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心態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能夠摧毀一個人的不是坎坷,而是自己的心態,沒有良好的心態,就很難從迷霧中解脫出來,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我們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生活中不一定處處都要比別人活的精彩,只要能夠開心的活著,才能使生命更具價值,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才能讓幸福走入我們的生活。

歡聲笑語,轉瞬即逝,驀然回首,歷經了太多的挫折。當曾經的微笑,凝結成永恆;當昨日的淚水,洗刷了天真;當逝去的時光,環繞著年輪。我仍還記得陽光總在風雨後。

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無論何種艱難坎坷,我仍會高唱劉禹錫那首詩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裡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他始終堅信,在滿天風雨之後,一定是彩虹當空的美景在等待著。

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一次坎坷包含的並不是永久的失敗,一次跌倒代表的並不是不會重新站起,一次無奈的哭泣充斥的並不是人生所有的辛酸。

迷茫的黑夜只為迎接黎明的太陽,漫天的風雨只為過後的晴空。司馬遷忍辱負重成就了《史記》的誕生,勾踐臥薪嚐膽為的是光復越國大業,如果沒有烏江邊的自刎,是否歷史將被改寫?所以不要因為一時的困厄,而否定那即將到來的成功。

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偉大的文學巨匠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望無際的大海,沒有潮起潮落就會如死亡一般孤寂。

貝多芬、海倫·凱樂、張海迪這一位位偉大的優秀者,在用他們的行動向我們證明著:只要努力,敢於拼搏,就一定會摘到成功的果實。

劉禹錫這首詩充滿哲學的光輝:陽光總在風雨後

人生總會有跌宕起伏,失意之事在所難免,而我們也正需要在困難中不斷的銳變與自我完善。始終的堅信著風雨過後一定會有晴朗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