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连载)

「首发」《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连载)

《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是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机床总公司、北京国机展览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编写,在“工

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新发展形势下,通过对我国机床产业进行系统梳理与科

学分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产业发展新需求与新动向,通过对用户市场进行

需求预测,从而挖掘机床消费新需求与新动能,对于我国机床产业牢牢抓住发展新

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首发」《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连载)

前 言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工业发达国家

逐渐意识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抢占世界经

济和科技发展的先机,纷纷出台相关制造业振兴计划以重塑本国竞

争优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党的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

了振兴实体经济上,装备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主要的动力源与创

新源,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主战场。

机床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装备产业,

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国工业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机床工业承

担着知识和技术“蓄水池”的功能。一个国家制造的商品、特别是

装备越复杂、制造工艺越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蓄水池”就越大,

国家通往繁荣之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目前,我国机床工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具有

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

业。但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国相比,我国机床工业

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创新能力不足、供给与需

求不匹配仍是我们前进的拦路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正形成

历史性交汇,机床产业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历史

机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积极打

造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努力

掌控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

2017年,全球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复苏势头向好,制造业

稳步回升,同时也是全球机床产业复苏年。在当前制造业呈现

新特点的发展背景下,以及全球机床产业呈现向好趋势之际,

《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将通过对中国机床产业

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分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产业发展

新需求与新动向,通过对用户市场进行需求预测,挖掘机床消

费新需求与新动能,对于我国机床产业牢牢抓住发展新机遇、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实体经济振兴意义重大。

第一部分 产业发展篇

一、全球机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全球机床产业发展特点

1. 以高档机床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仍是全球竞争的焦点

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而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

源等创新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先进制造业,是全球各主

要工业强国为重塑竞争优势、抢占新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发力点。以高档机床为代表

的高端装备仍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对整个制造业实现振兴并迈向价值链高端起到了

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美国国防部确认“先进机床与数控系统”是潜在的技术领域,

下一代高档机床和控制系统将能高效、精准、自动化地生产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

品,对于提升民用制造商产品的优越性至关重要。西门子瑞典燃气轮机工厂的3D

打印车间,采用增材制造的制造模式生产燃气轮机部件,速度比传统制造提升了10

倍,交货期最多减少90%。

2. 机床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新一代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与突破,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与加深,形成的以智能制

造为代表的新一代制造技术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力,如数控机床与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结合,形成智能机床,并逐渐成为各主要机床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机床与机器人已实现深度融合,以柔性制造单元所体现的

“机床+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知名机床制造企业的主要产品,并能够为客户提供一

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近几年,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

中国机床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

2

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并在制造领域实现不断应用,融合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智

能机床成为日本、德国等先进机床制造企业重点攻关的产品,并相继在日本、欧洲

等全球国际机床展上向公众展示了各自机床发展的新理念与新产品。

3. “减材+增材”的复合加工机床已成为机床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机床加工属于减材制造,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减材制造更适合于加工常规

形状的零件,主要应用在大批量制造领域,而增材制造更适合加工复杂零件,有助

于产品实现轻量化、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由于这两种加工方法具有各自优点和局

限性,且过去一直在“斗争”,但目前,融合减材制造与增材制造为一体的复合加

工机床已成为全球机床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全球知名的德马吉·森精机(DMGMORI)

机床制造企业为迎合新制造工艺的需求,于2017年推出了LASERTEC 65 3D

激光堆焊与五轴铣削复合式增材制造加工机床,同时,日本大隈机床制造企业也相

应推出了LASER EX系列的在传统减材加工基础上融入增材加工的新型复合式加工机

床。增材制造与传统切削加工为一体的新型的复合式机床,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变

革,是未来机床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 机床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机床产业正处于第三次革命中,由普通机床发展到目前较为普及的数控

机床,目前正朝着智能机床方向发展。第一次机床革命出现了以机械加工高速化的

车床、铣床等产品;第二次机床革命出现了加工更加自动化和精度化的数控机床,

同时,数控加工中心与工业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置等其他相关设备实现结合,出现

了柔性制造系统(FMS);目前正在经历的第三次机床革命,是以智能机床为发展

目标,其与数控机床不同之处在于,加工过程是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加工,

还是按照机床“自身意识”进行加工,这种基于“自身意识”的加工包括对加工过

程、工件、工具、机床、加工环境等状态进行自动识别,对加工过程和加工品质

(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进行恰当控制。5. 机床产业呈现新商业发展模式

随着“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

发展战略的相继推出与深入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

模式,各制造企业通过在生产、组织、结构等各方面的不断创新、重新整合资源、

优化生产过程、重构产业链和价值链、衍生出新的业务环节和新的商业活动。与传

统业务领域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下,机床产业基于提升生产效率、再造业务环

节、开发智能产品与服务、深化服务领域等方面,在不断融合新兴技术基础上逐步

呈现与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在线监测服务、

远程运维服务、预测性维护、按开工量(使用时间、加工工件数量)计费等新商业

模式和新发展业态都为机床行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并推动机床制造企业由制

造商向服务商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