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32℃不等於北極變熱

歐洲被熱浪侵襲,北極熊登上令人心碎的熱門。“32℃的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滅頂之災”持續刷屏,極地變暖被視為元兇。但同時,另一篇提出“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的文章聲稱北極圈很大、北極熊很好。

北極究竟熱不熱?北極熊生存狀況如何?帶著一串問號,記者採訪了曾先後16次前往北極科考的中國海洋大學趙進平教授。

未必異常,是否變暖要“秋後算賬”

“熱”是近期北半球的關鍵詞。“北極圈氣溫高達32℃”的新聞主角是挪威北部一個叫Banak的氣象站,此地往年20多℃的氣溫在今夏突破30℃。

但趙進平強調:“北極圈內陸地氣溫偏高不等於北極變熱。”據他介紹,最近北極異常溫暖現象主要發生在周邊陸地,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今年夏天北極冰區氣溫變高。“最近20年,北冰洋夏季冰雪覆蓋區的表面溫度保持在-4℃到0℃之間,被稱為‘無核夏天’。冰層起著平衡氣溫的作用,海冰沒有異常減少,冰區氣溫一般不會突然升高。”

全球變暖以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2.5倍,被稱作“北極放大”現象。有人將近期北極地區高溫歸因於北極放大,趙進平表示:“科學研究表明,北極放大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冬春三季,夏季北冰洋的海冰覆蓋區沒有明顯的放大效應。”

除了陸地氣溫升高,趙進平說,無冰區域氣溫也可能明顯上升。由於海冰覆蓋範圍越來越小,如果陸地和無冰海域的氣溫高於往年,北極整體氣溫就會升高。要等到夏天過去,評估所有數據,回顧夏季氣溫升高的範圍、區域、時間,才能明確今夏增暖的整體情況。

缺少食物,北極熊生存狀況堪憂

近日流傳的影像中,北極熊瘦骨嶙峋,在浮冰上艱難行走。幾幅照片由德國攝影師拍於2015年8月,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浮冰加速融化,北極熊因找不到食物被活活餓死。北極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是易危物種,相關報道認為易危不是瀕危,北極熊還不如美洲豹受保護程度高。

對此趙進平表示,全球變暖讓北極有了更高的生產力,確有北極熊種群數量增加的時期,“但它們現在的生存狀況極其糟糕。過去海豹集中生活在海冰邊緣幾十公里寬的融化帶,以海豹為食的北極熊也生活在這裡,溫飽問題很容易解決。但隨著多年冰融化的加劇,海豹可以到處覓食、足跡分散,北極熊捕食困難重重。

據報道,過去一隻北極熊跟蹤並捕捉一隻海豹只需幾天,現在為了一隻海豹,北極熊平均要花費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據統計,北冰洋海冰的總面積已經減少了一半,體積不足原來的四分之一,2012年創下海冰覆蓋範圍的極小值。沒有食物,北極熊無法積累足夠的脂肪度夏,近年來高分辨率衛星經常在北冰洋上發現它們的屍體,這在過去是罕見的。“北極熊數量增多的報道大多是依據居民區附近見到的北極熊數目統計得來的,但更多的北極熊到居民區覓食恰恰說明它們因生存困難而冒險。真實的種群數量需要更多的觀測和研究。”趙進平說。

變暖難逆,人類要為減排行動起來

國際北極研究中心的大氣科學家張向東教授表示,他們計算了全球的平均氣溫,發現全球變暖的速度維持在每10年增加0.112℃。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樹木等,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持續上升,動物不敵自然風險,無辜受難。

現在,這把火燒到了極地。趙進平表示,上世紀末討論全球變暖時,北極沒有顯性表現,人們認為全球變暖集中在中低緯度。但全球變暖到一定程度後,北極的開關啟動了,冰面變少變薄,增溫越發明顯。“毫無疑問,北極變暖是全球變暖的一個結果,從中低緯度到高緯度逐漸顯現。”

北極變暖後,中低緯度地區受其影響會變暖還是變冷,是科學家關心的問題。如果北極變暖讓中低緯度溫度升高,就是正反饋。如果北極融化的冰能讓中低緯度變冷,則是負反饋,也是人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不過科學家目前尚未發現可能導致負反饋的因素,而正反饋因素是明顯存在的,這個意義上說,全球變暖會繼續下去。”趙進平表示,“但是,地球系統是一個非線性系統,無法用簡單的理論解釋。氣候變化經常向人們未能預期的方向發展,地球科學只能盡力瞭解和預測,引導人們適應氣候變化。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減排,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促進氣候向良性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