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

↑ 点击上方“中国粮油”

小麦市场震荡不止,最近几天局部地区开始上涨,但是也有部分地区麦价再次下跌,这给贸易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小麦价格到底能不能再次全线上涨,不少贸易商不断反应,小麦价格在这么震荡下去,都快没办法做了。今天咱们就来说下是什么在影响小麦的价格变化?

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

今年主产区地区小麦因受灾导致减产且质量也参差不齐,而“逢灾必涨”的心理一直影响着市场,有关小麦价格顶部的猜测也未曾停歇,1.2元/斤、1.3/斤屡见不鲜,甚至离谱的1.50元/斤也曾在麦收初期出现过。受此影响,今夏部分贸易商囤粮待涨的数量不在少数。

虽然新麦在收割初期经历了阶段性的“抢粮”,价格一路飞涨,但是自6月下旬开始,小麦价格开始走向理性,平稳的麦价行情维持了快一个半月了。其实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格局整体相对宽松,尤其历年积累的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即使局部减产也难以影响供需大局,市场缺粮的现象不会出现。

7月份以来,由于担心后市风险,一些贸易商继续追涨的热情不断降温,小麦出售积极性提高,价格整体趋于稳定,波动幅度收窄,基本在10~20元/吨。客观而言,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已基本运行于相对高位。

由于今年小麦收购进度缓慢,且市场预计收购总量将低于上年,即使考虑到今年局部地区小麦产量因灾减产的因素,仍将有大量粮源滞留于流通领域,市场压力偏重。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流通粮源放大便于调节市场供需,这将抑制小麦价格大幅波动。

今年小麦收购出现重大转向,重心加速向市场化收购转变。收购预案启动条件的调整和收购标准的提高,均为市场化收购让路和腾空间,夏收期间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明显减弱。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制约,我国“麦强面弱”的矛盾相当突出,面粉价格难以与小麦价格同步提高,制粉企业的生产运营相对困难,普遍难以承受过高的麦价。

贸易商对8月下旬及9月份市场回暖的预期较高,坠器原因是气温转凉、各地大中院校开学,加之中秋、国庆“双节”,届时终端消费将会有所好转,面粉市场消费需求将有效增加。但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后期面粉有望步入阶段性需求旺季,但随着企业开工率的提高,市场供给也会不断增加。由于面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稳固市场客户,大部分制粉企业也不敢大幅提高面粉出厂价格,阶段性需求回暖很难强力支撑小麦价格再次快速上涨。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的小麦市场有两个突出点,第一是当前价格仍属于相对高价的范畴内,第二就是国内的供求关系,相对平衡,如果在算上政策小麦的高库存, 小麦市场并不会轻易出现缺粮的现象。但是也没必要过分悲观,虽然小麦短时间内不具备快速上涨的条件,可当前国标小麦的价格相对稳定,由于即将迎来面粉的旺季,国标小麦仍旧具备再次上涨的条件,

而国标外的小麦价格后期涨幅基本可以忽略,至于优质麦,小编想说的是,上涨空间仍旧存在,且南北市场分化行情明显

针对当前的小麦市场建议贸易商注意的是,首先,今年新麦的高峰价格已经达到农粮通前期的预期,虽然后市很大可能会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但对于高库存或资金压力紧张的贸易商,小编仍建议可适时出货,毕竟再有两个来月的时间,新玉米即将上市,可以准备腾手战新玉米的市场。而原则只有一个,宁愿薄利,勿盲目追高。增加不必要的风险于自身。(来源:农粮通)

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
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
新麦价格能否在后期实现“绝地反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