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故事《樹》


鄉村故事《樹》

晌午了。一股白煙從煙囪裡冒出來,南風一吹,向北漫過堂屋的脊瓦,溜進屋後樹木繁茂的葉子間,消失了。那是一片白楊樹。一棵棵白楊長得又高又粗,無數的葉子在風中輕輕擺動。

在院門左邊的灶屋裡,女人坐在鍋臺前的木墩子上燒火。中午吃撈麵,鍋裡燴的是番茄雞蛋湯。把燴好的湯汁哨子,盛進湯盆裡,女人在鍋裡又加了兩瓢水。一把把芝麻桿順進鍋肚,火舌舔著鍋底,水響了、滾了,女人端起一鍋簰擀麵條下到鍋裡。怕麵條黏在一起,女人用筷子在鍋裡蕩了蕩。看你麵條熟了,女人拿漏勺將麵條撈進鋁盆,端著鋁盆出了灶屋,在院子的井臺上用涼水篦了兩遍。

剝皮的蒜瓣放進蒜臼子裡,女人坐在院子裡搗蒜泥。這時,一陣呼呼啦啦的響聲由遠及近而來。是男人的自行車的聲音。女人來到院子門口,果然是男人回來了。看到女人,男人下了自行車,推著車子進了院子。

咋回來恁晚?女人問。

吳小利進城送板材了,晌午才回來。男人說。

將自行車支好,拉開了系在車把上帆布兜子的拉鎖,男人從兜子裡抓出一卷“大團結”,蹲在地上一張張數起來。男人數了兩遍,女人數了一遍,都是四十六張。四千六百塊錢,不多不少。

啥時去給石頭寄學費哩?女人問。

吃過飯就去。男人說。

嗯,都開學半個月了。女人說。

吃飯吧!男人去井臺邊的水盆裡洗臉洗手。

我去拿碗,撈麵條。女人進了灶屋。

吃過飯,男人拉開堂屋條機東邊的抽屜,拿出一個小本子,找到兒子學校的地址,抄在一張煙盒的內襯上。四十六張“大團結”,男人數了三十張,用煙盒捲住,塞進了自行車把上的帆布兜子裡。男人推著自行車出了院子。自行車呼呼啦啦的響聲由近及遠而去,女人看見男人騎車出了村子。

男人去鎮上的郵政所了。

洗碗刷鍋,女人端了一大盆麥麩子水出了院子。“老黃”還拴在屋後的樹林裡。“老黃”是頭老母牛,剛懷上牛犢子。天熱,女人要給“老黃”飲點水。臥在樹蔭下的“老黃”看見女人,哞哞叫著站起來。“老黃”喝著水,牛虻和蠅子卻趴在“老黃”的屁股上、腰上吸血,女人一巴掌一巴掌地拍過去,拍死了五六隻大牛虻。盆裡的水淺了,“老黃”伸出舌頭卷、舔盆底的麥麩子。女人撓著牛的脖子說,“老黃”,明年,你就不能在這樹蔭下乘涼了。

是啊,這些楊樹已經賣了。

到了冬天,買樹的吳小利就來鋸樹了。

這片楊樹一共三趟子、十五棵,還是女人來相家那年種的。是三月吧,女人來相家。女人對男人還滿意,三間黃泥屋(除了牆根是磚壘的,四堵牆都是黃泥砌的;屋頂鋪的茅草,沒有一片瓦)的新房也不嫌棄。看到宅子裡光禿禿的,女人要男人栽些樹。恁好的宅子咋不栽樹?媒婆說。栽!栽樹!馬上買樹苗!男人的父母說。男人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三個弟弟,看著兒子們一個接一個下巴上鑽出的胡茬子,男人的父母也心焦。能成家一個是一個哩。女人前腳剛走,男人後腳就去林場賒了四十棵楊樹苗栽上了。親事就這樣定下了。

過了年,青麥揚花,二十歲的女人穿著紅襖披著紅圍巾坐著娶親的馬車,從小謝莊來到了楊樓,嫁給了男人。女人先是生了個丫頭,取名叫小荷;後又生了兒子,取名叫石頭。日子一天天過去,子女們一天天長大,四十棵楊樹也越長越高。石頭去城裡讀高中那年,扒舊屋蓋新房,架樑、用檁條,男人鋸了十棵楊樹;小荷出嫁那年,拉院牆蓋灶屋,買磚頭、水泥,男人又賣了十五棵;四十顆樹,就剩屋後的十五棵了。昨天,這十五棵楊樹也賣了。要給讀大學的石頭繳最後一年的學費。

給石頭繳學費要緊,明天去小吳莊拿現錢。吳小利說。

樹葉沒落哩,樹還長,等冬天俺再來鋸樹。吳小利說。

不能讓樹在宅子裡白長,俺多給一百塊錢。吳小利還說。

樹販子吳小利是真相中這十五棵楊樹了。

這些楊樹都有一摟粗了。特別是挨廁所的那一棵,女人張開雙臂抱住樹幹,兩條胳膊使勁伸,兩隻手的中指還挨不到一起。

日子過得真快啊。這些樹已經長了二十八年了。

日頭都偏西了,石頭爹到鎮上了吧?女人想。

到了鎮上郵政所 ,男人取下帆布兜子,纏在手腕上,才走進屋。在匯款單上,填了金額,抄下地址,按照慣例,男人會在附言欄裡,寫上“好好學習、別亂花錢”八個字。可是,想到石頭明年就畢業了,男人就不想寫這句話了。寫什麼好呢?男人想了想,寫了一句話。

三天後,在Y城學院讀書的楊小石收到了匯款通知單。

在單子的附言欄裡,他看到了七個字:屋後的楊樹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