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擔「殺三帝」之惡名,到頭來竟是被逼無奈?

他承擔“殺三帝”之惡名,到頭來竟是被逼無奈?

觀眾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講的這個“殺三帝”的這個人,相信大家都曾經在電視劇作品中看過,沒錯,這個人就是近期電視劇《獨孤天下》裡面的宇文護,我們今天要給大家帶來歷史上真實的宇文護,從歷史的書籍上面深度的給觀眾小夥伴們剖析宇文護這個人。

我們先來簡要的介紹一下宇文護的生平,宇文護出生在公元513年的時候,在公元572年去世,前前後後活了僅僅不到60年的時間,是當時的鮮卑族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是曾經南北朝時期北周的重要權臣。曾經北周文帝宇文泰在去世的時候把自己手上的權利全部都交給了宇文護,而宇文護接掌了國政之後,迫使當時的西魏恭帝元廓禪位給了宇文覺,建立起了北周的政權,而宇文護當時專政,手握大權,三年之內連殺了宇文覺、拓跋闊、宇文毓三位皇帝,在歷史上留下了“殺三帝”“廢三帝”的惡名。

縱觀宇文護一生其實是戰功磊磊的,在554年的時候,宇文護跟著於謹帶領士兵南征南梁的江陵,當時宇文護帶領自己手下的輕裝騎兵連夜趕路,而另一方面又派出了另一隻部隊去進攻南梁的邊境城鎮,從邊境逐漸的包圍進來,而宇文護在帶兵打仗方面把兵貴神速這四個字貫徹的十分的徹底,在宇文護攻打江陵城的時候,城裡面的守軍完全沒有想到宇文護能夠這麼快的打進來,在來不及呼叫援軍支援的情況之下,宇文護的騎兵隊直接切斷了長江渡口,在大軍開到之後徹徹底底的包圍了將領,最後成功的把江陵城攻打了下來。而宇文護從從徵東魏再到攻佔江陵,後來建立北周之後又是親力親為穩定局勢,他對於當時南北朝的北周貢獻頗大,那到頭來為什麼會留下這樣的惡名呢?

他承擔“殺三帝”之惡名,到頭來竟是被逼無奈?

宇文護在宇文泰死了之後,一個人專政長期執掌著西魏以及北周的大權,而宇文護專政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宇文家的政權有著非常好的穩定作用,可以保證權利不會外流,而宇文護不是皇帝,但是權利卻比皇帝還要大,這讓朝廷上下都對他頗為不滿,當時他迫使西魏恭帝拓跋廓禪位給北周,在禪位之後不久,宇文護就殺掉了拓跋廓,而宇文覺聽信獨孤信一幫人,在獨孤信一幫人的慫恿之下,密謀除掉宇文護,但是被宇文護提前得知了,後來也使得獨孤信被賜死,宇文覺被廢黜賜死,這些事情都發生在557至559年,而在558年的時候,宇文護在宴會之上給北周明帝宇文毓下了毒,之後宇文毓病死,這樣算起來平均每隔個一年的時間宇文護就要殺掉一個皇帝,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十惡不赦呢?

我們慢慢來看,宇文護在當時有這麼大的權利完全是因為宇文泰在臨死的時候給他的,況且宇文護在當時打仗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宇文泰對他的能力十分的肯定,況且在宇文泰死的時候,宇文覺年僅15歲,這還是他最大的兒子,他肯定是不能把全部的權利都交給一個年僅15歲的孩子身上,於是權衡再三,他把權利都給了宇文泰,因為他知道宇文泰肯定會想方設法讓宇文家族掌握手中最大的權利,而事情就跟宇文泰想的簡直就是一模一樣,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宇文護會殺三帝。

他承擔“殺三帝”之惡名,到頭來竟是被逼無奈?

說道宇文泰廢黜宇文覺這個皇帝以及毒死宇文毓,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宇文覺跟宇文毓當時已經受到了上柱國獨孤信以及趙貴教唆,兩位柱國將軍對宇文世家的權利可謂是非常的覬覦,況且兩位在軍營之中都有十分大的威信,屬於能夠一呼百應的將軍,所以宇文泰為了保住自己宇文世家的權利,自然是跟兩位柱國將軍是對立的,而在宇文覺以及宇文毓冥頑不靈的情況之下,殺掉這兩個皇帝實在是宇文護的無奈之舉,跟朝廷中的兩位老狐狸精勾心鬥角已經消磨掉了宇文護的大半精力,而既然宇文覺跟宇文毓這兩個人說不聽,那就乾脆殺掉算了。而逼拓跋廓禪位也是為了保障自己宇文世家的權利,在宇文泰的影響力之下,早早的奪取掉政權,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宇文護殺三帝基本都在常理之中。

可悲的是後來聰明反被聰明誤,一生為了自己宇文世家做貢獻的一個人,被後來的宇文邕幹掉了,宇文邕面對宇文護的專政之下,不甘心做傀儡皇帝,於是在宇文護沒防備的情況之下,把宇文護殺掉了,後來宇文護就被追諡為晉蕩公。

參考文獻:《周書·卷十一·列傳第三》,《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