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來過諸暨的人

基本上會瞠目結舌

究其原因

竟然是因為一碗麵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為什麼諸暨人對於吃麵會如此情有獨鍾

要知道,這明明是一個江南魚米之鄉啊

而且,要是你誇上一句次塢打面好吃

沒有一個諸暨人不會興奮地跟你說道幾句

吹吹牛皮,甚至可能還會幫你把面錢給結了

因為次塢打面對於諸暨人來說

不止是一碗填肚子的主食

而是一種情懷,一種傳承

↓↓↓

可能有時候會有一些自詡美食專家的人,對於諸暨引以為傲的次塢打面,總會帶著批判的眼光:南邊城市能會有什麼好吃的面?想當初在陝西、山西闖堂的時候,那麵條才叫絕...

哦,給你一個眼神自己體會

次塢打面,先吃了再嗶嗶

咱絕不接受質疑和批評

一個打字,貫穿人生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諸暨次塢打面的精髓就是一個“打”字。

曾看過手工製作麵條的全過程,一根棍子,或是榆木,或是鐵質。

由一個打面師傅一上一下跳動打面,規律的節奏裡,麵糰擠壓變形,再次壓扁攤開,繼而摺疊,週而復始。

直到師傅憑藉經驗確定柔韌度已經可以下鍋,便開始切面。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諸暨次塢打面最精髓的,便是這千錘百煉,方成口中食物的麵條。

吃過次塢打面的外鄉人,總能一改對南方面條“軟趴趴”的印象。

吃了次塢打面,不少外鄉人都能改變對它以及對諸暨人的印象,堅韌,百折不撓,彷彿闡述的就是這個品質。

簡單卻不失味道

各地都有自己的麵食,諸暨不獨有,但次塢打面自成一派。

為什麼這麼說,其實正宗的次塢打麵湯很少,但不是沒有。

這跟許多其他地方的麵條不同,它講究的是,濃縮是精華。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附著在麵條上的湯汁使得麵條不再寡淡,濃郁鮮香,不會有因為麵條太厚,太勁道而不入味的尷尬。

這濃湯,便是次塢打面的氣勁和氣質。

如若少了這氣勁和氣質,自然會褪色很多,而湯汁的濃縮,也避免了麵條容易糊出來的短處。

就像諸暨人簡單,卻非常有味道!

澆頭就像諸暨人生活的態度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那五花八門的澆頭了。

不同於北方面條的單調,諸暨的打面有整整一冰箱的澆頭任君挑選,隨意搭配,你樂意點啥就點啥,只是自己選的澆頭含著淚也得吃下去!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往往盯著琳琅滿目的配料,一點起來就剎不住車,造成腆著肚子扶牆而出的結局...

因此,三鮮面、鱔絲面、醬排面、雪菜肉絲麵,等等傳統上的麵條,還有有其他陪襯一起,如同諸暨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多鮮多味。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一碗打面就是一天的開始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許多諸暨人一天的開始,經常是一碗自己熱愛的次塢打面開啟的。

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是活著的證明。

富鑫、建德、裡兆、文寶......

這些耳熟能詳的麵館裡,每到這個時候便人滿為患,諸暨的氣息,大約也都隱藏在這裡面。

面,就是家的味道

對不起,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每次有外在遊子來文章中評論,總會提起,想回諸暨吃一碗次塢打面。

這一碗麵,已經成為諸暨在外的人,最為深切的思鄉寄託。

從面到湯,從湯到澆頭,從澆頭到思念,一碗麵,能有這麼多情思,也是難得的。

最愛最難忘的,無非就是家的味道。

對不起,咱次塢打面不接受批評!

因為它是我們家的味道呀!

遠方的人啊,

什麼時候回家吃一碗次塢打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