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搞出一項制度,導致清朝貪官遍地,乾隆皇帝卻很高興

清朝自乾隆後期開始,由盛轉衰,吏治腐敗、貪官遍地,這與乾隆皇帝有著直接關係。乾隆皇帝晚年重用貪官和珅,而和珅為討好乾隆帝,更是搞出了一項特殊制度,導致清朝吏治更加敗壞,貪官橫行無忌,不過乾隆皇帝卻很高興!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特殊制度呢?

這項制度就是乾隆年間由和珅提議設立的“議罪銀”制度。所謂“議罪銀”指的就是官員可以通過繳納一定數量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也就是以錢頂罪。乾隆四十五年,在戶部尚書和珅建議下,乾隆皇帝同意設立“議罪銀”制度,那麼乾隆皇帝為何會同意設立“議罪銀”呢?

和珅搞出一項制度,導致清朝貪官遍地,乾隆皇帝卻很高興

乾隆皇帝畫像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連年對外征戰,致使財政支出倍增,導致國庫空虛。與此同時,晚年的乾隆皇帝更加註重享樂,四處巡幸、修建行宮、舉辦壽慶,而負責管理皇家事務的內務府財源有限,因此捉襟見肘。說白了,乾隆皇帝出手闊綽,很能花錢,但私人荷包卻沒錢。

為了解決皇帝沒錢的問題,和珅想出了“議罪銀”的方法。在和珅看來,整個大清朝,最有錢的人無非是那些地方督撫,掌握鹽政、織造、稅務的官員,以及富商大賈,而這些人沒幾個是“乾淨”的,因此想要弄錢,就得從這些人下手,因此“議罪銀”的徵收對象就是上述人群。

和珅搞出一項制度,導致清朝貪官遍地,乾隆皇帝卻很高興

和珅畫像

“議罪銀”的徵收方式很特別,它採取的是自行繳納的原則,官員人等根據自己的罪行,少則繳納數千兩,多則繳納數十萬兩。比如浙江巡撫李質穎因庇護貪官王燧,自請罰銀十萬兩;兩淮鹽政全德因收受商人饋贈,自請罰銀十九萬兩;直隸總督劉峨因辦案不利,自行議罪交銀三萬兩。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官員的錢是從哪來的呢?清朝的俸祿是很低的,地方督撫每年的俸銀在155-180兩之間,雖然每年的養廉銀是俸祿的100倍,但讓一下子讓官員拿出幾十萬兩,依然是個很大的問題。唯一的解釋就是官員們貪贓受賄,才有錢去交“議罪銀”。

和珅搞出一項制度,導致清朝貪官遍地,乾隆皇帝卻很高興

影視劇中乾隆、和珅的形象

“議罪銀”交到皇帝這,並沒有流入國庫,而是進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供皇帝享樂之用,因此乾隆皇帝非常高興。在當年有些官員已經認識到“議罪銀”的性質,比如內閣學術尹壯圖,他認為“各督撫竭力進貢,巧認罰鍰”,各地督撫主動上交銀兩,名為議罪銀,實際上是向皇帝進貢,討好皇帝。

“議罪銀”讓乾隆皇帝高興了,但卻加劇了清朝官場的腐敗,它非但沒能遏止官員貪腐,反而為貪官們提供了保護傘。在乾隆皇帝的庇護下,這些地方官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收受賄賂,他們只需要把其中的一小部分交給皇帝,就可以保障自身安全,導致乾隆後期貪官遍地。

嘉慶四年,已經成為太上皇帝的乾隆帝病死,嘉慶帝開始親政,他公開廢除了“議罪銀”制度。

參考資料:1.《清代“議罪銀”制之始末》;2.《清高宗實錄》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