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 人物身份 』

寧波作家:安妮寶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來到中國。“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個公共大廳裡,一個男子向我走來,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曾經愛過你,那時你還很年輕,但與那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飽經風霜的容顏。”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是在二十歲,安妮寶貝第一次遇見杜拉斯,就被《情人》深深吸引,她對杜拉斯非常痴迷,“一本一本地買,從未厭倦。”

她開始寫作,筆觸間滿是情與欲,愛與恨,陰鬱,墮落,毀滅,充斥著杜拉斯的影子。

後來她帶著「流浪」,「放逐」的標籤聲名大噪,幾乎每本書都在暢銷行列,一本書的稿費達到200萬,光靠寫書實現了階級跨越。

時間只是一支菸的長短,暗夜的火光逐漸熄滅,人到中年她變得平靜溫和,修身養性,改名慶山,近乎歸隱。

- 1-

安妮寶貝,原名勵婕,1974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在海邊農村長大的她從小便十分害羞敏感,家裡來了客人也是躲起來,絕不主動叫人,更多的時候她喜歡獨自玩耍,房子後的大池塘就是她的小天地,夏日午後在那裡要一直逗留到暮色瀰漫。

24歲的她,聽從父母的安排進了寧波一家銀行工作,但依舊不善於交流。那時在銀行上班,有很多空出來的時間看書,看書看到一定數量了,便想到用安妮寶貝這個名字嘗試著寫一些東西。

沒想到的是隨便寫的東西竟迅速走紅,收穫了一大批粉絲。嚐到甜頭後,25歲的她準備從銀行辭職,卻遭到家人強烈的反對,從小順從的安妮第一次違背父母的意思,毅然決定離開家庭,獨立生活。

脫離了家人給她安排的生活,安妮如同第一次飛翔的鷹隼,開始了職業寫作。她的文字就像青春的殘酷物語,流浪、自殺、墮胎,格調永遠灰暗、頹廢、陰鬱。那時網絡還不發達,小說是懵懂少年們的消遣,那些叛逆而又有激情的角色很容易就觸動了他們敏感的心靈,他們也記住了這個帶有流浪漂泊氣質的作者。

直到2001年,父親的突然離世在某種程度改變了安妮,死亡加深了她對生命的尊敬與理解,這種認知的加深讓她的文風從頹廢、陰鬱、叛逆變得簡樸而平實,而不再沉醉於稀薄的幻覺。

在二十七歲之前,如果沒有做到傷害,做到破壞,做到摧毀,就不夠具備明確的自身存在感。”27歲之後,也是父親去世之後,安妮磨掉了身上離奇乖僻的“獸的成分”,這一年《薔薇島嶼》出版。

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所經歷的事情也許會深刻地改變一個人,而文字是用來記錄不同階段的自己過去的生活狀態和心態。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2007年恩養出生,初為人母,安妮像父親細心收藏她小時候的物件一樣,她也將恩養小時候穿過的棉襖收藏起來。她們去喜馬拉雅山麓的國家,登阿爾卑斯山,去轉山訪古寺,親身認知這個世界。也許是這個稚嫩的生命帶來了很多美好與歡喜。她說:“做一個溫柔平靜的人,這樣才能帶給他人幸福。” 她似乎從冰冷的雲霄回到了熱鬧的塵世。

40歲,安妮將自己的筆名改為慶山,慶是歡喜讚頌的意思,是對周圍的每一個人有一種讚美敬仰的方式,山是安妮爬過很多的高山,認為山很結實,是有神性的,是一個天與地的過渡部分。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2014年她第一次以慶山為筆名出版圖書《得未曾有》,扉頁上的佛經語,“得未曾有,心淨踴躍”,意為得到從未擁有過的,心靈得到淨化後,很是開心。

- 2-

安妮早期創作風格受到如罌粟般迷人的杜拉斯、視愛情為虛無的亦舒、冷眼旁觀人情冷暖的張愛玲影響,在早期的小說《告別薇安》、《彼岸花》中探討愛情與死亡等主題,並對都市邊緣人的生存狀態、精神處境做出深刻探討,以慵懶的筆調,大量的留白,像電影一樣的跳躍、回閃,產生一種稀薄的幻覺,使得小說充滿了針對現實世界的精神抑鬱與荒涼質感。書裡的女主角也有著標誌性的特徵:夏天是白色的棉布裙,光腳穿球鞋。冬天是舊的仔褲,黑毛衣和大大的男裝外套。頭髮是長的,有時候會扎鬆鬆散散的麻花辮子。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後來以《蓮花》為一次創作轉型,從冷冽的文字中帶著一絲溫和。而生下恩養那年出版的《素年錦時》則回憶素年裡的點滴:春節時做豆沙餡的糯米糰,往豆沙里加白糖和桂花,並往糰子表面撒紅色米粒使中心處染成紅色。鄰里親戚走動,拿著最時鮮的食物:慈溪的楊梅,奉化的水蜜桃……作品風格清淡洗練,體現著女性作家的細膩與柔美,體現了生活的氣息。

這個女作家的文字曾經給80、90年代的人帶來強烈的痛感,那些直擊心靈、詭異而悽美的文字受到無數追捧。

但這個年代的人漸漸成熟,有的成了跟隨十幾年的讀者,也有人羞於自己讀過她的小說,反過來去冒犯她的作品。安妮寶貝寫作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容易與原來的讀者產生疏離感。面對讀者,安妮希望他們跟著心往前走就好了,也不要去否認現在讀著沒感覺的書,書與人是有因緣的。

寧波作家|前生是火焰,後生是海水,你還記得安妮寶貝嗎?

人的成長是悄無聲息的,漸漸地安妮寶貝已經不是那個無病呻吟的女作家,她選擇了安靜而有節制的生活,寫作、烹飪、飲茶,早上步行五公里。也很少搞公開的活動或者接受採訪,只需要通過文字她就能和讀者在精神層面達到某種交流,她有時候太過專注,以至於遺忘了外部的熱鬧。人們的口味總是在改變,今天喜歡鳳梨罐頭,明天又會喜歡別的,那些風靡一時的小說已從暢銷書架上撤走,成為一部分人的回憶,成為一種懷舊。安妮寶貝也在時代潮流中漸行漸遠,在自己的天地間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