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暑期已过半,

朋友圈已被旅游狂潮刷屏啦!

羡慕!嫉妒!...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但夏季同时也是出行

最危险的时节。

尤其户外出行

怎么玩得开心又安全?

在危险来临之际,

又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呢?

赶紧看看这份暑期户外出行攻略

别等出事了再来看就晚了!

本报特邀

陈斌:福建省曙光救援中心队长

雨后少靠近水域 溺水最高发

“每年6月底到11月初都是救援队最为繁忙的时候,其中溺水最为常见,约占救援工作的70%。”陈斌说。

夏季,人们都希望去有水的地方玩耍,但夏季是雷雨高发季,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可能就突然雷雨交加,甚至瞬间山洪暴发。

近年来,福建发生过多起山洪事件

↓↓↓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出行锦囊:

大雨后或者天气预报当天有雨,就尽量不要进山,也不要靠近野外水域。哪怕是很熟悉的水域,也可能由于雨后水底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危险的发生。

➤有乘坐轮船、快艇、竹排等,一定要按规定穿好救生衣。

➤一般而言,正规游轮、客轮上会多配备15%的救生衣。乘坐前要观察船只的结构,了解逃生通道,认真观看救生衣的穿戴方式,不要忘记系好救生衣的系带,找到救生衣中的口哨。

➤万一落水,尽量不要单漂,抓住浮球或木板等一切可漂浮在水上的工具。

迷失方向 留在原地最安全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郁毅刚说,近年来驴友遇险事故频发,很多是因为不少年轻人凭着一股激情,背个包就出门了。

“我们部队如果要去野外拉练,都要先派人做好情报调查,找水源,找交通,了解地形,做环境情报调查,观察是否有落石风险等。如果露营还要实地考察,做好卫生,打好防虫药剂如石灰、雄黄等。” 郁毅刚介绍。

“户外运动,首先要找正规有资质经验丰富的领队。”陈斌提醒,尽量携带专业的户外生存工具包,如防风打火机、长效手电筒、多功能刀、定位手表、急救包等。

出行锦囊:

➤如果不幸遇到迷路,第一件事就是要观察手机电量,把手机调到省电模式,不盲目打电话,以免电量消耗过快。

➤一个团队声音要一致,不要出现迷路,就吵吵嚷嚷,分为几队各自寻出路。人越少生存几率越低。

尽量在周边寻找景区编号,及时报警(110或景区急救电话)报出编号后,原地等待救援。

➤保持良好的心态,白天在安全的地带点燃潮湿的树枝,冒出浓烟,以显示当前位置,晚上用手电打向天空求援。

➤尽量不要喝生水。没有携带净水设备的时候,可自制简易过滤器。

在内衣或丝袜上从下到上放上细砂(泥土筛洗)、木炭(木头燃烧后浇水得到)、细砂、粗石、树叶,水流从上流下后即可得到纯净水。一般仅靠水,男性能活7天,女性能活9天。

野外生物 你别摸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郁毅刚提醒,福建多山林,仅仅他们科室,一年收治被蛇咬伤的就高达200余例。

出行锦囊:

① 在户外时,最好穿水鞋、厚靴,或厚帆布绑腿,做好防护措施。穿过视野不好的草丛时,尽量“打草惊蛇”。

➤被蛇咬伤不要惊慌奔跑,减少活动,拍下或记下蛇的样子,拨打120呼救;

➤尽量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绑在距离伤口5~10厘米的近心端,但务必半小时解开放松3~5分钟,以免局部缺血坏死;

② 户外还要警惕蜂蜇伤、火蚁咬伤,进山尽量携带驱虫驱蛇的药物。

一些不熟悉的树木,也可能有过敏原,如闽南山区常见的漆树,不要随便触碰。

③ 去海边游玩也要小心。

像虎鱼、水母、章鱼或一些不明的海洋生物,不要乱伸手触碰。哪怕是虾、蟹刺破手,都可能带有海洋生物毒素。

观察水位 避免被困礁石

暑期户外出行事故高发!带上这4条锦囊出游,帮你避免99%的危险!

福建多地沿海,每年为拍美照,赏美景,甚至玩“抖音”而被困礁石的新闻比比皆是。

陈斌说,海边的一些礁石在退潮的时候裸露在外,通过海滩就能走过去,但涨潮后,海水漫过海滩,礁石就成了孤岛,甚至会被海水完全淹没。

还有海水涨潮的速度一般很快,10多分钟就能淹没海滩,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从礁石上返回的时间。

出行锦囊:

➤建议去海岛不妨下个能观看潮汐的APP,如墨迹天气,并通过判断岩石上水流的痕迹来预估涨潮时的最高水位。

尽量不要去礁石上探险,礁石湿滑,也容易摔伤。

如果近期身边有出行的家人朋友

快把这份攻略发给TA

如果没有,也分享出去

告诉更多人!以备不时之需~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