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9月底前啓動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改革, 病種數不少於100個

2月28日上午,2018年鄭州市衛生計生工作會在鄭州召開。

鄭州9月底前啟動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改革, 病種數不少於100個

會上,群眾在就醫過程中,最關心的按病種收付費和藥品兩票制等問題,鄭州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付桂榮都給了答案,並明確了時間節點。

  • 2018年9月底前,啟動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改革,病種不少於100個;

  • 2018年6月底前,在鄭州市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藥品採購“兩票制”,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降低虛高價格;

  • 2018年,還要在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分別選擇不少於100種和50種慢性病和常見病,開展基層首診工作。

  • 在鄭州市屬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一個新部門”,即醫務社工部門,整合現有的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患者支持服務部門職能,配備專職醫務社工,負責協助開展醫患溝通,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

除了給患者的大禮包,工作會也給醫護人員帶來了驚喜。2018年,鄭州市將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和內部分配方法,實行同崗同酬。

鄭州9月底前啟動公立醫院按病種收付費改革, 病種數不少於100個

這幾年,鄭州衛生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鄭州市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4歲,嬰兒死亡率下降到2.9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3.73‰,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1.37/10萬以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全國和河南省水平。

醫護專業人員的數量上,鄭州也優於全國水平,每千人口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註冊護士數分別達到8.7張、3.87人、5.31人。

剛剛過去的2017年,鄭州市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結束了60多年來以藥養醫的時代。

肯定成績的同時,鄭州衛生計生部門也看到了不足,比如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的人文環境、舒適程度與發達地區還有明顯差距,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更高水平和更多樣化的衛生與健康服務需求。

改善醫療衛生服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爭取讓患者看病過程更舒心、服務更舒適。

2018年,鄭州衛生計生工作將圍繞讓群眾“少生病、看好病、花費少”展開。

  • 少生病,就是要把公共衛生頂在前面,改變重醫輕預防思維,用最少的投入保障群眾健康;

  • 看好病,就是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用最合理的就醫模式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

  • 花費少,就是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為達到這一目標,2018年,鄭州市準備這樣幹。

1

9月底前,選至少100個病種按病種收付費

按病種收付費是指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科學地制定出每一種疾病的定額支付標準。

付費標準是某種疾病的患者從入院到最終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出院,整個治療過程所發生的就醫費用,包括各類檢查、檢驗、治療、住院床位、護理、手術、醫療材料、用藥等費用。

制定的付費標準應該是接近合情、合理、合法的醫療成本消耗。

患者在醫院無論花費多少,都將按照“付費標準”來付費,超出部分由醫院自行承擔,如果患者的實際醫療費用低於定價,也不存在退費的情況。

按病種收付費好處多多患者看病時,花多少錢,心裡更有數了;有助於提高醫院的成本意識,醫療機構為節約成本,不再開大處方,大檢查了,患者花錢更少。

2

6月底前,在公立醫療機構推行藥品採購“兩票制”

2018年6月底前,鄭州市要在公立醫療機構推行藥品採購“兩票制”。

所謂“兩票制”,是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2個。

“兩票制”為的是減少藥品流通中間環節,降低虛高價格,讓群眾用上質量更高、價格較低的藥品。

3

縣鄉兩級醫療機構選擇100種和50種慢性病,實現基層首診

2018年,鄭州市的縣鄉兩級醫療機構,要選擇不少於100種和50種慢性病、常見病開展基層首診工作,讓大醫院把精力放在大病及疑難重症的治療上。

另外,鄭州還將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功能定位,完善雙向轉診機制,二三級醫院向基層下轉人數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

4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放在首位

鄭州市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取得較好成績,特別是在簽約率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全市組建簽約服務團隊1933個,簽約居民518.9萬人,簽約率59.9%;重點人群簽約177萬人,簽約率72%,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

但是,這項工作還是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多困難、問題和不足。比如籤而不約、籤而不服務的情況較為普遍,服務針對性不強、個性化不足,群眾的獲得感不夠強。

下一步,把提升簽約服務質量放在首位,在穩定簽約數量的基礎上,大力推行家庭醫生智能化簽約工作,合理設置簽約服務內容,突出重點人群,做實做細簽約服務工作,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簽約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簽約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5

2018年,鄭州市計劃投資5億元,用於醫療衛生的基礎建設項目。

鄭州市一院港區醫院、鄭州市十院遷建和市衛校遷建一期工程3個項目陸續投入使用。

推進鄭州市一院病房綜合樓、河南省(鄭州)兒童醫院東三街醫院改造、河南省(鄭州)兒童醫院東區醫院二期工程3個項目立項工作和鄭州市骨科醫院綜合病房樓科研審批及設計招標工作。

基本完成鄭州市中醫院港區醫院、鄭州市七院濱河新城醫院2個項目開工前手續辦理。

河南省(鄭州)兒童醫院骨髓移植倉、鄭州市中醫院門診樓改造、鄭州市七院心血管病房樓3個項目開工建設。

鄭州市三院遷建和鄭州市骨科醫院宜居健康城醫院2個項目基本完成基建任務。

6

免費篩查31.5萬人,涉及宮頸癌、乳腺癌、腸癌等病種

繼續開展“兩癌”(官頸癌、乳腺癌)篩查及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DNA預防檢測項目,目標任務分別為10萬人、5萬人;

繼續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免費篩查(超聲篩查和血清學篩查)項目,任務為目標人群的40%、3.5萬人;

繼續開展“兩病”(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CH篩查)和聽力篩查項目,任務分別為目標人群的90%、5萬人和80%、5萬人;

繼續開展中西醫結合結直腸癌篩查評估干預服務項目,完成3萬名干預任務。

7

設立“一個部門”,即市屬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設立醫務社工部門(鼓勵其他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立)。

整合現有的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患者支持服務部門職能,配備專職醫務社工,負責協助開展醫患溝通,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

8

支持醫療機構向養老機構滲透,到養老院辦醫療機構

在鄭州市全面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工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具備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能力,所有醫療結構開設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

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科:支種引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

9

同崗同酬、優績優酬,醫護迎來好時代

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要求,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完善醫院績效考核機制和內部分配辦法,實行同崗同酬、優績優酬,提升崗位吸引力,激發廣大醫務人員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