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民近期為什麼經常討論小麥價格?

謝美清ok


農民討論糧價是好事啊,說明農民的市場意識提高了,希望能通過自主的意願,能夠更大程度的去了解和影響小麥價格,讓辛辛苦苦大半年的勞作更有價值。

一、今年主產區小麥普遍減產降等,幅度之大、範圍之廣,這些年都罕見,很多地區的農民朋友都反映,多少年了也沒遇到這麼大的減產情況。



二、小麥的價格自從2006年以來都是國家政策主導著,基本上在穩步上漲。今年國家下調了小麥政策底價,農民也想不通,為什麼農資價格漲了,人工漲了,小麥價格反而下跌了!

三、新麥剛上市的時候,南部麥區既有減產又品質下降嚴重的小麥,特別是芽麥、毒素超標等,沒有人收購,給的價格也低的可憐,芽麥的價格剛開始只有三五毛錢一斤。北部麥區雖然也減產,等級比去年也普遍下降,但好在都在國標三等以上的多,收購的主體積極搶收,價格漲的比較快。



四、近幾日,由於麵粉加工企業庫存得到了一定補充,而前期不斷上漲的行情使得不少南部低價區的小麥北上,導致河北、山東等地的麵粉加工企業門前到貨增多,企業開始小幅下調收購價格。而越是下調,在賣跌不賣漲的心理驅使下,基層的貿易商越不敢存糧,出售越積極。

五、後期來看,在國家不重新啟動託市收購陳麥的拍賣之前,新麥收購價格仍將被看好,特別是質量好的小麥,價格漲幅相對會更大一些。畢竟,今年的減產確實是大,而且再加上品質要求嚴格,使得質量好的小麥供應量進一步減少。



所以說,農民辛苦8個月,投入了大量物力和人工,承擔了天災,不能再承受糧價下跌之痛!讓農民的收益有保證,才能投入到下一季、下一年的糧食生產中去,才能更好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討論討論糧價是正常的,而且應該多討論,算好賬、算細賬,畢竟農民也是市場的一份子!


糧小咖


每年的夏收期間都是小麥價格都是市場的熱點,就好比每年秋收時節的玉米稻穀一樣。再加上今年的小麥受災嚴重,農民收入明顯下降,關於小麥價格的討論增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允許城裡人一直抱怨和討論離奇高的房價,吐槽非常大的生活壓力,就不允許我們的農民朋友發一下牢騷,抱怨一下今年比較寒磣的小麥價格麼?

民以食為天,小麥又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之一,小麥價格一直都是農民最為關切的話題,不管在何時都是如此。由於今年小麥減產較為明顯,且質量也有了明顯的下滑,對於大多數的農民朋友來說,今年的收成不去去年已經是鐵定的事情了。


目前,華北各大麥區反饋來的信息顯示,農民種植收益普遍降低,即便是在小麥價格較往年有所提升的情況下,依舊是如此。對於那些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糧食產量降低,質量變差意味著賣不上更高的價錢,意味著收入更少,生活的更加艱辛。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最辛勤的那個群體,雖然從十幾年前他們被免除了試行上千年的農業稅,不再繳納皇糧,但是由於農產品價格一直不高,且我國糧食整體種植效益較低的影響,農民的種植收入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彷彿被時代甩在了後頭。這些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收益並未有明顯的變化,據一項官方數據顯示,我國最主要的四大糧食作物中,平均畝產收益最高的的稻穀,其次是冬小麥,再次是玉米,最後得到大豆。

可如果剔除勞動力成本的話,小麥的種植收益真的只能算是寥寥無幾,在農資,化肥等成本價格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糧食價格反而出現了下降。就拿國內的小麥託市收購價格來說,在幾乎所有成本都有所提高的背景下,2018年的小麥託市收購價格標準竟然比去年還整體下降了三分錢每斤。由此可見,指望種田來帶來巨大的收益是更加困難了。

小麥市場價格不及預期也就罷了,如果產量能夠上的去也行啊,可是今年國產新麥產量卻遠不及去年。就這樣,農民的種麥收益大不如前。

現在網絡那麼發達,人人都是一個發生平臺傳播媒介,他們說幾句抱怨,有幾句牢騷有什麼不可?


鍾情三農


主要是今年各地小麥大面積減產了,而對於小麥價格是否一路看漲!?一些農民就會非常關注與期待,希望在產量下降的同時,能夠賣個好價格,至少損失少一些!



下面,就結合我們這邊的情況簡單聊一下,僅供參考:

一、農民非常關注糧食價格走勢

記得以前在外地上班時,每年新季小麥或玉米收穫後,都會儲存起來待價高合適時再賣,那時,父母有時候給自己打電話,就會讓查一下最近的小麥或玉米價格如何?!

而現如今也是如此,雖然種地越來越不掙錢了,但一些農戶還是原因收割小麥後先存放一陣,待價高時再出手,這樣一來,也就非常關注今年小麥的具體行情了!



二、即便對於已出售的農民來說,也會關注小麥價格,會對下年小麥存賣策略有影響!

對於農民來說,種地仍是老本行,即便現在很多村裡人已經上班打工為主,但還是會在夏收小麥農忙時節請假在家收麥子,頂著烈日曬麥子等,一忙就是兩三天。



而對於小麥價格也是如此。像我們家,今年三塊地都是在收穫後不久便全賣掉了!但還是會看看後期的小麥價格走勢,看看今年能損失多少,以便為明年是否改變小麥銷售策略做打算!

三、農民現在手機上網的越來越多,也會從網上獲取小麥價格

像我們家裡,爸媽都有智能手機,雖然只是空閒時間才會使用,一般使用的仍是那種簡單老式的“諾基亞”類型的手機。但也會玩玩微信,看看今日頭條等平臺。雖然打字慢,但可以發幾個字的評論或點點贊!

四、除了農民,一些農村人或城裡人也會討論小麥價格

對於農村人來說,自然希望小麥可以漲價,因為他們相對來說,也比較瞭解農民,深知農民種地的不易!

而城裡人一些是在城裡打工的農村人,一些自然也是工作農村的為主,他們有時候就會討論的五花八門了!

五、今年小麥大面積減產,也是讓農民關注最近小麥價格的主因之一

畢竟各地小麥產量普遍下降,對於今年小麥止跌上漲肯定有利!但農民獲取的信息量有限,並不清楚能漲到什麼地步,就會相互討論聊一下,儘量可以賣個好價錢!



可以分析的比較片面,歡迎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這問題,不用討論。對咱中國農民,每人不過是畝把(一畝左右),增產咋樣,增收咋樣。減產減收,又會少到那去。在我們這有句話,能打三月工,不種十畝田。(試想,三個月二人5000元/月,那麼三個月=15000,而十畝糧田每年,好收成的話,也不討萬把元朝下,還不敢說壞收成時。當然,價格上調有利好,但在目前絕對不是中心問題。所以,現在中心問題,是地咋樣能種好且又效益的問題,保國安民!。


用戶75233316758



123周冬梅


今天麥子普遍減產,正常年份畝產1千斤以上的很多,而今年畝產多則8,9百斤,少則1,2百斤,而成本則差不多,老農根據一般價值規律,預期價格會上漲,期律漲價後收回成本,減少損失。農民不易,望天道酬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