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一张图带你了解五险一金有什么变化?

2018年起,一张图带你了解五险一金有什么变化?

五险一金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的退休。2018年,政策实施关乎到全民的利益,惠民政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生活也会发生可喜的变化。2018刚开始,五险一金就发生了5大变化,具体的变化条例,我们通过下面的内容进行了解。

2018年起,一张图带你了解五险一金有什么变化?

五险一金的变化改革,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比以往更加的便利。

申论贯彻执行文种突破之短评

贯彻执行题主要考察应考者的公文、应用文写作,以此来反映出贯彻执行能力,是每年必考的题目,甚至一套申论试卷上会出现两道贯彻执行题,整个分数堪比一个大作文的分数,因此贯彻执行在国考申论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然而,贯彻执行题目所考察的文种多样,有些文种很多同学都没有写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并且每个文种的格式不尽相同。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来解决文种匮乏的问题,通过题目中各个文种的展示,让各位考生掌握好贯彻执行的作答技巧。

一、短评是什么?

短评是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是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报纸上的短评最为常见。短评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是编辑部评论中比较短小、灵便的一种体裁。

二、短评在申论考试的体现

我们在日常中所见的短评,一般是体现为:一、为典型报道配发评论;二、对艺术品的评论;三、对某种时弊以及倾向性的解题进行针砭或解答。

在申论考试中,一般不会考察第一、第二种,第一种时效性极强,不符合对于公务员应试者的能力要求,一般体现的是新闻记者的能力要求;第二种专业性较强,受众范围较小,也不符合对于公务员应试者的能力要求。因此,申论考试会着重考察第三种情况,以时下的话题性材料考察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即能否通过审题,了解命题人意图,明确该文种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并能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整合,论述某种时弊或倾向性的观点,体现考生对社会热点的解读能力。

三、短评的格式和结构

短评一般由标题、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要体现文章主题。如题目中给出,就用题目中的标题;如题目中未给出,需自拟题目,不建议直接将“短评”二字体现在标题中。

2、正文

短评的内容由于字数的要求,不可过多,一般可分为三段书写。

开头:引出材料中反应的某主题或热点话题,并在开头中点明对该事件的观点和看法。需要考生自己总结某主题或热点话题,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一般在材料中有原话,以此来亮明观点。

主体:围绕某主题或热点话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来支持开篇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做到全面,多角度,论证充实。需要考生将材料关于该话题的问题、原因、影响等等进行提炼,以此来展开主体部分的书写,要做到条理清晰,论证有逻辑。

结尾:总结文章,提出建议。通过前文的分析和论述,在结尾部分要表达作者对于该话题的建议、对策,来总结全文,明确方向,体现短评针砭时弊的意义,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指导性。需要考生提炼申论材料中的对策建议,进行总结归纳,分条呈现,总结全文即可。

四、短评范文示例

【真题示例】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 4”和“给定资料 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20 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 500 字。

【范文】

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跟风”热潮,家长“跟风”报班热,节目“跟风”相亲热、选秀热、全民“跟风”养生热,一风未止一风又起。这一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的浮躁心态,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跟风”现象源于人们“预先失败”的心理问题。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信息,从而期待权威。而大众传媒承担起“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向我们呈现了世界的完整面貌,但也引起人们对其过度依赖,成为了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而无法生存的族群。更有部分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虚假宣传大行其道,从众潮流将社会推向浮躁之中。跟风是拙劣的模仿,缺乏理性,会丧失文化个性。经常从众跟风,不仅有可能抵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甚至可能造成“千人一面”的社会环境。

为此,我们应正确引导,以人为本,切实杜绝跟风,第一,要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尤其是要注意从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中去寻找民族文化的根基与信心。第二,要充分引导和利用网络信息传媒,打造健康的社会风潮。第三,全社会应积极倡导公众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常规的题目,考察频率最高、考察内容相对简单,因此,作为一种基础题型,归纳概括题是考生要决战公考必须掌握的题型。在做这类题的过程中有一些原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给大家讲解一下,“问什么答什么”这一原则在归纳概括题中的用法。

一、审清题干核心要素

审题干得答题思路。归纳概括题的核心方法是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审题步骤非常关键,它能够让我们快速锁定题干关键词,得到想要的信息。例如2014年副省级第一题这样问道:“‘给定资料2’揭示了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通过读这道题的题干,我们判断出这道题目的题型为归纳概括题,需要我们从给定资料二中找出作答对象“缺失”相关的要点。而“缺失”一词与之前讲过的问题词是同义词,因此,经过转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要在给定资料中寻找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审题干我们得出的答题思路是:“社会心理方面的缺失有:一是......;二是......。”当然,除了这道题目出现的问题词之外,近几年的考试还出现要概括“措施”、“功能”、“流程”、“要求”等,需要同学们在进一步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

审要求得评分标准。申论题目作答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因为申论处处有陷阱。因此,同学们在审清楚作答对象之后,还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以2014年副省级第一题为例,一般情况下归纳概括题的要求包括:全面、准确、简明,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有没有出现特殊的要求。如果要明白它的特殊含义,如果没有直接进入给定资料找点即可。

二、寻找材料对应的相关信息

明确题干问什么之后,我们需要进入给定资料找出作答对象相关的要点,在找点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到词句段的阅读方法。还是以一道真题为例。材料中有表示问题的词汇,例如:“压力大”、“不公平”等表示负面的、消极的词汇,“缺乏”、“下降”等表示问题的词汇,“问题”、“缺失”等的词汇。通过这些提示词我们明白了进入给定资料找点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词句段的阅读方法,寻找与作答对象相关的要点就能得到答案的要点。

找要点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 在字数允许的条件下宁滥勿缺。归纳概括题为采点给分,写上要点才得分,不写要点不得分,多写要点不扣分。因此,同学们要尽量多写要点,防止漏点。

2.采用原文关键词作答。归纳概括题答案基本上都来自于材料,我们同学们答题的时候直接抄写原文即可,不需要自己主观发挥,自己编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