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導讀:佛家的這幾個觀點,你知道嗎?

眾生都有佛性,但不等於已經成佛,正如經中所說:“我不知我當得作佛不,然我身中實有佛性。我今身中定有佛性,成以不成,未能審之。”眾生成佛的關鍵在於通過“斷障”、“了了見佛性”。所謂“斷障”,就是指消除人世間的種種煩惱和雜念。僅僅斷除煩惱還不能成佛,還需要“見佛性”。知見“佛性”的途徑很多,最重要的辦法就是要在心裡確立“一子想”,即“護念一切眾生,當於子想,生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這是因為“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凡人能有“大慈大悲”的行為心理,就易見“佛性”了。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緣起論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那麼,什麼是因緣呢?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緣起論是般若思想的基礎。般若重視“緣起”。《佛說造塔功德經》裡有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今天,我們不論站在什麼立場上來看,這四句話都是對的,世界並不是神創造的,確實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的,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緣起”是我們理解般若思想的一個重點。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迴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傳印會長指出,佛教既反對殺生,也反對自殺,更倡導護生。對自殺行為,佛陀有明確的呵責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豈不聞我所說慈忍護念眾生,而今云何不憶此法?”並制定戒律:“若自殺身,得偷羅遮罪。”因此,所謂“自焚不違背教規教義”的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

佛家的這4個觀點,你知道嗎?

獨立學者,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整理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