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优秀中学教师殷高:扎根乡村任教21年无怨无悔

“我之所以选择留在家乡黄陂教书,那是因为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我爱家乡,我爱学生,我爱学校。”日前,武汉市黄陂区优秀教师殷高坦言道。

武汉市黄陂区优秀中学教师殷高:扎根乡村任教21年无怨无悔

殷高,中学一级教师,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武汉市化学教学学会会员。现任教于黄陂区李集街泡桐第二中学。21年来,他坚守在乡村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不忘初心,不断钻研

1997年7月,武汉第四师范毕业的他踏上了农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奉献青春的轨迹上。“学高为师”,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通过自学,他提升到了本科学历,普通话达到一级乙等,并取得了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熟练掌握电脑辅助教学技术。“普通话标准”和“电脑高手”已成为殷老师的两张靓丽名片。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殷老师多年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对待每一学生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2007年,因为当时缺老师,他带九年级三个班科学教学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一周21节课,连早晚自习,一周30多节。毕业班课程紧、任务重,他嗓子累的红肿、充血,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多休息,他也没有请假休息,坚持到学生毕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帮助、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2016年9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回校进行结营仪式时,他所带班上一名体质较弱的女生邓某,突然晕倒,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微弱,瞳孔放大,神志不清,人事不省,情况特别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殷老师当机立断,立即自驾车将邓同学送到李集街卫生院抢救,并请同车老师及时打电话联系医院准备输氧急救,在李集医院进行吸氧和心肺复苏还无法唤醒好转的情况下,又将邓某同学送到武汉市协和医院抢救,并垫付了医药费,守候在重症监护室外,3天后邓燕玲从重症监护室中平安出来并重新回到校园上课。由于殷老师处置及时,挽救了学生生命,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生命诚可贵,一个学生的生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为人师者的善言善行善事,都渗透着教育必需的师德师范师心。殷老师在危急时刻的果断急救行为,既源自于他个人高尚的品格,更出自于一名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这样一位身边好人、教师英雄,也是我校优良师德师风的最好代表。

勇挑重担,默默耕耘

殷老师已在农村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21个春秋,21年如一日,他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中学化学工作兼任班主任。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并在教育、教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播种终有回报,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黄陂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2015年他所带班级被评为区“最优文明班级”2017年被授予区“百优班主任”;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和竞赛活动,多次获省、市、区奖励;他教学工作踏实认真,教学效果稳步提高,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他甘愿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他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他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他甘愿守乡村,用粉笔和教材继续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殷高,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虔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探索求新,扎根乡村任教21年无怨无悔,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众多家长的赞扬。他的人生道路很简单: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回报家乡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