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常記得小時候老師常用霍金的例子比喻身殘志堅,然而就在昨天,這位科學巨人卻悄然離我們而去了。如果說科學界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霍金先生則是航行在這片大海中的一艘巨輪,這艘巨輪曾啟發過無數人,也曾鼓舞過無數人。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如果你想了解他,那麼小編微信(電影遇上音樂),今天將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可稱之為霍金先生一生的寫照。這部電影就是—《萬物理論》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這部電影於2014年上映,由英國導演詹姆斯·馬什執導,史上最年輕奧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主演,電影從霍金髮病時開始敘述,以霍金和妻子的故事為主線,以學術研究和身殘志堅為輔,簡單的概括了霍金的事蹟。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霍金17歲在牛津大學攻讀自然學,短時間便獲得了一等榮譽學位,後轉讀劍橋開始研究宇宙學,在這裡,是他愛情的開始,也是病魔找上他的開始,醫生告訴他最多還有兩年的時間,並且從此刻開始他的運動機能將逐步消失,面對這一切霍金的第一個問題便是 “我的大腦呢”。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人生遭遇如此重大的變故,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扛得住的,幸好在其妻子的幫助下,霍金不僅活過了兩年,造就了醫學奇蹟,在自己的學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31歲的時候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黑洞會因輻射慢慢變小,隨著溫度慢慢升高,最終爆炸,這個理論被髮表的時候,教授霍金已經是物理界響噹噹的人物了。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然而她的妻子卻不堪重負了,既要照顧孩子也要照顧霍金,一個女人照顧一個家太累了,霍金不忍看到妻子勞累,答應了妻子的請求,找了一個教音樂的男人,他願意無償幫助霍金一家,在相處過程中,妻子也與這個男人漸漸有了情愫,也算是愛情有了變數。

霍金先生離開了我們,但這部電影卻成了永恆,願巨人一路走好。

隨著科技的進步,霍金可以用機器打字,用機器發出聲音,而他能用的僅有三根手指頭,1990年,48歲的霍金與照顧他25年之久的妻子離婚,妻子與曾經的幫傭在一起了,自己與護工結婚。即便兩人已經離婚,但親情卻還在,已經聲譽世界的霍金得到了女王的晉見,他仍然邀請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

至此,電影便謝幕了,愛情與科研皆是坎坷之路的霍金先生,願他在天堂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