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热射病” 警惕中暑高发期

呼和浩特晚报讯 6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急救中心了解到,前段时间我市持续高温,医院接诊的中暑人数激增,更有的市民患上了“热射病”。

5日中午,一男子被120送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检查患者当时的体温在40℃左右,随后被送到了急诊科。经过医生的降温处置和治疗,患者体温有了明显下降,但依然昏迷不醒,6日上午,患者因抢救无效去世。

6日上午,急诊科接诊医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该患者患的‘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在我市,‘热射病’并不多见,该患者刚被送进急诊科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主要是呼吸、肝部、脑部多器官都出现了衰竭,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这名患者的发病与前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有关,也跟他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有关。”

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近日也接诊到了较多的重症中暑患者,其中四名患者症状较为严重,两名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护士长刘永杰介绍:“出现热射病的患者主要是在室外工作的人群,重症患者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因此在高温天气里,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胡主任提醒:“引起热射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但是与空气不流通也有密切关系。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排汗功能障碍,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或非体力活动都可能引发这种严重中暑。”

因此,对于喜欢户外运动锻炼身体的市民,胡主任也提醒,锻炼身体应该错过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同时运动量不易过大,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中暑现象。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牛君义介绍,如果发现有中暑症状,可以通过解开衣服、吃些清凉的水果,散发体内热气。而在户外进行工作和运动时,要避免在高温封闭环境下进行,若出现大汗淋漓、口渴的反应,可以服用口服补液盐,不能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如果中暑产生的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应及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记者 马妍 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