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长怎么办

花钱大手大脚的孩子

小倩,父母经商,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但是父母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所以一直寄放在亲戚家。

一日班主任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小寒的妈妈打来的。小寒是小倩最贴心的朋友。小寒的妈妈告诉老师,小倩给了2200元现金给小寒,委托小寒给小倩买一台MP5。于是小寒瞒了父母,和表姐一道在百货大楼花了770元,购买了一台MP5。小寒的妈妈看到了MP5后,从小寒的嘴里得知的这种情况。现在这台新的MP5已经退货了,钱在小寒妈妈手中。这位家长一边说一边不停地表示着她的惊愕。是啊,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哪来的2200元现金呢?即便有,又怎么可以私自做主挥霍呢?小寒妈妈说,请老师解决,因为她担心直接交给小倩家长后,小倩会挨打。

老师和小倩进行了一次谈话。小倩说钱是自己的压岁钱,今年的压岁钱妈妈没有要求存银行,也没有代管。买一台MP5是自己的愿望,因为小寒家离百货大楼很近,所以就要她买了。如果小倩不是个孩子,这一切似乎合情合理。紧接着,老师还在班上学生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他们说,小倩很有钱,经常请客。一般是三元钱、两元钱一个人,请一次客要花十多元。他们还说,小倩几乎每天都花钱,买一些漂亮的饰品,或者是新式的文具,有时候自己不用,用来送给别人。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长怎么办

小倩花钱如此大手大脚,家长又是怎么看待的呢?小倩的妈妈,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但是因为一直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在孩子面前,常常心软,有些没有原则。一听到小倩如此花钱,这位家长有些许吃惊,她告诉老师,他们家是做大买卖的,抽屉里常常有几万元的现金,管理比较疏忽的。小倩如果从中拿几张,家里是很难察觉的。不过妈妈说了,没关系,家里的钱最后反正都是给她的。妈妈这番话更令老师吃惊。

老师知道要解决小倩的问题,得从妈妈这里开始。老师明确指出了小倩妈妈的错误观点,告诉小倩妈妈,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是严重的问题,以后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老师例举了一些青少年为了达到挥金如土的境界,不择手段地非法找钱的例子。女孩花钱大手大脚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而且目前小倩的做法,也不符合校纪班规,影响极坏。

小倩其实是个比较乖巧的女孩,在家长正确的观点的教育下,大手大脚花钱的行为很快得到了控制。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长怎么办

小倩大手笔花钱,完全是家庭错误观念教育的结果。小倩家庭条件富裕。但却缺少父母亲情的关爱,于是妈妈试图通过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来弥补自己的情感欠缺。可是花了多少钱?该怎么花钱?这些问题小倩从未考虑过。看得出,拿家里的百元大钞。花上千元的钱,小倩是从不眨眼的,这些在她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小倩妈妈心甘情愿给钱,小倩好不心疼地花钱,是这个家庭特殊的情况。今天,小倩的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孩子目前的金钱需求;倘若明天,小倩的家长不能再满足小倩的物质需求。小倩怎么办呢?物质享受历来是由奢入俭难,那时候,很难保证这个孩子不会想别的门道去捞钱。

再说回来,小倩妈妈亏欠小倩的母爱和关怀,能用这些零花钱换回来吗?显然,这只是小倩妈妈错误的想法。因为精神层面的缺失,根本不能从物质世界得到弥补。

老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是妥当的,不仅点醒了这个糊涂的母亲,也让小倩的挥霍行为得到控制。

孩子挥霍浪费的原因有多种,家长处理时应该因人而异。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长怎么办

1.家长对独生子女溺爱,家庭收入增加,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2.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媒体、广告的怂恿下,孩子无法拒绝诱惑,学会了花钱。

3.孩子花钱没有计划意识,缺失消费指导,导致了挥霍。

4.攀比消费,让孩子忽视父母赚钱的辛苦,大手笔花钱。

5.有郁闷情节的孩子也会通过消费来发泄自己的病态心理。

怎样纠正孩子的挥霍行为呢?

1、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家长要告诉孩子节俭是一种美德,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仍然要提倡。同时家长不应用金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不能随便给钱而又不加管制。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长怎么办

2、让孩子了解父母挣钱的辛苦。挥霍的孩子一般是不了解他人辛苦的,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工作,或尝试让孩子自己赚钱,让孩子体会到挣钱不容易,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和父母的劳动收获和报酬。

3、教会孩子理性消费。孩子必须知道这个世界充满诱惑力的东西太多,要学会理性消费。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购买性价比高的物品,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4、让孩子学会理财。家长可以有计划地给孩子开一个小账户,每个月或每周给孩子固定数量的钱,然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5、如果孩子是因为花钱排解郁闷情结,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并告知合理的发泄不快的方法。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