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王万涛,现任绵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政委,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万哥,一直是绵阳公安队伍的传奇人物。在当下的绵阳刑侦战线上,他是资历最老、辈分最高的“老黄牛”,他是刑侦学术理论最广博、经验阅历最丰富的“老大哥”,他是身经百战、攻无不克的“老江湖”。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初见万哥当日,天气十分炎热。万哥穿着一件墨绿色的短袖T恤,若影若现的胸肌将衣服撑得格外有型。搭配牛仔长裤和凉皮鞋,浑身上下散发出一副“时尚劲儿”和“健康感”。这哪里像一个年过半百的人?结实的肌肉,棱角分明的五官,目光如炬,黑溜溜的眼睛仿佛洞悉着一切。

他天生就是一块当刑警的料

他最初选择警察是因为骨子里除暴安良的侠客情怀,他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听不进父亲“一艺在身,终身不穷”的教诲,偷偷报考了四川公安学校。当他身着警服,踏上刑警之路后,最初的选择成为了终生的信仰,忠诚和奉献成了他的人生底色。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1982年,德阳(当时隶属绵阳专区)某厂工人丁某某因与女友分手,盗窃一支56式步枪后又潜入炮车库房准备盗车前往女友家实施报复杀人,后被警方发现并包围在车库工具房中。王万涛所在的三人战斗小组奉命突入侦查、伺机抓捕。劝降话音未落,“砰”一声枪响,子弹从里面将木板门击穿,同时一条黑影扑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王万涛一个侧身闪到黑影背后,“抱腿顶摔”一下把身高1米8、锻工出身力大无比的丁某某压在身下,拍头、锁喉、坐腰一气呵成,两个战友也迅速上前协助将其制服。四川省公安厅通报表扬了王万涛的英雄事迹,当问及当时的想法,他说:“没啥想法,反正决不能让他从我手上逃走,拼了!”此次的抓捕,初显了万哥的敏锐果敢与勇猛顽强。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万哥说:生与死的考验最能让人看明白真正的自己。由此案开端,王万涛真正明白了自己踏上刑侦路并非源自年少气盛,而是成熟心智的召唤,即便这条路上困难重重、挑战重重、危险重重,也无怨无悔。

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有一座刑警的雕像——忠诚信仰是灵魂,奉献付出是心跳,刚毅睿智是外表,执着求索是躯体,耐受寂寞、坚守底线、不惧煎熬是高贵的品质。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这些年里,他有很多次调离刑警,调离公安的晋升机会,但是他都毅然拒绝,他离不开他所热爱的刑警事业。

他的老搭当刘晓山说:他天生就是一块当刑警的料,在他的骨子里有着忠诚奉献、果敢睿智、思维缜密、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不干刑警职业,犹如宝剑放错了地方。”

他勤学善思与时俱进

到万哥办公室,第一感觉就是书多,从接地气的《新华字典》到专业性极强的《FBI刑侦学》,琳琅满目。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万哥说:新时期,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方式都在不断翻新,各种高智商、高科技犯罪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优秀的侦查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永远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2010年,绵阳发生了历史上首起“魔音”犯罪案件,自称“黑社会”的犯罪分子敲诈勒索50万美元,而其敲诈勒索的对象则是在绵的著名科学家、企业家。此案影响之大,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用了三个“事关”来强调:“这是一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案,事关国防科研、事关经济发展、事关股民群体稳定,所以绵阳警方必须勇于接受挑战并取得胜利!”

这起案件的难点在于,犯罪分子似乎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了如指掌,种种伎俩让公安机关的技术侦查没有用武之地,而且通过“魔音”通话模式伪装,让人无法判断其年龄、籍贯、生活环境等个人特征。

尽管案情重大复杂,但随时都保持“充电”状态的王万涛依旧信心满满。以打好“合成战”为载体,以打好“证据战”为抓手,他娴熟地将公安部打好“四战”的部署贯彻于侦查工作中。

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准备“大干一票”的外来黑社会势力,还是有矛盾抑或企图“发点财”的周边人?究竟是某省口音的中年人,还是故意模仿外地口音的本地年轻人?不能让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王万涛精心设计指导受害人与犯罪分子隔空通话,敏锐地抓住“兰博基尼”“美金”这些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形象,抓住犯罪嫌疑人偶然使用的本地不规范的简化字发音,抓住模糊的背景声音泄漏的居家生活环境的信息,揭穿了犯罪分子在年龄、籍贯、身份背景上的伪装。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通过对相关信息资料的全面深入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中一些下意识的回避。反常即为妖!王万涛兴奋起来,立即安排开展对“人”、“车”、“网”的针对性摸排,一步步压缩犯罪幽灵的隐身黑幕,最终将其现场擒获。

案后,王万涛在侦查总结中写到——侦查破案仅有忠诚和奉献是不够的,时代的发展进步决定了刑侦工作的多元化,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万哥说:刑警的知识储备又杂又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得与时俱进,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一方面跟着老刑警学经验,在实践中得真知;一方面得跟着书本学、跟着网络自己学。”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多年来,万哥对自己经办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要进行深度剖析,研究新的侦查理论在侦查实务中的运用,时常在《中国刑事警察》《刑警纵横》等专业刊物中发表文章,并被部厅刑侦局指派到刑侦专业培训班授课。采访中,万哥拿出几个陈旧的笔记本,里面满满记载着他参与侦破的大要案件经验总结和提炼的精华以及心得感受。

他是犯罪分子的

万哥侦查破案,不仅果敢睿智,而且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93年,绵阳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嫌疑人为抢股票杀死受害人张女士。现场初勘结束,却在死者床下发现一名幸存者,幸存者并未看见嫌疑人面部特征,只是隐约听到是关于股票的种种谈话。万哥便以“股票”为中心点,展开思路和调查。93年,绵阳南河片区是股票买卖的热点场所,根据走访排查,很快便确定一起股票抢劫未遂案件。而嫌疑人在抢劫搏斗过程中落下一张照片。专家对照片进行分析比对后确认照片上的人系平武某地人,这是此案的唯一线索。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正当万哥一筹莫展时,恰逢一民警回平武老家,听到某老头谈论到某某男娃在绵阳打架此种言论,恰巧时间与抢劫案时间不谋而合。万哥听到这消息,立马带人前往平武进行核查。可老大爷只是在茶馆听茶友闲谈。茶馆小道消息真真假假,一天数百个,办案民警心儿都拔凉拔凉的。万哥却继续问道:“你茶友是谁,带我们见见”。好不容易见到茶友,茶友又告知大家是听自己卖瓜子老婆说的。而茶友的老婆一口咬定是听买瓜子的人说的,究竟是谁,她也忘了。

万哥凭着自己多年办案的经验,认定事件绝不像她说的那么简单。他数顾茅庐,烦得这对夫妻不要不要的,直到第三次,这对老夫妻家中多了一个抱小孩的女人。女人犹豫再三说出了真相,这是听她闺蜜说的,是她闺蜜的男友。在对案件再次核对分析后,万哥认定这个所谓“打架”的男子应该就是“入室抢劫”的嫌疑人。万哥立马请求平武县公安局协助逮捕,一举擒获了犯罪嫌疑人。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万哥说:在实际办案中,最难办的是黑社会性质犯罪,多数背景都很复杂,说情打招呼的多,办案人员还经常受到诬陷、恐吓和威逼利诱,收集证据十分困难。

2013年11月22日,公安部、最高检联合挂牌督办的“遂宁帮”胡某某黑社会性质犯罪案在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公开宣判,2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二年至二十年有期徒刑。

此案自2008年开始秘密侦查,但较长时间未能取得大的进展。2011年8月22日,绵阳市公安局决定从全市公安机关抽调民警,由时任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万涛担任专案组长,封闭办案、全力攻坚。这一年,王万涛即将年满50岁。50岁,知天命、懂进退。很多人劝他“算了,这个案子水太深,何必背这个锅”。是啊,对方在江湖中几经沉浮,掌握了庞大的金钱、人脉和地下组织,洗白上岸用合法的身份掩盖作奸犯科,这就是调查经年依然难奈他分毫的原因。王万涛很清楚会有多大压力和困难,可从没想过退缩。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为了保密,初期侦查力量并没投入太多,王万涛既当指挥员又当侦查员,常常猫在一线、冲在一线,第一波抓捕那天,亲自带队将犯罪集团骨干成员抓捕归案。而随着侦查工作逐步推进,重重黑幕即将被掀启,一个非常严重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专案组面前——大部分受害人、知情人出于对胡某某犯罪集团的恐惧而习惯性地选择沉默。不能责怪受害群众麻木隐忍,公安机关必须彰显打黑除恶的决心,用实际行动换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王万涛结合“警民亲”活动的开展,安排专案民警针对受害人、知情人的特殊背景,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调查取证。为找到受害人魏某,专案民警七下三台县某某镇。为找到远遁浙江金华的受害人王某某,王万涛在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父亲,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通过多次嘘寒问暖、促膝谈心,最终使老人重燃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当王某某表示“想回来,但没有路费”,王万涛立即掏出500元通过其家人汇过去。离家四年的王某某仍然心有余悸,不仅把见面地点定在远郊一个亲戚家中,而且还化装观察很久,确信无疑后方才现身,声泪俱下控诉胡某某等人的罪恶。还有许多这样的实例,正是这种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人性化工作,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坚冰,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一些受害人、知情者开始主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和证据,专案工作的局面逐渐打开。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专案侦查势如破竹,犯罪集团开始狗急跳墙,针对专案组成员广泛地投递诬告陷害信,组织老人、小孩、孕妇以下跪、哭闹、跳楼等方式相威胁,还利用网络形成舆论炒作对侦查工作和侦查人员进行种种诽谤和责难,以此反制、阻扰侦查工作和审讯工作正常展开。犯罪集团还专门让人给王万涛带话“你住哪,我们晓得!”王万涛平静地让带话人转告:“如果我牺牲,我是共和国烈士。”

2012年7月19日,以胡某某的全面交代为标志,犯罪集团土崩瓦解。

他是刑侦改革的带头人

王万涛既是一名出色的战斗员,更是一名优秀的刑侦工作指挥员。作为全市刑侦工作的主要负责人,2014年,王万涛带领刑侦支队深入调研后,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实施了“命案市级主勘制度”,全市范围内发生的命案均由刑侦支队刑科所承担现场勘查主责。实行“命案市级主勘制”以来,全市所有命案的现场勘查和检验都通过刑科所“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机制进行全程把关、细节把关,做到了“命案勘查最细致、勘查质量最过硬”,刑事技术对实战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在“2014.1.30”残杀两名儿童案、“2015.4.8”杀人案、“2015.7.18”抢劫杀人埋尸案、“2015.12.31”入室抢劫强奸杀人案等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的侦破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我市连续多年实现命案侦破100%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并且通过主勘制度在日常勘查工作中对县级现勘力量进行实战培训,使基层勘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模拟命案、模拟入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比武竞赛”中,我市一举包揽两个项目的全省“第一名”。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侵财犯罪高发的治安突出问题,王万涛向市局党委专题汇报,以责任区刑警中队为载体建设“以专对专”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新机制,用打击的专业化应对犯罪的职业化。2012年以来在治安复杂区域部建责任区刑警中队24支,以职业性侵财犯罪为主攻方向,以侦破团伙案件、跨区域系列案件为抓手,努力实现“破一案挖一串,打一伙安一方”的目标,年均破获系列串案和摧毁侵财犯罪团伙100余个。

通过长期的侦查实践,王万涛深刻认识到打防结合对于减少犯罪发生、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他要求支队刑科所建立“现场勘查防范意见回告”制度,在认真开展案件现场勘查后实地向受害群众指出防范漏洞,同时向相关社区警务室发布防范指导意见书,指导群众和社区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以减少犯罪可乘之机、避免受到犯罪侵害。

他是民警的贴心人

王万涛,他在绵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不同岗位担任负责人多年,许多认识他的人都喜欢叫他“万哥”,因为大家觉得只 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出各自内心对他的崇敬与爱戴。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采访中,大队长饶明亮说:万哥对同事的关心关爱不仅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还体现在面对生死的第一线。记得有一次我跟随万哥去执行抓捕有组织犯罪骨干成员任务时,事前确定兵分几路,统一实施抓捕行动,我和万哥这一组要抓捕的嫌疑人在一地下赌场,地形非常复杂,而且早有警觉,并携带有武器。在守候过程中,未到事先确定的抓捕时间,便有人陆续从地下赌场往外逃窜,看着这一突发情况,我便急忙向赌场冲,万哥一个箭步上来将我拉在身后,第一个冲了上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就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让我感动不已,而且终身难忘!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赵冲教导员说:我是外地人,老家在南充,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爱人无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万哥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多方协调,为我爱人寻找了一份在税务局当税务员的工作,并请人为我爱人担保,帮我减轻了生活压力。

支队有一名老民警张勇,身患多种疾病,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而且一家人挤在一间狭窄的房间里生活,非常不便,万哥了解情况后,多次向市局领导汇报,最后市局党委为张勇解决了一套公租房。

他觉得对家人亏欠的太多

提起父母和家人,王万涛这位硬汉子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他说:自己一直觉得亏欠他们的太多太多!

96年,万哥当时正和同事在梓潼县调查一起刑事案件,他突然接到市局指令,让他立即回市局另有紧急任务。他预感有重大案子发生,回到市局后局领导告诉他三台发生一起爆炸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让其马上率队赶赴三台开展案件调查工作,哪知这一走就是三个多月。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那一刻,王万涛象所有的绵阳公安民警一样,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人,记住的只有人民群众。

他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查明灾情、安排救援、布置防控,一项一项紧急措施落实下去,万哥才恍然发现天已经黑了,而自己的家人在哪里还不知道。自然是不能擅离职守的,但是通讯中断音信全无,王万涛第一次茫然无措起来。幸好,次日凌晨组织群众到紧急避险区域安置的民警传来了消息说:“在一广场看见了嫂子,嫂子让给万哥传个话,叫他放心。”于是,万哥还真就“放了心”,一连好几天都没跟家人照面,抢险救灾、打击涉灾犯罪、社会面治安防控、各级警卫任务等等等等,太多的事让他忙得不能分身。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当王万涛和家人见面时,家人已经被朋友“收留”避灾快一周了。万哥对朋友感激不已,可朋友却说:“谢我干啥?全市人民都感谢人民警察!”到现在王万涛也常常说:“大地震真正让我们懂得‘大家’的含义。作为公安民警,一定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心之所向,是我们力之本源。”

对于父母家人,王万涛的“靠不住”,他们却非常理解支持,老父亲说“你对国家尽忠,就是对我尽孝”!王万涛含泪点头,但无法弥补的亲情、不能更多履行家庭责任所带来的困惑、挣扎与愧疚,依然是刑警王万涛心底难以承受之痛。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36年来,王万涛始终战斗在刑事侦查工作第一线,共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0余件,没有一件败诉案件,没有一件冤假错案,绵阳市公安机关每侦破的一起大要案件都有他的身影。近20年来,他组织和参与侦办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大案就有5起,侦破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有180多起,被打击的涉黑犯罪人员800多人。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王万涛也先后被省市公安机关荣记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曾被评选为“绵阳市劳动模范”、“绵阳市十佳民警”、“绵阳市十佳刑警”。前不久,他又入围了“全国公安百佳刑警”候选人。

“走进公安门,埋在公安坟”——这是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的名言,王万涛总是以此激励自己,拼了!

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永远铭刻在刑警王万涛的灵魂深处,成为他在危难之时的自觉行动。

王万涛说:我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就得忠诚奉献、锲而不舍。

王万涛,作为绵阳刑侦队伍的一面旗帜,打击犯罪,惩恶扬善,他一直在路上!

王万涛:选择了刑警,就是选择了一种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