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担“杀三帝”之恶名,到头来竟是被逼无奈?

他承担“杀三帝”之恶名,到头来竟是被逼无奈?

观众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讲的这个“杀三帝”的这个人,相信大家都曾经在电视剧作品中看过,没错,这个人就是近期电视剧《独孤天下》里面的宇文护,我们今天要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宇文护,从历史的书籍上面深度的给观众小伙伴们剖析宇文护这个人。

我们先来简要的介绍一下宇文护的生平,宇文护出生在公元513年的时候,在公元572年去世,前前后后活了仅仅不到60年的时间,是当时的鲜卑族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是曾经南北朝时期北周的重要权臣。曾经北周文帝宇文泰在去世的时候把自己手上的权利全部都交给了宇文护,而宇文护接掌了国政之后,迫使当时的西魏恭帝元廓禅位给了宇文觉,建立起了北周的政权,而宇文护当时专政,手握大权,三年之内连杀了宇文觉、拓跋阔、宇文毓三位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杀三帝”“废三帝”的恶名。

纵观宇文护一生其实是战功磊磊的,在554年的时候,宇文护跟着于谨带领士兵南征南梁的江陵,当时宇文护带领自己手下的轻装骑兵连夜赶路,而另一方面又派出了另一只部队去进攻南梁的边境城镇,从边境逐渐的包围进来,而宇文护在带兵打仗方面把兵贵神速这四个字贯彻的十分的彻底,在宇文护攻打江陵城的时候,城里面的守军完全没有想到宇文护能够这么快的打进来,在来不及呼叫援军支援的情况之下,宇文护的骑兵队直接切断了长江渡口,在大军开到之后彻彻底底的包围了将领,最后成功的把江陵城攻打了下来。而宇文护从从征东魏再到攻占江陵,后来建立北周之后又是亲力亲为稳定局势,他对于当时南北朝的北周贡献颇大,那到头来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恶名呢?

他承担“杀三帝”之恶名,到头来竟是被逼无奈?

宇文护在宇文泰死了之后,一个人专政长期执掌着西魏以及北周的大权,而宇文护专政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宇文家的政权有着非常好的稳定作用,可以保证权利不会外流,而宇文护不是皇帝,但是权利却比皇帝还要大,这让朝廷上下都对他颇为不满,当时他迫使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给北周,在禅位之后不久,宇文护就杀掉了拓跋廓,而宇文觉听信独孤信一帮人,在独孤信一帮人的怂恿之下,密谋除掉宇文护,但是被宇文护提前得知了,后来也使得独孤信被赐死,宇文觉被废黜赐死,这些事情都发生在557至559年,而在558年的时候,宇文护在宴会之上给北周明帝宇文毓下了毒,之后宇文毓病死,这样算起来平均每隔个一年的时间宇文护就要杀掉一个皇帝,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的十恶不赦呢?

我们慢慢来看,宇文护在当时有这么大的权利完全是因为宇文泰在临死的时候给他的,况且宇文护在当时打仗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宇文泰对他的能力十分的肯定,况且在宇文泰死的时候,宇文觉年仅15岁,这还是他最大的儿子,他肯定是不能把全部的权利都交给一个年仅15岁的孩子身上,于是权衡再三,他把权利都给了宇文泰,因为他知道宇文泰肯定会想方设法让宇文家族掌握手中最大的权利,而事情就跟宇文泰想的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宇文护会杀三帝。

他承担“杀三帝”之恶名,到头来竟是被逼无奈?

说道宇文泰废黜宇文觉这个皇帝以及毒死宇文毓,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宇文觉跟宇文毓当时已经受到了上柱国独孤信以及赵贵教唆,两位柱国将军对宇文世家的权利可谓是非常的觊觎,况且两位在军营之中都有十分大的威信,属于能够一呼百应的将军,所以宇文泰为了保住自己宇文世家的权利,自然是跟两位柱国将军是对立的,而在宇文觉以及宇文毓冥顽不灵的情况之下,杀掉这两个皇帝实在是宇文护的无奈之举,跟朝廷中的两位老狐狸精勾心斗角已经消磨掉了宇文护的大半精力,而既然宇文觉跟宇文毓这两个人说不听,那就干脆杀掉算了。而逼拓跋廓禅位也是为了保障自己宇文世家的权利,在宇文泰的影响力之下,早早的夺取掉政权,是最明智的选择,所以宇文护杀三帝基本都在常理之中。

可悲的是后来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生为了自己宇文世家做贡献的一个人,被后来的宇文邕干掉了,宇文邕面对宇文护的专政之下,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于是在宇文护没防备的情况之下,把宇文护杀掉了,后来宇文护就被追谥为晋荡公。

参考文献:《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