產。什麼是資產?資產就是能讓你不斷獲得收入的東西。比如銀行產品、基金、信託、P2P、房子。有的資產可能短期內的收益是虧損的,但只要長期來看能獲得正收益,那就是資產。

以房子為例,房子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假如你買了三四線城市偏遠地區的房子,看似便宜,但在調控政策出臺後,原有的泡沫擠出了,房價不斷下跌,而你還為此背上房貸,每個月還要不斷為負資產還債給銀行,那房子就是你的負債。

而如果你買的是一線城市好地段的房子,因為地段好,房價一直在漲,房產一直在增值,那這房子就是你的資產。

3、不斷減少負債

這裡指的減少負債,主要講的是合理消費。比如你總是衝動消費,看到新款電子產品,新款包包,沒有錢就用信用卡分期購買,或者貸款買車,那這些都是給自己增加負債。點小融一直是不建議貸款買車的,因為車子和房子不同,落地就貶值,貸款買車純粹是讓自己不停在為一個負資產買單。

你購買的負債越多,你能夠購買資產的錢也就越少,你的存款也就越少,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也就是許多人明明月薪幾萬,卻一直感覺自己很窮的原因。因為負債一直在侵蝕你的收入,每個月剛發了工資,還了房貸車貸上個月的信用卡債,只剩幾千,還經常赤字,存款也越來越少,那當然是擺脫不了焦慮了。

總之,不斷買入資產,資產產生收益,同時自己的收入不斷增加,再用增加的收入買入更多的資產,這就形成了一個滾雪球的效應,讓你越來越富。這就是為什麼,兩個人都是月入3萬,一個人收入裡2萬是房租收入,一個人月入3萬都是工資收入,兩個人的進賬相同,但貧富的感覺卻截然不同的原因了。

當你真正擺脫了貧窮,戰勝了焦慮,那麼,你就能不怕被任何人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