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董卓 有俠氣 也有謀略

董卓是西涼人,俠氣豪爽,勇悍有一定謀略,入洛陽前,在涼州立有大功,是當時四大州牧之一,並非小說影視中那個大腹便便好色如命的愚痴人。

《三國志》引用王粲的英雄記說,“(董卓)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

不一樣的董卓 有俠氣 也有謀略董卓父親是個小官,而他自幼習武,心慕古人,可能是戰國四俠客或信陵君之流,到處遊俠闖蕩打抱不平,西涼胡漢雜居,董卓與羌中各首領交情很好,後來回家種田,各位羌人老朋友來看望他,找不到東西招待,便把耕牛殺了請客。(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春秋戰國時,人們已開始使用鐵器並用牛耕作,牛成為重要畜力是國家戰略物資,那個時候屠牛已經是重罪死罪。秦朝法律明確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枷,殺牛判死罪,這種定罪習慣到漢末還是這樣。董卓宰耕牛招待老朋友,以他當時的低下地位,是在拿生命開玩笑。但也可看出,此人豪爽而對朋友真誠到何種程度。

“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一頭牛對種田人來說是身家性命,而對遊牧民族各位部落老大來說,太小意思了。但他們也為董卓的行為感動,回去後,派人送來一千多頭牛羊給董卓,若沒有後來那些事,董卓開個養殖場當大富翁應該不成問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董卓從基層一步步發展,在涼州立下大功,之前曾是名將皇甫嵩轄下,皇甫嵩看不起他,等到董卓入洛陽權傾朝野時,志得意滿,便與皇甫嵩有以下一席對話。(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卓問嵩:“義真服未乎?”嵩曰:“安知明公乃至於是!”卓曰:“鴻鵠固有遠志,但燕雀自不知耳。”嵩曰:“昔與明公俱為鴻鵠,不意今日變為鳳皇耳。”卓笑曰:“卿早服,今日可不拜也”。

義真是皇甫嵩的字,他以燕雀自比,把董卓比為鳳凰,但這似乎不合皇甫嵩的性格。史書也有另一番記載。

張璠漢紀曰:卓抵其手謂皇甫嵩曰:“義真怖未乎?”嵩對曰:“明公以德輔朝廷,大慶方至,何怖之有?若淫刑以逞,將天下皆懼,豈獨嵩乎?”卓默然,遂與嵩和解。

不一樣的董卓 有俠氣 也有謀略個人覺得第二種對話才符合二人的性格,董卓問皇甫嵩怕不,皇甫嵩回說,如果你居高位,以德治佈於天下,是大喜事好事,我不用怕;如果以威刑壓人,擾亂天下,天下人都會害怕,何況是我?對話不卑不亢,綿裡藏針,董卓聽了無話可說,兩人握手言和,這才是董卓豪俠性格。(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