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吃雞算什麼,兒子癡迷藍鯨自殺遊戲怎麼辦?

一直以來,手機遊戲都是被青少年喜愛、被天下父母痛恨,卻無孔不入的“神存在”,多少孩子因此而喪志,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而喪命?

不久前,深圳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沈斌的兒子,被一款來自俄羅斯的自殺遊戲“藍鯨遊戲”迷惑,無法自拔,沈斌發現兒子的異樣後,痛定思痛,他中止瞭如日中天的事業,臥底遊戲群打開兒子心扉,並且拯救了兒子。

沈斌在深圳做房地產,競爭激烈,工作忙碌。為了給兒子掙下一份基業,讓妻子全職陪伴兒子,自己每天晚上喝酒、應酬、說著各種鬼話人話。

有時候半夜或者凌晨回家,他會看到兒子獨自在陽臺上發呆,他和妻子都很驚訝。有一次借用兒子臥室的衛生間,發現他拿著一把美工刀在大腿內側沿著圖案雕刻一條鯨魚的圖案,刀尖劃破皮膚鮮血淋漓,兒子面色專注絲毫不覺得疼。

他趕緊拉住兒子問他做什麼,兒子甩開他的手一臉冷漠的說:“別大驚小怪,這是我玩藍鯨遊戲的任務。”

王者吃雞算什麼,兒子痴迷藍鯨自殺遊戲怎麼辦?

上網搜索沈斌才知道“藍鯨”是2016年底從俄羅斯流傳到中國的一款恐怖遊戲,參與者被要求在50天內每天完成一個自殘任務,最終在第50天時,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兒子在大腿上刻畫藍鯨這一步已經是任務的第36關,也就是說,如果照這樣一步步打關下去,14天后,兒子就會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他頓時覺得後背發涼!

他和愛人趕緊和兒子溝通,兒子戴著耳機一言不發,他把耳機取掉和愛人口乾舌燥的說了一個多小時,兒子終於冒出兩句平淡又滿不在乎的話:“反正你又不管我”“我這樣的渣渣,本來活著就沒什麼意思。”

談話無果,他和愛人越想越怕,決定斷了家裡的wifi網絡,讓他不再有接觸遊戲的機會。然而,第二天他和愛人都接到學校的電話,說兒子下午逃課了,同學看到他進了學校附近的網吧。次日,他特意跟著兒子去上學,一整天在學校門房蹲守。兒子見溜不出來,第四天索性就不去上學了,一整天不進食,說要完成第38天“斷食24小時”的任務。

實在沒辦法,沈斌找朋友侵入兒子qq,查看他的聊天記錄,越看越心涼,他沒想到錦衣玉食的兒子居然過得這樣痛苦。兒子一直覺得自己不喜歡他,因為他從來不陪他,小升初考試失利兒子很痛苦,希望得到安慰,覺得父母看他的眼神像看蟑螂;初中託關係把他送到最好的外國語學校的快班,讓成績不好的兒子壓力山大,成為他噩夢的開始。兒子在學校沒朋友,還換上考前綜合徵,考前總會焦慮、失眠。他也想考個好成績,但是做不到。媽媽聽到他糟糕的成績總是尖叫:“你這腦子裡成天在想什麼? 你說你以後怎麼辦?註定一輩子當社會的垃圾?!”

王者吃雞算什麼,兒子痴迷藍鯨自殺遊戲怎麼辦?

在空間日誌裡,兒子這樣寫道:

“那些晚上,我垂淚到天明——原來,父母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成績不好,只會讓父母嫌棄你。這個世界沒有溫情,自己就是個多餘的人。”

“有一種鯨魚,發出的聲音與其它鯨魚都不一樣,頻率為52赫茲,因此得不到回應,被稱為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在深海中拼命呼喚、卻永遠都不會被同類聽到的鯨魚,最後只能葬身於海底。”

他看得心痛欲裂:他曾經聰明可愛的兒子,原來是這樣一步步被他們的愛逼上絕路的啊!

第二天,他就向公司請了兩個月的假,也特意幫兒子請了一個月的假,專心在家陪伴他。可兒子根本不跟他溝通,為了能夠跟兒子溝通申請了一個名為“孤獨藍鯨”的QQ號入了群。入群后他自稱初三學生,向兒子訴苦,說考不好會被父親打,沒想到兒子說:“你真好,還能被老爸打,我老爸視我為空氣,我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

看到兒子這麼說,他心如刀絞!

兒子甚至還告訴“孤獨藍鯨”:“我和我老爸已沒有任何情感上的聯繫,等走到最後一關,我就和他徹底了斷;我這輩子活著最大的痛苦就是做了他的兒子!”

他聊不下去了,趴在鍵盤上淚如雨下。這些年,他被成功衝昏了頭腦,也從沒想過退卻,可今天,看著兒子的話,他才發現他如此失敗!

王者吃雞算什麼,兒子痴迷藍鯨自殺遊戲怎麼辦?

藍鯨遊戲要求成員在凌晨心理防禦最低的時候起床,不停的給他們進行“死亡會解決所有困惑”的暗示,為了救兒子,沈斌反其道而行之,不停的給兒子進行積極正向的暗示。告訴兒子爸爸肯定是愛他的,只是方法不對;引導兒子想想爸爸曾經送給他的禮物;跟同學關係不好也是因為他不主動,同學也送你賀卡,邀你參加生日聚會;找機會給兒子分享《海洋天堂》、《阿甘正傳》等勵志的電影和音樂;同時在現實世界裡專注的陪伴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兒子,慢慢兒子在飯桌上呆的時間長了些。通過線上和現實中的互動,帶兒子去植物園遊玩,陪兒子一起跑步,每次和爸爸的互動,兒子都會上網告訴“孤獨藍鯨”,漸漸說的話裡有了溫情。

兒子有了新變化,沈斌和妻子都看在眼裡,他們頻繁地拖兒子出去玩:攀巖、拓展訓練營、爬山看日出。兒子想去廣州看張學友的演唱會,我們迅速訂票一起去。

慢慢的兒子終於肯和他溝通了,兒子說喜歡科幻小說,他就把全網能找到的科幻明作都買給他,還鼓勵他自己寫作。父子關係得到緩解,他懇求兒子原諒過去的缺席,並告訴兒子:“我們愛的是你,不是你的成績。”應兒子要求他們把兒子轉到普通中學的普通班,這裡有他小學的好朋友,兒子終於開心主動的去上學了。

五一前夕,兒子打開電腦,看到了“孤獨藍鯨”的最後一條留言:“這世界並不完美,可我們都要學會逆風飛翔。”他連忙回覆:“謝謝,你也一樣,我們一起退群吧!” 至此,沈斌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他終於在死亡倒計時之際,用他的“陽光救鯨計劃”,一點點將被囚禁在深淵與絕望邊緣的兒子給拉了回來!

孩子迷戀自殺遊戲,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結果,一般和家人關係冷漠或者緊張,無法從家庭和同伴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為了逃避現實的痛苦,而把某種組織當做自己最後的歸屬地。遊戲的參與者就像在深海中拼命呼喚的鯨魚,一旦獲得組織上一點點回音,就會將其視為對自己的“關愛和支持”,無條件地聽任對方的任何指令,即使等待在他們面前的是永無回頭之路的深淵。

沈斌的遭遇,也是中國千萬個家庭正在經歷的煎熬,我們希望他的故事,能給為人父母者打開一個正確的思路,能把孩子從網癮和死亡遊戲中拉出來的只有我們關愛和陪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過程需要耐心,曾經給過多少忽略和冷漠就要付出加倍的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