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壹姐說

去年,我讀到過幾篇給家長們“科普”藍鯨遊戲的公號文章。坦白講,我感覺那樣的科普方式可能只是增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卻無法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與子女之間關於網絡使用的平衡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有一個比較好的正面示範,推薦給各位爸爸媽媽。雖然不完美,雖然很難照搬,但應該能帶給愛學習的父母們更多啟示。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文︱蟲飛飛

一直以來,手機遊戲都是被青少年喜愛、被天下父母痛恨,卻無孔不入的“神存在”,多少孩子因此而喪志,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而喪命?

不久前,深圳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沈斌的兒子,被一款來自俄羅斯的死亡遊戲“藍鯨遊戲”迷惑,無法自拔,沈斌發現兒子的異樣後,痛定思痛,他中止瞭如日中天的事業。

為了重新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他化名“孤獨藍鯨”,加入到兒子玩遊戲的群,以一個初三學生的身份,一點一點打開兒子孤獨的心扉,終於將他拉回到陽光地帶。沈斌的遭遇,也可能是中國千萬個家庭正在經歷的煎熬,我們希望他的故事,能給為人父母者打開一個正確的思路,提供一個與孩子溝通的渠道。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一直是個不稱職的父親。

這些年,我一直在忙碌。深圳是個你一天不努力就可能被同行甩得很遠的城市。我在深圳做房地產,這種感觸就比別人更深些。所以,在事業穩定後,我讓妻子辭了職,專門在家帶兒子,而我,則在各種燈紅酒綠中流連。

我要為我的兒子在這個城市拼得一份根基,我不能讓他那一代活得像我們這一代這麼辛苦。所以,我沒日沒夜在外面應酬,喝酒,說著各種人話鬼話……

每天,我都是後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然而,2017年3月15日那天,我喝的一肚子酒,卻被我兒子嚇醒了。我記得,那天我是凌晨四點到家的,一推門,我驚訝地發現一向貪睡的兒子已經起了床,戴著耳塞在陽臺的一隅獨自發呆。

我問他為什麼起得這麼早,但他只是抬起眼睫淡淡地掃了我一眼,他的眼神很奇怪,沒有絲毫溫度,像個死人一樣,讓我突然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其實,兒子自從上初二後,就一直古古怪怪的。起初,我懷疑他是青春期荷爾蒙作祟,也沒有在意,但今天真正看到他的眼神後,我突然酒醒了,我覺得,兒子哪裡不對勁了。

之後的幾天,我特意每天晚上早點回家,留神兒子的一舉一動,我發現他竟然定了鬧鐘起早床,而時間都是凌晨4點20分左右。我和老婆都很緊張,因為以我們對兒子的瞭解,他這麼早起來絕對不會是背英語單詞。

不久後的一天,我回家後想洗澡,此時老婆正在佔用主衛,我便來到兒子房間旁的客衛。沒想到一推開衛生間的門,就看到兒子手裡握著一把美工刀!我嚇壞了,一把抓住兒子的手,發現兒子的大腿內側用圓珠筆畫著一條鯨魚的圖案,兒子用刀片沿著圓珠筆印雕刻著,尖利的刀尖劃破皮膚,已是鮮血淋淋,但他卻彷彿一點也不知道疼!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我一邊喊老婆,一邊問兒子怎麼了,但他卻把我的手甩開,一臉冷漠:“別大驚小怪,這是我玩藍鯨遊戲的任務。”

我的大腦嗡嗡作響,這究竟是什麼遊戲?會讓孩子拿著刀片自殘?老婆看到這一幕,不禁失聲痛哭:“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冷靜下來後,我趕緊上網搜索,才知道“藍鯨”是2016年底從俄羅斯流傳到中國的一款恐怖遊戲,參與者被要求在50天內每天完成一個自殘任務,最終在第50天時,結束自己的生命!目前此遊戲在國外已造成幾百個年輕人自殺!而兒子在大腿上刻畫藍鯨這一步已經是任務的第36關,也就是說,如果照這樣一步步打關下去,14天后,兒子就會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我頓時覺得後背發涼!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我想與兒子好好交談一番,可他戴著耳機聽音樂,不管我說什麼都一言不發。我把他的耳機取掉,和老婆勸說了一個多小時,兒子終於冒出兩句平淡又滿不在乎的話:“反正你又不管我”“我這樣的渣渣,本來活著就沒什麼意思。”

談話無果,我和老婆越想越怕,決定斷了家裡的wifi網絡,讓他不再有接觸遊戲的機會。然而,第二天老婆和我就分別接到學校的電話,說兒子下午逃課了,同學看到他進了學校附近的網吧。

我們到學校附近一番搜索,才逮到他正在網吧看恐怖電影,那血淋淋的畫面、低沉詭異的音樂讓我心驚肉跳。可兒子卻看得津津有味。次日,我特意跟著兒子去上學,一整天在學校門房蹲守。兒子見溜不出來,第四天索性就不去上學了,一整天不進食,說要完成第38天“斷食24小時”的任務……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我們心急火燎,疑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才會亦步亦趨遵照遊戲自殘,便決定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

然而, 無論醫生關切地問他任何問題,兒子始終拒絕做任何交談。最後,心理醫生告訴我們:

未成年人迷戀自殺遊戲,與學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缺失有關。一些樂於參與這個遊戲的孩子,一般都存在和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的情況。

如果孩子無法從家庭以及同伴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極可能為了逃避讓人生厭的現實,而把某種組織當做自己最後的歸屬地。

遊戲的參與者就像在深海中拼命呼喚的鯨魚,一旦獲得組織上一點點回音,就會將其視為對自己的“關愛和支持”,無條件地聽任對方的任何指令,即使等待在他們面前的是永無回頭之路的深淵。

對此,醫生所能給出的建議只能是來自家庭的陪伴、愛與耐心。這也是目前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打開孩子心結、拯救孩子的方法。

醫生的推論,讓我心情沉重。我們都很愛兒子,為了他,老婆放棄了事業辭職做全職媽媽;我為他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和最好的學校,我們有什麼對不起他的?他卻這麼仇視、冷淡我們,居然想死?我真的想不通啊!

無計可施之餘,我請精通網絡的朋友“侵入”了兒子的QQ,調出他這些年的聊天紀錄,瞭解兒子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我越看,心越被揪得緊緊的。我沒想到,在我們以為的錦衣玉食下,兒子竟然這麼不快樂,這麼心灰意冷……

原來,兒子從小就覺得我不喜歡他:因為別的小朋友去郊遊時都有爸爸媽媽陪,爸爸可以陪他們爬樹、在湖邊打水漂、把他們舉高高。而他永遠只有媽媽,媽媽只會告訴他:別跑、別跳、危險……媽媽只會說,“爸爸要賺錢給你買奧特曼”,可他不想要奧特曼,他只想要爸爸……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小升初考試失利後,兒子也失望痛苦,渴望媽媽把他摟進懷裡,給他溫暖安慰。可我們當時很忙碌,而且可能看他的眼神傷害到了他,兒子形容我們“像看蟑螂一樣”看他。他在QQ上對自己的好友說:“難道在我父母眼裡,就是這樣的人渣?”

兒子上初中後,我利用人脈將他送進我認為最好的外國語學校的快班,沒想到,這也成了他噩夢的開始。

在快班,每次大考小考都會排出名次,並在家長群裡公佈;班裡的座位也是按照每次月考的排名安排的,兒子每次都在最後兩排“就坐”。這讓原本沉默寡言的他變得愈發自卑、內向。

兒子在學校交不到朋友,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學霸與學渣之間,涇渭分明。不僅如此,兒子還患上了考前綜合徵,每次月考前他都緊張,焦慮,失眠。他也想考個好成績,讓爸媽臉上有光,但每次都事與願違。而媽媽一聽到他這糟糕的成績後,立馬尖叫道:“你這腦子裡成天在想什麼? 你說你以後怎麼辦?註定一輩子當社會的垃圾?!”

在空間日誌裡,兒子這樣寫道:“那些晚上,我垂淚到天明——原來,父母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成績不好,只會讓父母嫌棄你。這個世界沒有溫情,自己就是個多餘的人。”“有一種鯨魚,發出的聲音與其它鯨魚都不一樣,頻率為52赫茲,因此得不到回應,被稱為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在深海中拼命呼喚、卻永遠都不會被同類聽到的鯨魚,最後只能葬身於海底。”

也就在那樣的晚上, 因為無法入睡,兒子打開電腦準備玩“王者榮耀”時,碰巧看到網頁上彈出來一個QQ對話框——邀請他進入“藍鯨”遊戲群!

好奇心驅使,兒子進了群。入群后,群主對新來的他表示了歡迎,群裡的夥伴們也紛紛跟他打招呼,十分熱情。當兒子表示願意參加遊戲後,群主又主動和他交談,“你有沒有過想自殺的衝動?……人這輩子都是活在一個骯髒的世界,每個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像被人說中了心事一般,他立馬對群主的話表示認同:“是啊,有時候感覺自己活著好累,是大人口中的廢物!

於是當晚,群主就給他佈置了第一個遊戲任務:“聽群裡的悲傷音樂,不間斷地聽……”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我看得心痛欲裂:我曾經聰明可愛的兒子,原來是這樣一步步被我們的愛逼上絕路的啊!不行,我一定要救他,我不能讓他這樣下去!我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很愛很愛他,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只要他健康,只要他活著!!!

第二天,我就向公司請了兩個月的假,也特意幫兒子請了一個月的假,專心在家陪伴他。可兒子根本不跟我溝通。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怎麼才能把孩子拉出自殺遊戲的泥潭呢?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在翻閱兒子的聊天紀錄時,我發現兒子的一舉一動,都遵循了藍鯨遊戲群管理者的“指示”,而且兒子和群友之間互動頻繁。我靈機一動:既然在現實中兒子不願意與家人有任何交流,我何不也加入這個群,用群友的身份,跟兒子溝通?於是,我申請了一個名為“孤獨藍鯨”的QQ號入了群。

入群后,我主動加兒子為好友,自稱是一個初三學生,並向他傾訴自己的煩惱:“我是一個潛伏在重點中學的學渣”,兒子可能深有同感,立刻視我為知己,並主動講述了自己的煩惱;吐槽學校排名的變態。我連忙說自己考試考不好被父親打,沒想到兒子竟然羨慕我:“你真好,還能被老爸打,我老爸視我為空氣,我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

看到兒子這麼說,我心如刀絞!

兒子甚至還告訴“孤獨藍鯨”:“我和我老爸已沒有任何情感上的聯繫,等走到最後一關,我就和他徹底了斷;我這輩子活著最大的痛苦就是做了他的兒子!”

我聊不下去了,趴在鍵盤上淚如雨下。這些年,我被成功衝昏了頭腦,也從沒想過退卻,可今天,看著兒子的話,才讓我發覺我竟然失敗至此。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隨著對這個遊戲更深入的瞭解和親身體驗,我終於瞭解到為什麼藍鯨要求參與者4點20起床,原來凌晨4點20分是人的心理防禦性最低、也是最脆弱的時刻。而群主也不停地利用這個時間段,給參與者“死亡會解決你所有的困惑”等心理暗示,一步步成功地對群裡的成員洗腦,再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自殘程序,不斷強化絕望、悲觀的意識,讓身心本身就脆弱的青少年最後終結自己的生命!

我雖然看著著急,但多年的社會經驗也讓我迅速想到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既然通過不斷的心理暗示與引導,人會走向負能量的深淵;那麼,一天天通過積極正面的心理暗示,兒子也一定能擺脫黑暗啊!想到這裡,我立馬策劃了一場“救鯨”行動。

我以“孤獨藍鯨”之口,時不時勸解兒子“你爸雖然可惡,但也不可能不關心你啊!可能是方法不對,不然他辛苦賺錢又是為了誰呢?”

我引導兒子回憶以前他最喜歡的賈斯汀比伯專輯,是誰給他買的?那是我出差到香港時,翻遍整個香港音像店才找到的。

我告訴兒子:“同學雖然和你不說話,但你自己是不是也不主動啊?你想想,你過生日時,有沒有人送過你賀卡?”兒子突然有些激動了:“對啊,有啊!一個我以為不喜歡我的同學,是給了我一張賀卡。”

我繼續引導兒子:“那你同學邀請你參加過生日PARTY沒?”“有啊,幾個同學還曾湊錢給我買最新版的賽車做生日禮物呢……”

在我有意的引導下,兒子終於感嘆說:“我原以為我是一坨孤獨的狗屎,沒想到還有鮮花欣賞過。”看到兒子能說笑話了,情緒一點點好轉,我趕緊趁熱打鐵對兒子說:“明天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笑臉吧。”其實,這是我救鯨計劃的第一個任務。

第二天,我又以“孤獨藍鯨”的網名在網上主動找了兒子,與他默默分享了一些動感向上的音樂和勵志語,還傳了一些親情電影給他——《阿甘正傳》《海洋天堂》等等。同時,我在現實中,也開始用溫情一點點消融兒子內心的冰冷:我親自下廚給兒子燒了可口的飯菜;儘管兒子依然不和我說話,但我明顯感覺到他在飯桌上的時間呆得多了起來。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第三天,“孤獨藍鯨”在網上給兒子留言:“我感覺深圳最美的時候是春天,出去走走吧。”之後,我和妻子假裝在飯桌上談論天氣,說要一家人去植物園賞花。一開始,兒子非常抗拒,但我還是堅持把兒子拉上車。雖然依舊不肯與我們有半點眼神交流,但植物園清新的空氣與明媚的風景,還是讓兒子心情好了不少,我看到他還用手去輕撫摸那些可愛的花草。

第四天,“孤獨藍鯨”在網上再次給兒子留言:“我今天7點起床,出去跑了一圈,出了汗,好舒服啊!”那天早上,我將一款最新款的NIKE慢跑鞋舉到兒子面前:“走啊,陪我跑步去吧!”

這一次,兒子沒有拒絕。我們父子倆在小區裡跑了一圈又一圈。回家後,我撲到筆記本上,看到兒子給“孤獨的藍鯨”的留言:“今天他好像有毛病,非拉我跑步。不過,出汗真的很舒服。”我笑了。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第五天,“孤獨的藍鯨”在網上對兒子說:“我今天把所有的不開心都寫在了樹葉上,埋進了樹洞,心裡舒服多了,你要不要也去找個樹洞吐吐槽?”兒子回答:“我今天收到我媽給我買的一隻吐槽雞,特別醜。不過一捏它就能錄音,我可以把不開心錄下來……”

第六天,兒子再次給“孤獨的藍鯨”留言:“我今天收拾了自己的房間,翻看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沒想到,和我爸的合影還挺多。他那時比現在帥多了,看來賺錢也不容易……”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兒子有了新變化,我和妻子都看在眼裡,我們頻繁地拖兒子出去玩:攀巖、拓展訓練營、爬山看日出。兒子想去廣州看張學友的演唱會,我們迅速訂票一起去。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在去參加那場演唱會的途中,兒子終於和我們有了交談,但卻明確表示自己還是不想去學校面對那個壓抑的環境。我趕緊表示,不想上學就暫時不去,先幹你想幹的事。

兒子說自己一直很喜歡科幻小說,我很快就在網上買了各種科幻名作,還鼓勵他嘗試自己寫。

漸漸的,我們父子關係得到了緩解。我誠懇地請求兒子原諒我過去父愛的缺席,也明確告訴兒子:父母是愛你的,愛的是你這個人,不是學業。兒子將信將疑地說:“如果真的不在乎我的學習,就把我從外國語學校轉走吧。”

那天晚上,我和老婆商量了一夜。老婆有些猶豫,畢竟當初我們為兒子進這個學校費了不少心,但我想明白了,所有的父母都想給兒女最好的東西,但有時候最好的並不是最適合的。我決定尊重兒子的心願,畢竟讓兒子健康地活著最重要。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不久,我把兒子轉到了他小學最好的朋友所在的一所普通中學裡,還跟學校協商,把兒子轉到了好朋友的班上。 看著兒子開開心心地主動上學去了,我知道,兒子終於回來了……

五一前夕,兒子打開電腦,看到了“孤獨藍鯨”的最後一條留言:“這世界並不完美,可我們都要學會逆風飛翔。”他連忙回覆:“謝謝,你也一樣,我們一起退群吧!” 至此,我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我終於在死亡倒計時之際,用我的“陽光救鯨計劃”,一點點將被囚禁在深淵與絕望邊緣的兒子給拉了回來!

那個週末,我帶著兒子去了海灘。在海邊,我們父子倆搭起了城堡,又玩了沙灘足球,我摟著兒子瘦弱的肩膀,大聲說:“寶貝,來,大聲地告訴大海,告訴全世界,你是獨一無二的!”

兒子呼喊著,彷彿聽到了來自深海的迴音:“是的,你是獨一無二的!”經歷這一切,他終於明白,只要有愛,自己絕不會是在海底得不到回應的藍鯨,而是一個可以在父母注視下逆風飛翔的翩翩少年!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希望我和兒子的故事,能給沉溺在遊戲中不能自拔的孩子,以及那些焦急的父母一點啟示。孩子是我們生的,但更要我們用心去養,他們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健康幸福地平安到老。

蟲飛飛,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家長薈萃 ID:jiazhanghuicui”。

老爸“臥底”死亡遊戲群,兒子其實你並不孤獨!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歡迎轉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

所有家庭教育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