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嚴控」真相

深圳樓市“嚴控”真相點擊上方藍字“

問房有道”關注我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深圳樓市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

自2016年樓市調控新政發佈後,時隔2年,深圳房地產市場再次迎來重磅消息,7月31日,宣佈調控全面升級!

深圳直接向公司買房、離婚買房等投機炒房行為展開打擊,具體包括暫停企業在深圳購買商品住房、個人新購住房在3年內禁止轉讓、離婚2年內買房貸款的首付比例不低於七成等。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自打2008年開始,深圳每一輪暴漲暴跌都是先於內地市場,因而被當成

樓市風向標:深圳漲則全國跟漲,深圳跌全國跟跌。

但從近兩年數據來看,經歷了房價“21連跌”的深圳樓市似乎不再能承擔此重任。

然而我們從調研走訪中發現,深圳樓市並非如統計數據上所呈現的一般“跌跌不休”。

拋開新房半年累計跌幅僅為147元/平不談,從各個區房價情況看,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上半年一手房價均價皆在上漲,其中福田、寶安、龍崗三區上半年均價環比上升逾11%。

也就是說,深圳9個區中,位置好的都在漲,數量超過一半以上!

二手房價也在調控中上行,上半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

57297元/平環比上漲2.2%

也就是說,深圳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非但沒有實質性的下跌,反而穩中有升

也正因為此,炒房客們才有恃無恐,今年4月,“三價合一巨大利空拋下豪宅”稅費漲300%-400%,但二手房價僅經歷了小階段性下跌,隨後緩慢上漲。

尤其在剛過去的7月,市場似乎已經完全消化了前期調控的影響,房價呈反彈之勢,成交量創一年新高,均價上漲49元每平

道高一丈!7月31日,新一輪樓市調控令出臺,監管層也藉此發出信號:樓市調控必須要看到實質性的成果

各種利好利空交織下,購房者反應如何?

未來房價將怎樣走?

本文一一梳理樓市數據,實地調研樓市新盤,試圖還原深圳樓市真相。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21連跌VS上漲

深圳房價降了麼?從統計數據上來看,的確降了。

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均價54160元/平,半年跌了147元/平,而如果從調控日算起至2018年6月底,深圳新房已實現“21連跌”,累計降2700元/平米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數據來源:深圳市規土委、Q房網數據研究中心

但令人感到蹊蹺的是,儘管均價在下跌,福田羅湖南山這些房價高企的行政區均價依然在漲,三區均價分別為9.32萬7.33萬10.11萬,環比上升11%、1.6%、2.4%。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寶安龍崗兩區漲幅更為可觀,均價分別為5.55萬3.99萬,環比上升12.9%、11.8%。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矛盾?其實只要分析樓市成交結構,即可窺知樓市均價下跌的“奧秘”。

據Q房網數據,今年上半年深圳一手住宅成交量12804套,

其中龍崗、寶安分別有6950套、4510套,合計11460套,佔比89%。而龍崗、保安處於深圳外圍,也是房價相對較低的區域。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2018年上半年,寶安+龍崗二區住宅成交佔比九成,

成為深圳樓市交易絕對主力。

我們知道,計算房價均價時,選取的樣本是一段時期內有交易的房子,而不是總量,龍崗及寶安交易量放大、佔比上升,反而給了全市均價向下的假象

因而深圳樓市並非是統計數據報表上顯示的那樣不斷下跌,真實的情況更多可能是穩中有漲

二手房價也在出賣深圳樓市的真實境況。

中原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57297元/平環比上漲 2.2%同比上漲 5.4%。而從成交量上來看,二手住宅佔住宅總數超七成,每7套住宅交易就有5套是二手住宅。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7月份深圳樓市成交數據更是佐證了這一點。

市規土委統計數據顯示,上月深圳新房月成交量創下近一年新高,成交套數為3461套,環比增加27.95%;成交面積34.22萬平米,環比上升22.61%;均價54142元/平米,反彈漲了49元/平米。

二手房方面,7月共成交6991套,環比上升14.44%成交量創今年新高,全市二手住宅均價為53028/平米,環比上漲13元/平

供需

目前深圳樓市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供需不平衡,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深圳一手住宅庫存面積為266.25萬平米 ,相較2017年年底減少了21%,住宅供給嚴重不足。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諾大的城市,新房庫存按照目前消化速度,僅夠賣11個月的。

限價的壓力下,開發商往往要以低於二手市場的房價售盤,捂盤則成為常態。

以龍崗區為例,今年上半年僅有遠洋新天地二期一個住宅新盤入市;再如近期開盤的金亨利二期,有市場人士稱此盤了四年不售,因為有學區房的優勢,備案價卻被卡住,開發商乾脆推遲售賣。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直接放棄售盤,如深業中城此前宣佈將420套豪宅轉為長租公寓。該集團副總裁直言,是為了今後升值考慮,深業中城如果出售,賺錢的是業主,而開發商很難再買到這麼優質的項目,持有更有價值。

開發商早就看到了限價的問題,即使賣也不賣給散戶。於是整售成為新的市場動向,並且逐漸從商用物業蔓延到了住宅市場

近兩年萬科深南道、中糧天悅壹號、龍華新盤如紅山6979等都有過整體或部分打包出售的情況,今年4月初還傳出了華聯城市全景公寓被投資客以8億元一次性帶走的消息

有開發商透露,整售不僅可以保持項目的完整性,提升運營效果,房貸政策收緊背景下,整售資金回籠也更快。

事實上,整售還有一大不可言說的好處,即規避限價

就在4月10日,新體育集團發佈公告稱,以4.2億元購得位於深圳南山區的寶能城物業,共包括56套住宅,總共6342.30平方米,單價算下來是6.6萬/平米。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體育集團實際上是寶能旗下的公司,寶能先把住宅賣給自己,而後轉成二手房高價出售既可以突破備案價,還能少繳稅。

種種矛盾之下,供需失衡的問題越來越嚴峻。大批購房者於是將視野轉向二手房,同樣遭遇極其惜售的市場怪象。

“三價合一”之後,二手房交易稅費大大增加,“賣了再買”首付成數增高,業主們寄希望於讓買家

多承擔高額交易成本,寧可賣不出去也不願意降價。

最為直觀的是置業者買房決策比業主更短,具體到今年上半年,買賣雙方成交週期呈現縮減,置業者平均是 38 天業主平均是 103 天,差距非常大。

但舊的需求還沒有消耗完,新的需求又源源不斷冒出來了。

穗深港高鐵通車在即,從福田至九龍只需15分鐘,將會吸引相當一部分香港市民來深買房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深圳作為未來全球第一灣區的腹地,發展前景可期。

而經過前一輪的普漲後,很多二線城市的房價跟深圳差距越來越小

,反而凸顯了深圳的價值,深圳落戶門檻又低,導致很多人想轉戶口來投資深圳。

隨著人才加速流入,深圳樓市供需矛盾將變得更加失衡。

加碼前的瘋狂

炒房客們早就看清了深圳樓市供需失衡及因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即使利空消息不斷熱情也絲毫不減,於是“樓市打新”成為深圳獨特的現象。

招商雙璽為例,近900人認購167套房,而華潤城三期更是號稱“買到即賺300萬”,引發5000多人搶購700多套房。備案價嚴控下,新房價格明顯低於二手房套利空間巨大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華潤城三期排隊購房現場

為了破解限購政策,炒房者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公司買房成為最大漏洞,即註冊一家公司並以公司的名義買房,日後交易則採取股權轉讓的形式,且能省下一大筆稅費。

2017年,深圳企業購買新住宅總共有785套,雖然數量是不多,佔比3.05%,但同比2016年增加了0.92%,而且近期佔比明顯上升。

不過,欲藉此套高利的假企業家們日後顯然無路可走了,今年不少“網紅盤”搖號之外還採取了“個人優先,公司靠後”的政策;而在7月31日推出的新政中,政府明令禁止企業購買商品住房

拿多張房票增大中籤幾率也是其策略之一,而增加房票一大捷徑在於假離婚。

市國土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離婚兩年內

購買新房的佔到離婚購房人數的81.9%,佔全市新房成交量10.8%。

但在本次新政中,並沒有對此明令禁止,僅僅對離婚買房貸款進行限制,即有房貸記錄離婚兩年內,按2套政策執行,若無房貸記錄且無房的首付3成;若離婚前只有1套的首付5成。

另外,新政還規定,單位已購房5年內禁止轉讓;個人新購住宅,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3年內禁止轉讓;商住公寓新供應用地只租不售,個人或單位購買存量產品,5年內禁止轉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規定均不包括已經網籤的。

漲價幻想破滅

新政對於深圳樓市而言無疑一劑重拳。

從基本面而言,深圳土地庫存量本就稀缺,政府難以在增加住宅供給方面發力,而需求量卻在不斷增長,導致樓市“失控”。

哪怕是今年4月份的三價合一這麼重大的利空出臺,新政前為普宅、新政後屬豪宅的二手房稅費增幅達到356%,市場也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結果只是轉嫁給買家的稅費增多,二手房房價依然在不斷攀升,炒房客繼續狂歡。

這樣的現狀顯然是管理層不想看到的。

早在本次新政出臺前三天,便有《市規劃國土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請示》文件流出。

這份請示文件談到,由於新房限價,部分熱點區域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買到即賺到效應發散。為了破除限購,大量手握現金的買家註冊多個公司參與搖號公司,帶來了市場情緒緊張,違背了房住不炒,穩定房價的調控目標。

文件還指出,市場存在明顯的短炒投機行為,2017年,深圳房子買來不滿3年就賣的商品住房面積達到了217.6萬平米,佔全年二手房銷售面積46.2%

這一草案提前流出也被業內分析為,管理層從嚴調控的原則不改,但並不會“一刀切”,讓樓市從業者無所適從,即使出臺新政,也會給市場一定的緩衝時間

有行業大佬做如此解讀:“靴子落地,反而輕鬆了很多。政策比預想的溫柔,不追溯歷史和保護離婚後的自住需求,算是深圳調控新政的最大的人性化亮點。”

限售3年,算是政府保護未來三年內高位進場的朋友,逼你長持,給你更多利潤,其實是好事”,該人士補充分析。

新調控令出臺後,下半年深圳房價走勢如何?

從我們走訪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這次調控再加碼,加之7月深圳房貸利率全線上調,將更進一步壓制房產的投資功能,迴歸居住屬性。

同時,調控也會影響到購房者的預期:以前利用槓桿炒房準備短期內套現的房客將會退出市場,剛需家庭觀望情緒增加

預計接下來無論新房與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都會下降一些沒有賣點、報價過高的二手房將很難成交關外某些區域房價可能會有實質性的下跌

總而言之,房價很難再漲了。

實地調研

今年深圳新盤極少,深圳房地產信息網上顯示僅有33個新盤開盤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深圳區劃示意圖

我們首先去了光明新區調研,光明區在深圳的西北部,目前還沒有地鐵通過,開車可以看到不少施工場地,相對深圳其他區域而言顯得比較荒涼,出租車都極少,但這並不影響購房者的熱情。

我踩的第一個盤是龍光玖龍臺,龍光曾以140.6億元拿下這一樓盤,刷新了2016年全國總價地王紀錄

。龍光玖龍臺此次推出的基本是89-104平米的戶型,少量115平米,2019年12月交房。

銷售介紹,前期賣的戶型都在5.2萬以上,為了符合備案價,現在價格壓低到4.4萬至4.6萬之間,但必須要加4500元每平的裝修費,且要和首付一起一次性付清,5天內完成簽約,無任何折扣優惠。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龍光玖龍臺項目

踩盤當天是週四(7月26日),現場看房者絡繹不絕,每個銷售至少要為五個客戶講解。

玖龍臺要求7月份整個樓盤賣光,且要回款完畢,要求各大地產代理商加強推介力度(代理商工作人員在門口坐了一排)。

但銷售情況明顯不及預期,8月7日(昨天),工作人員向我透露,各大房型均有售。

勤誠達正大城7月21日開盤,這次僅備案1棟和5棟房源,主推戶型建面74-139平米2-4房,均為毛坯新房,售價在4.3萬至4.7萬之間,2019年12月交房;主打學區房概念,未來華師附小將在此落地。

現場看房者雖然沒有玖龍臺火爆,但銷售情況似乎比後者要好一些。24日上午踩盤時,銷售介紹,93平米房源全部售完,74平米、95平米房源僅餘少量,100平米以上的銷售情況相對滯後。

銷售透露,購房者多為剛需,以首置首改需求的為主。

勤城達最初的計劃並非毛坯房出售,政府限價嚴格,帶精裝修出售開發商才能賺錢,但出於種種理由,開盤的兩批先推出毛坯房,這也成為其銷售火爆的原因,但不排除之後的幾個樓盤開售時推出精裝修。

採訪中購房者表示,能接受光明區新盤4-5萬每平的價格,一是光明符合深圳一路向西的發展走向,地鐵、高速公路在不斷建設推進中,未來也會建成一批學校、商場;二是光明區有新房陸續上市,有動力刺激房價上漲。

兩點綜合,和龍華區房價上漲邏輯接近,目前龍華區熱點樓盤二手房價已接近10萬每平

考慮到光明新區太遠了,也有購房者表示,想用作投資,過兩年6號線開通後再轉賣房源,希望每平米能賺兩萬

走訪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搖到網紅盤的幸運購房者選擇棄號

如7月開盤的市區核心福田香蜜湖的豪宅天健公館,436人搶購165套房卻沒賣完,備案均價9.4萬/平裝修價款為6000元/平米

目前周邊二手房次新房掛牌單價都在12萬/平以上即便加上裝修款,天健公館與周邊房也存在2萬/平的差價。

有購房者透露,一百平米的房60萬的裝修款,其實是能接受的,但天健公館樣板房太過於粗糙,完全不及心理預期,另外項目內的深圳高中學位可能會受到威脅,存在變數,

而且有大量公租房入住,公共資源將被搶佔,體驗感不好。

同樣的案例還有上月開盤的金亨利二期,傳說中捂盤四年才開售的“網紅盤”。

該項目本次一共銷售163套住宅,戶型分別為88平米、89平米、163平米,備案均價7.37萬/平,比周邊二手房價便宜五千至一萬元不等,相比金亨利一期便宜了一萬元左右,2020年6月交房。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在傳出55萬元天價喝茶費的消息後,金亨利二期同樣採取了搖號買房的方式出售,但同樣遭遇到大批棄購的情況。

有購房者直言,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88平米的房子只有一房;交房時間要等到兩年以後;開發商不承諾搭板,搭板被拆,自己負責,但不搭板相當於屋內有兩個“天井”,很危險;並且學位也是不確定的。

由此可見,雖然深圳的確開啟了“搖號搶房”時代,但這並不能說明購房者就是狂熱、不理性的,對於缺乏性價比的房源,他們也會反覆斟酌對比,即使是已交高額誠意金、辛苦排隊搶來的房子,如果不符合預期,也會有大批購房者選擇割捨

深圳近期開盤的還有位於龍崗區的金地龍城中央,樓盤距離龍城廣場地鐵站約10分鐘路程,開發商此次推出41至82平米的

公寓產品,帶精裝修,價格在3.3-3.8萬,無學位。

事實上,與周邊住宅3.8萬/平的均價相比,該項目價格並沒有明顯優勢。

項目銷售透露,金地龍城中央不帶學位,產權40年,公寓採用了新風系統,壓縮了整體層高(2.35米)。現場銷售情況並不好,預計在樓市新政打壓之下,會更加有價無市

PS.新政

之後

新政過去有一段時間了,購房者反應如何?

有房地產銷售告訴我,看房的人依然很多,工作狀態和之前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新政並沒有打擊到真正想買房的客戶,只是淘汰掉一部分投機者,但炒房客今年看到調控越來越緊的趨勢,早就套現離場了。

如果你問我能不能買,我只能說,現階段換房成本已經很高了,短炒的空間不大,留下的都是剛需

你自己看著辦吧。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胡潤財富報告顯示,有20%的國人擁有至少3套以上房產,而且國內房屋類資產佔總資產80%以上。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是時候考慮海外資產配置的時候了。

如果你有投資泰國的打算

不妨與我們取得聯繫

專業團隊為您出海之行

保駕護航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提供實時在線

泰國房產諮詢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 End -

深圳楼市“严控”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