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峯區:在轉型升級路上砥礪前行

株洲網訊(株洲日報記者 劉毅 通訊員/朱暉 譚洪汀)時代電驅、道岔擴能簽約落地;成智谷二期標廠完成招商;清水塘老工業區中小企業交廠交地工作基本完成,新城建設步伐加快……石峰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區域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2億元,同比增長6.8%,工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財政稅比等指標增幅明顯。

奮進正當時。石峰區委書記張建勇表示,全區上下要發揚一往無前的火車頭精神和永不懈怠的奮鬥精神,主動擔當作為,奮力幹事創業,加快建成“一極三區”。

圍繞轉型升級,緊抓重點工作“牛鼻子”

綠心地區是“城市之肺”,石峰區有綠心面積35平方公里,為全市生態綠心的重心。今年4月,該區按照“限期退出一批、調整退出一批、轉移轉型一批”原則,促引結合、分類施策,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目前已完成綠心地區26個工業項目關停退出。

8月3日,該區區委五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要抓好以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確保清水塘核心區153家工業企業、“綠心”地區限期退出類工業項目年內全部關停退出,不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與此同時,圍繞轉型升級戰略目標,該區明確重點工作,統籌推進,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抓好以軌道交通城建設為重點的“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圍繞招商、開工和配套三大重點,集中開展產業項目攻堅行動,加快IGBT二期和五礦環境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推進道岔擴能、時代金屬等11個項目開工並加快建設,完成輕資產招商註冊10家以上。

——抓好以“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為重點的“美麗社區”建設。重點完成選礦生活區、南苑等7個小區提質改造,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重點抓好垃圾分類、汙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改善,引進國內一流的鄉村文旅投資運營商,努力打造九郎山片區“美麗鄉村”特色品牌。

——抓好以銅霞路以南和“一園三地六條路”為重點的棚改徵拆工作。重點完成雪峰嶺公園、時代大道南輔道等項目徵拆,完成銅霞路以南片區徵拆掃尾,加快北都新城、先鋒路等項目徵拆步伐。

——抓好以“網格化+政務服務”為重點的基層現代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信息平臺二期項目,改造提質區政務服務中心,建立區、街道兩級綜治工作、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幫扶救助等四大平臺建設,爭取年底全區基本實現“一口式”受理、一窗辦理和網上辦理。

責任內化擔當,精準發力“衝刺”任務目標

奮力前行的路上,工作有抓手,幹事有勁頭。

該區在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中,將緊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這一抓手,通過制定人才政策,引進創新研發平臺,完善產業鏈條,加強園區配套服務,為園區企業和員工提供更加精細精準的服務;在推進美麗社區建設過程中,將用好“三供一業”項目這個抓手,整合棚改改擴翻、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和財政專項資金,注重發揮企業作用,深入挖掘企業和社區文化底蘊,打造各具特色、功能初顯的美麗社區;在加強湘江及其流域保護治理工作中,將創新綜合管理和執法這個抓手,組建統一的巡查執法隊伍,開展全天候、常態化監管巡查,構建大巡查、大執法、大環保工作格局;在辦好民生實事工作中,將堅持群眾需求項目化這個抓手,紮實辦好農貿市場改造、廁所革命、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培訓就業等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

“既要堅定信心,更要保持定力;既要明確目標,更要找準路徑;既要強化責任,更要涵養情懷。”張建勇要求各級各部門,把責任內化為擔當,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永葆幹事激情,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