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总是看到满地白鸡仔,诡异故事《鬼屋白鸡娃》

  清朝年间,在古长安城内有一处老宅,这在长安城内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宅院。二进院子,五间正屋,左右厦房,中间腰房,临街门房。院落中有花树,有鱼缸。宅主人是第二任。宅子原来的主人姓贾,据说是长安城内数得上的富裕人家。近年来这户人家传到第三代就已经穷困潦倒,干脆房子贱卖了,合家老小回乡下了。    

现在的宅主李家在长安城里做布匹买卖,靠缺尺短寸的布头积攒着起家,二十年来倒也积攒了钱财,听说贾家要卖房,又极力压价,总算买了大便宜,一百两买下了宅子。  

  李家得了便宜,搬进来住,不到十天就又搬出了正屋了。听说那正屋闹鬼,晚上总是听到声音攒动,但张开灯也不见东西。如此十天就搬出了正屋,住到了前院的厦房。后院就空荡荡地闲置了起来。  

  有一年正月里,长安城里都城隍大庙会,有一个卖蒸笼筛子的小贩王五,赶了三天的路程来做买卖。王五心灵手巧,编制的大蒸笼圆正,柳篾削得均匀,结实耐用,大小款式都有;王五做得竹筛子,大孔的小孔的,筛细面的,箩粗沙的,网孔均匀细密,筛沿裹得紧密严实。更重要的是,蒸笼筛子卖的实惠,这深得人们喜欢。  

  买卖好的他白天没有来及找客栈,到了晚上找住处,四处里的店面都住满了。他走到了李家门口,看了看大气阔绰的门面,就试着询问门房还有没有柴房之类的小屋借他一晚,他会付房费。李家听说他要住宿,正好后院正房厦房都闲置着,让这个人住还可以收房租,何乐不为?李家赶紧说,有房有房,后院大房,你随意住哪间都行。  

  王五带了蒸笼筛子就选了正屋,将铺盖展在炕上,倒头就睡着了。半夜里,王五朦胧中听到声音攒动,细听了,像是小鸡娃在叫唤,仔细辨认,原来是屋子里跑满了一地的白色小鸡娃。王五看了着实可爱,正要抓一只,梦醒了。原来是梦。看看地上,放着他的蒸笼筛子。  

  他倒头又睡,刚闭上眼,又是满地的白色小鸡娃跑来跑去,叽叽喳喳。王五睁开眼,白鸡娃不见了,声音也没有了。一闭上眼,又是满目小鸡娃。反复几次,王五狠心一倒,心中说道:管他鸡娃不鸡娃,咱只管睡下。     第二天,王五又卖到天黑。他又在李家借宿。这天晚上,照例是白鸡娃满地跑了一夜。  

  王五回乡下,运了些柳枝竹子到西安,正式租下李家的后院五间正屋,打算长期在长安城做生意。李家也乐得租给他。只是李家心里知道屋里闹鬼的事情,看见王五一个人,倒也没有什么大碍,于是李家闭口不谈闹鬼之事。    这晚,王五忙了一天,晚上睡下,白鸡娃又跑来。他心中在想,我倒是看看这屋子底下到底是什么。他悄悄将正屋里铺的地砖撬开,看到地砖下竟是白花花的银子。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吓得呆了。定神以后,他将地砖放好,琢磨怎么办。  

  日子悄悄过了一个月,王五知道了地砖下的银子,生意有困难时就取出十两二十两的花。那从地上取出的银子似乎源源不断。王五就思虑买下这间屋子,将银子永远占为己有。一个月里,蒸笼筛子也做得没有以前快了,也没有以前做得精致了,白天出去能卖就卖,卖不了就早早手工。  

  有一天,他向李家人试探,能否买下这间正屋。李家人知道这间屋子有六七年没有住人,屋顶也有漏处,屋里又闹鬼,早就想卖出去了却心病,于是满口答应,出口要了五十两银子。王五唯恐李家不同意,也不还价,只说回老家去取钱。王五从地低下取出银两,回了一趟老家,接来妻小,假装是从家里取来了五十两给了李家。两家都欢天喜地。  

  到了晚上,王五再次闭上眼睛时,那些白鸡娃再没有出现。第二天早晨,他撬开地砖,只看到了黄土。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银子。他的蒸笼筛子卖得没有以前好了,生意就渐渐淡了。  

  有人说,那白银是显现给勤劳人见的,李家人投机取巧,所以白银没有出现。王五勤劳,白鸡娃梦里引导。但是人们总是贪心,有钱后就好逸恶劳,得一点便宜就想永远沾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