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南方都市報》做過調查,只有1/5的孩子對爸爸陪伴自己的時間感到滿意。

有個孩子在日記裡深情表白:

“爸爸你陪我一天吧,將來我還你100天。”

還有一句話,曾經在網上也很火:

“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這樣的話真的讓人太心酸了。

我曾經參加一個親子活動,是某幼兒園搞的新年晚會,需要爸爸媽媽們親自上臺表演,這時候大家都驚了,除了兩三家孩子是爸爸媽媽都陪的,其他全是隻有媽媽陪。當時,我以為小孩全是媽媽陪同的,以為大都是單親家庭呢。後來才知道,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爸爸,不流行陪小孩,在家就是忙著接電話、看電視或者上網,就像鄰居家的叔叔,偶爾逗小孩玩一下。

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早教專家小巫曾經說過:媽媽跟孩子的感情,是建立在血肉相連的基礎上的,因為要通過懷孕、哺乳;而爸爸們在生育過程中的“旁觀”位置,所以他們對帶孩子這件事,感覺那都是女人的事情。

可是,爸爸們不知道,不陪孩子的後果有多嚴重。

對於女兒而言,“隱形爸爸”毀掉的,是她對男人這個性別的正常認知,以至於她們在婚戀關係中,容易走極端。父親是女兒生命中第一個男性形象,被父親冷落的女孩,失去了瞭解男性的第一機會,所以內心深處,她們要麼對男人充滿好奇,從而過度依賴男人,死纏爛打,犯賤上癮,簡直有男人飢渴症;要麼跟男人接觸時不知所措,甚至患上男人恐懼症。

對於男孩來說,長期父親缺席,會變得特別黏媽媽,到三四十歲還是媽咪boy,一輩子都無法完成心理上的斷奶。如果母子關係糾纏依賴過深,容易出現精神亂倫,“為什麼孤兒寡母的家庭裡兒媳婦特別難做?因為這樣的家庭裡母親的控制慾太強,兒子在母親眼裡成為丈夫的替代品,揹著沉重的情感負擔,扮演了不該扮演的角色”。

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希望中國爸爸們能記得:

不要等到孩子傷痕累累,才給他擁抱。

不要等到孩子變得疏遠,才想起陪伴。

老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