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人

做一個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人

“成熟之後的女子,就當接近樹的篤定靜默。”——安妮寶貝

昨天翻出了五年前買下的安妮寶貝的《素年錦時》,從裡面悉數簽字筆用下劃線劃過的句子,便可知,五年前我是看了這本書的,自上學時便留下了這樣的習慣,每當看到較為感動的句子我總會用下劃線的方式標註出來,這樣的句子意味深長,我可能至少要讀兩遍,同時也彷彿有著“我認真閱讀過”這樣的儀式感,記錄著我閱讀過的每一本書籍,留下我翻閱過的痕跡。

只記得當時是在漢唐書店買下了幾本書,這是其中的一本,只記得是我劃下的線,然而對這本書的其他記憶便無半點印象。我唯有提起興趣重新再讀,畢竟安妮的文字,我是很容易看進去的,很容易被她細微的情感及思考而牽動著。

做一個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人

許多許多感動著我的句子,比如她的《客觀性》,寫著自己對父親的依賴和緬懷,唯有相信“命運”,終要以一種接受生死的客觀性,給予著某種力量。然而我更被她《植物女子》這個觀點吸引,也許我一直嚮往能做成那樣的女子,大概就是安妮筆下這恰到好處的“植物女子”吧!

“他們經歷獨特,但所言所行,絲毫沒有浮誇。待人誠實實在,有一種粗率的優雅。人生觀是開闊而堅定的,自成體系,於世間也無太多瓜葛。”

“少女像牆頭薔薇一樣絢爛天真,是人間的春色。成熟之後的女子,就當接近樹的篤定靜默。她們的存在,是對活色生香世間的恩惠。她們稀少而珍貴。”

植物女子,這立意至少我是感覺到新奇和巧妙的,我更傾向於喜歡事物的本質和自然,不喜歡過分矯飾的華麗與繁複的事物或者人群,不太喜歡身邊的中年女人總用“十八歲”的打扮妝容、內心的空乏無知去詮釋一個“永遠十八歲”的健康心態,這在我看來,更多的像是不尊重自然的一種逃避,為了遮掩自卑和內心的貧瘠,顯得那麼蒼白和無力,全然沒有經歷歲月打磨而日漸壘存的篤定自信。我以為的美好和年輕的心態更多的是接受自己也會老去的自然規律,運動或者閱讀,工作或者家庭,都可以一種較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去經營、優化自己,穿著適合自己年齡面容的舒適衣服,有一些自知之明便是最好的年輕。相信那些真正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的人,更多的是相由心生,她們善良,熱愛生活,從容達觀的生活態度,有著自己的獨立世界和快樂,她們尤為美好的溫暖笑意都格外沁人心脾,所以看起來年輕,而非表面的刻意矯飾。

做一個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人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三毛

無論世事怎樣的紛雜,像三毛這樣的女子,她熱愛生活,有著自由浪漫的靈魂,終究都像是根植於心中的白蓮花,純淨而真實,孤獨而溫暖,以一種孤傲而不驕矜的自然姿態存在著,我們唯有在遠處賞心悅目,無法採摘也不能採摘,不忍碰她一分一毫,唯怕她沾染了塵世的俗氣,然而卻久久難以忘懷。

大概安妮寶貝和三毛都是這樣的植物女人吧,也許她們的存在就像我們時刻呼吸的氧氣,似遠似近,似有似無,然而我們無論經歷怎樣的生活或人生都離不開這種氧氣,她們給予美好的力量使得我們踏實的儲存自己無處安放的靈魂,使得我們在繁雜的生活瑣事中抽得一絲空閒,安得一份詩意,得以喘息,得以繼續,溫暖前行。

“美好女子的定義是,她若走在人群之中,如同遺世獨立,突兀的存在會讓他人立時感覺空氣發生變化。而普通人一走進人群,如同水滴匯入海洋,不見痕跡。這定義不免偏執,卻很分明,並且和五官無關。”

希望可以做安妮筆下那樣美好的植物女子,有著自己的遺世獨立,有著自己的內心格局,有著自己獨有的力量,稀少而珍貴。

做一個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