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重任 歷史擔當——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全面向縱深推進

时代重任 历史担当——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

這是一場共和國稅收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時代潮流和發展大勢,擘畫出中國夢的偉業藍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號角。作為這場波瀾壯闊改革的重要內容,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大幕全面拉開。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在各地黨委政府和中央國家機關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及社會各界的關心理解下,全國廣大稅務幹部職工上下同欲、勠力同心,有力有序推動這場重大改革平穩實施,譜寫高質量推進新時代稅收現代化的精彩華章。

改革方向標: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繪就新藍圖

發展無窮期,改革無止境。

2018年初,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消息一經公佈,便引起社會各界的積極反響和滿滿期待。

——這是一場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部署

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1994年,我國進行分稅制改革,建立了國稅、地稅兩套稅務機構分設的徵管體制,24年來取得顯著成效,為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後,國稅地稅合作不斷深入,逐步實現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在全國全面推開,實施66年的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

2016年10月,金稅三期工程全面上線,為統一徵繳稅收、社會保險費等奠定了信息化基礎……

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條件日趨成熟。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稅收和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明確了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了改革的主要任務及實施步驟、保障措施,並就抓好組織實施提出工作要求。

——這是一場極具特殊性、複雜性、緊迫性的重大改革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雖然屬於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一部分,但既不同於國務院其他部門機構改革,也不同於地方部門機構改革,涉及省市縣鄉四個層級。

“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涉及層級多,人員規模大,面向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改革難度是其他部門改革所少有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青認為,社保費和非稅收入種類繁多、徵收部門不一、徵收方式也不一,這些都給改革帶來很大挑戰。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說,國稅地稅機構合併作為戰略性、全面性、系統性改革,涉及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國稅與地稅、徵稅與收費等複雜利益關係調整,是一項力度大、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的稅收徵管體制重大變革。

此次改革涉及幹部任免、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撥付等財權、事權方面的利益調整,需要理順縱向、橫向、內部三大關係。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認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社會關注度高,關係到國家稅收安全,不能有絲毫閃失。

——這是一場需要全體稅務人奮勇擔當、主動作為的重大實踐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指出,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根本保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高度重視並給予了悉心指導和關懷,轉化成稅務人不辱使命的堅定信念和推進改革的強大動力。

面對這一場歷史性大考,稅務總局領導班子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改革全過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改革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地上。

為紮實穩妥推進和落實各項改革任務,稅務總局先後召開數十次黨組會議和機構改革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相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改革工作。稅務總局領導班子對基層聯繫點實行分片包乾,指導各級稅務部門黨組織真正擔負起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任。

為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黨中央同意稅務部門在各級稅務局設立黨委,更高效地實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促進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更好地落實到位。在新班子正式運行前的過渡期內,省級及省級以下稅務部門設立聯合黨委,肩負本級改革主體責任,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同時,各級稅務機關進一步完善紀檢監察體制、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加強歸口協調職能,統籌稅收領域工作,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每個角落,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體制機制,確保稅務系統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时代重任 历史担当——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

國稅地稅合併後,國家稅務總局對辦稅服務廳的標識標牌、窗口設置、業務流程、導稅服務等進行統一。圖為國家稅務總局浮樑縣稅務局的稅務幹部正在手把手輔導納稅人辦稅。

改革進行時:

掛圖作戰打出“組合拳”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這次改革中,全國稅務系統積力之所舉、眾智之所為,發動身處改革大潮中的中國稅務巨輪,飽蓄力量、破浪遠航。

——學深悟透《改革方案》,奮力開創新時代新稅務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貴有恆”,“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幹”。

《改革方案》作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總施工圖、總任務書,是一個講政治、貼實際、利長遠、便操作的方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稅收工作的高度重視。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認為,《改革方案》出臺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稅務總局連續組織黨組會議、全國稅務系統機構改革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各省局主要負責人暨聯絡(督導)組成員機構改革培訓班,對《改革方案》進行集中學習。

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將《改革方案》的主要任務概括為:強化一個根本,完善雙重體制,打贏三場主攻戰,夯實四大支撐點。強化一個根本,即:加強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雙重體制,即:明確以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黨委和政府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的內涵;打贏三場主攻戰,即:新稅務機構掛牌、制定落實“三定”規定、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夯實四大支撐點,即:整合優化稅費業務和信息系統、強化經費保障和資產管理、清理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範幹部人事和編制管理。

為確保《改革方案》落到實處,稅務總局立柱架樑、謀篇佈局,科學編制改革總檯賬和分臺賬,劃分了12大類215項主要改革任務近700個具體事項,每一個事項的推進步驟、責任部門、督導檢查、驗收評估等,都做到“一圖盡展”。

——實而更實、細而更細,創新工作機制體系保障改革順利推進

據稅務總局機構改革工作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稅務總局黨組將這次稅務機構改革劃分為統一思想保穩定、頂層設計定方案、動員部署鼓幹勁、改好省局樹樣板、市縣推進全覆蓋、總結經驗找差距、優化完善再升級七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任務各有側重、互為依託。

為實而更實、細而更細抓好每一個階段任務的落實,稅務總局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機制體系,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聯絡督導、紀律檢查。

打造立體式組織機制體系。稅務總局黨組第一時間搭建起“1+10+36+6+N+1”的組織機制體系,形成總局黨組管總抓、工作小組統籌抓、各工作組分工抓、聯絡(督導)組指導抓、省局具體抓的改革工作格局。

總局黨組領導下的機構改革工作小組牽頭領導,下設10個工作組,向各省局派駐36個聯絡(督導)組,機動式派出若干紀律檢查組,待省局和市局改革大體穩定後開展以改革落實情況為重點的新一輪巡視。

構建多層面制度規範體系。根據《改革方案》,稅務總局對重點改革任務制定一系列配套辦法,按程序報批或報備後實施。同時,針對新機構掛牌、過渡期運轉等內部文件和對外公告,制定下發一系列具體操作文件。由此形成“改革方案+配套辦法+操作文件”三個層面的制度規範體系,指導改革平穩有序推進。

為確保各地改革精準到位,除從制度上予以規範外,總局還圍繞組織實施工作方案和“三定”規定等重點改革任務,編制下發參考模板供各地參照執行,並指導各級稅務機關就“三定”規定等重點事項建立規範性要求,防止改革“跑偏走樣”。

健全上下溝通交流信息體系。“人心穩、改革進;人心順,改革成。”在改革過程中善於傾聽幹部心聲、瞭解幹部關切,及時解開大家心裡的“疙瘩”,是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為此,稅務總局每位局領導都開設了專門的微信群,聽取基層同志代表的心聲。同時,在12366納稅服務熱線專門開通機構改革專線,並在稅務內網設立“我為改革建言獻策”專欄,全方位徵集建議、凝聚共識。

——上下同欲者勝,全國稅務系統自覺擁護、支持、投身改革

參照總局做法,全國省市縣三級稅務局,層層建立機構改革工作小組,一級指導一級制定“作戰圖”,建立自己的改革任務臺賬、路線圖、時間表,掛圖作戰、有力有序將改革推向縱深。

新疆稅務部門按照稅務總局部署,將改革的總體進程分解為成立聯合黨委、新稅務機構掛牌、制定和落實“三定”規定等七個重要階段,建立了一系列指導意見、配套辦法和操作性文件。

在西寧市稅務局辦公室的牆上,醒目地掛著一張西寧市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作戰圖”,圖上標明地區、聯絡督導組、工作任務、完成進度。每一個綠色標識就是已經完成的改革任務,每一個黃色標識就是正在落實的改革目標,每一個紅色標識就是要全力攻克的改革目標,全局按時按步、對圖對標推進,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在稅務總局指導下,各省制定形成一系列制度體系安排,指導改革平穩有序推進。參照稅務總局多渠道信息溝通機制,各級稅務機關黨組織也紛紛開展自上而下、形式多樣的談心談話、溝通交流活動,耐心細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傾聽幹部心聲,讓大家安心穩神投身到改革之中。

上下同欲,取得豐碩戰果。6月15日,全國36個省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7月5日,全國535個市級新稅務局集中統一掛牌;7月20日,全國縣鄉國稅地稅機構正式合併,所有縣級和鄉鎮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標誌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稅務機構分步合併和相應掛牌工作,經過36天的努力全部完成,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一場攻堅戰圓滿收官。

——多方聚力者贏,協同化解難點、堵點、焦點問題

《改革方案》明確提出:稅務總局要抓好統籌,各省區市黨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各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確保各項任務平穩落地。

稅務總局黨組積極爭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黨委、政府支持,36個省區市政府全部成立稅務機構改革專項組,召開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座談會,主要負責同志或分管領導累計作出400餘人次批示,為穩定隊伍、抓好改革創造了良好條件。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在自治區黨委深化機構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表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做好乾部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堅定有序推進改革。”

“要抓住關鍵環節和時間節點,紮實推進國稅地稅機構合併,調整優化稅務機構職能和資源配置,著力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在安徽省委常委會會議上強調。

……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海南省長沈曉明、大連市市長譚成旭等省區市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親自為本地新稅務機構揭牌,為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稅務總局統一要求,各級稅務機關通過口頭彙報、書面報告、聯合報告等形式,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彙報稅務機構改革工作情況。各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盡心盡力提供支持,認真研究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涉及人員編制、經費保障、非稅收入和社保費劃轉等事項,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協作尤為重要。”據稅務總局機構改革工作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改革得到了中紀委、中組部、中編辦、司法部、財政部、人社部、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的悉心指導和真誠幫助,形成了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嚴明紀律,不碰紅線,為改革平穩順利推進構築鐵一般的保障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上強調,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絕不允許不講政治、不守規矩。

稅務總局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將之作為機構改革的重要保障,牢牢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以嚴肅問責推動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主體責任的落實,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在省稅務局主要負責人及聯絡(督導)組成員培訓班上,王軍強調了“六個嚴禁”紀律,確保以鐵的紀律為改革順利推進構築鐵一般的保障;在全國稅務系統機構改革動員部署視頻會議上,王軍提出了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為公、盡心力而奉公、換位思而顯公、嚴紀律而守公的“五公”要求,為各級稅務部門領導幹部擔好改革應盡之責定了規矩、劃了紅線。

自4月開始,稅務總局對各地稅務機關貫徹落實稅收工作及各項改革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對各地執行政治紀律、組織紀律、機構編制紀律、幹部人事紀律、財經紀律和保密紀律情況進行督查,對落實“零報告”、24小時值班等制度進行抽查,督促各地嚴格遵守改革紀律。

时代重任 历史担当——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

從5月1日起,全國基本實現國稅地稅業務“一廳通辦”“一網辦理”和12366納稅熱線“一鍵諮詢”。圖為國家稅務總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的稅務幹部為納稅人宣講政策。

改革落腳點:

逐步釋放納稅人改革獲得感

機構改革,服務先行。稅務總局堅持為民便民利民原則,把納稅人獲得感作為“試金石”,把納稅人的支持作為“發動機”,切實做到改革每推進一步,納稅人和繳費人獲得感就增強一分。

——服務大升級,辦稅更便捷,納稅人獲得感逐步增加

據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孫玉山介紹,為了讓納稅人儘早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早在今年4月,稅務部門即加快推進國稅地稅業務整合工作,將納稅服務部門列入新稅務機構掛牌前先行整合的4個綜合部門之一,確保服務融合先行一步。

5月1日起,全國基本實現國稅地稅業務“一廳通辦”“一網辦理”和12366納稅熱線“一鍵諮詢”,使納稅人在國稅地稅機構尚未合併前,就開始感受改革所帶來的紅利。

合併就是最大的優化。

江蘇明德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倪鋒說:“國稅地稅合併前,我們企業需要分別在兩個機構申報納稅。兩家合併後,所有稅收業務,只進一家門,一次全辦好,企業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

據瞭解,國稅地稅合併後,除了標識標牌、窗口設置、業務流程、導稅服務、網上辦稅平臺、宣傳諮詢實現統一外,稅務總局還統一有關涉稅問題口徑,更新發布新的《辦稅指南》;統一資料歸檔,梳理相同業務事項清單,整合報送資料;統一實名辦稅流程規範,實現“實名辦稅”互認;統一辦稅服務廳叫號系統,實現納稅人辦稅“只取一個號”……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認為:“機構合併就像針和線,機構合併前是兩條線穿一個針眼,機構合併就是一根線穿一個針眼,可想而知,機構合併帶來的是優化統一高效,也是為民利民便民。”

“隨著稅務機構改革的深入,納稅人的獲得感將逐步增加。”孫玉山說,稅務總局將持續推進“一廳通辦”升級工作,逐步實現納稅人稅費業務“一窗通辦”、12366稅費業務“一人通答”,讓納稅人辦稅更加省時省力省心。

——徵管大變革,執法更規範,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整合優化徵管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是推動改革的一大支撐點,直接關係到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

“我們在推進信息化整合和徵管業務過程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是為納稅人考慮的,我們寧願讓自己麻煩點,也要保證納稅人更方便些。”據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介紹,信息系統整合優化需要經過省市縣三級“掛牌”、三級“三定”、“管戶”調整等八個階段,相互關聯、上下咬合,工程量巨大。

為攻破信息系統整合升級的堡壘,稅務總局採用掛圖作戰方式,精心組織系統配置、實操驗證等每一個步驟工作,將任務細化到人。暢通系統升級工作溝通反饋渠道,開通兩條電話專線,建立全國系統升級溝通微信群。在各級掛牌關鍵節點,各指揮部人員24小時日夜值守,隨時解決問題。

“一網通辦”“拆”了網上辦稅廳的“牆”,“補”了納稅人“兩頭登錄”的“溝”。在重慶兩江新區稅務局網上稅務局體驗區,辦理完自助申報業務的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公司會計王波說:“以前要通過國地稅各自的電子稅務局完成網上申報,要登錄兩次。如今,兩家電子稅務局融合在一起,只需要一個賬號,登錄一個系統,就能一次性完成各種稅費的申報。”

伴隨機構改革,稅收徵管將實實在在地由繁化簡。饒立新說:“未來,我們將建成一套制度體系、一套運行機制、一套崗責流程、一套信息系統,推動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

徵管實現變革,稅收執法也更加規範。如今,國地稅合併,實現了執法口徑“一把尺子、一個聲音”,既減輕了企業負擔,也規避了企業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珺說:“省級及省以下國地稅合併,將確保跨區域稅務機關對於納稅人特別是集團納稅人的同一事項的稅務處理和自由裁量權保持一致,增強稅收政策執行的一致性。”

“國稅地稅合併統一了監管尺度,這是公平稅負的必要措施,也有利於國家治理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中國稅務的國際競爭力。”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認為。

“防範稅收風險既要依靠企業自身力量,更離不開稅務機關的輔導。”皖西學院金融與數學學院院長萬青教授認為,國稅地稅合併的一個顯著成效就是稅收執法標準和口徑更加統一,稅收風險的預警、識別更加精準,從而為企業更加專注、精準防控風險提供了可能。

——統籌推進,蹄疾步穩,確保改革與日常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蹄疾”更需“步穩”。改革期間,稅務總局提出確保稅務隊伍穩定、確保收入平穩增長、確保徵納關係和諧、確保幹部遵規守紀的“四個確保”要求,為國家稅收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延續穩中向好態勢。2018年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81607億元,同比增長15.3%。上半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800億元,增長7.3%,實現了稅收收入穩定增長。

在依法依規組織稅收收入的同時,稅務部門不折不扣落實一攬子含金量十足的稅收優惠政策,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減稅大禮包送到納稅人手中,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了深化增值稅改革的三項重大改革舉措,並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實施。”據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介紹,截至6月30日,增值稅稅率調整共涉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909.18萬戶,與稅率調整前相比,5月——6月累計實現淨減稅689.78億元,減稅幅度7.21%。

除了落實減稅政策,稅務總局還穩步推行多項重大舉措,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環保稅首個徵期平穩落地,助力綠色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與哈薩克斯坦共同主辦“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會議,發佈《阿斯塔納“一帶一路”稅收合作倡議》,開啟“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新篇章;嚴厲打擊虛開發票和騙稅行為,持續加大褒獎誠信、聯懲失信力度,助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稅務新鐵軍:

使命擔當盡展和合情懷

三大攻堅戰,八項任務。一道道軍令星夜連發,千軍萬馬迅捷跟進。然而,稅務改革之路該怎麼走?如何實現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如何看待職務變了、角色轉了之後的未來?站在歷史和未來的交會處,國稅地稅兩支精銳之師合兵一處,凝心聚力齊攻堅,闖過了一道道雄關,打勝了一場場硬仗。

——勠力同心,彰顯情懷,在包容理解中同舟共濟

“兩個機構合併,一開始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但是改革後就是一家人了,不分彼此。以前國地稅合作,好比是看著對方的優點‘談戀愛’,現在機構合併,就是要容著對方的缺點‘過日子’。”王軍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形容此次改革。

感懷稅月,抒發心靈共鳴。一首《銅盤路36號》,講述了福建省國稅地稅從1994年分設到2018年重逢的光陰故事。“二十四年前的那一天,我們分手在門前”“回眸的一瞬間,你說我們還會相見,在未來的某一天……”這樣直抵心靈的稅月感動,以及深入骨髓的情感共鳴,恰是因為這一段故事就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從機構分設到合併,一代稅務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無悔的稅收事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紀念過往、憧憬未來,道出了“願有事業可回首,且以深情待未來”的共同心聲。

在山西省洪洞縣,有一對年輕人,女孩叫蘇喆,男孩叫劉偉,分別是原縣國稅局和地稅局的稅務幹部,他們在7月20日即國家稅務總局洪洞縣稅務局掛牌成立的當天領取了結婚證。國地稅合作時期,兩人在工作學習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摯友變戀人、友情變愛情,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這件全國人民矚目的大事件,成為他們的“證婚人”。

在國稅地稅合作過程中,原常州市地稅局的同仁們都知道原國稅局有一位業務骨幹鞠英,但畢竟不是一個部門,在諮詢業務問題時總有些不好意思。現在“兩家人”變為了“一家人”,以常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稅服務廳首席代表鞠英命名的納稅服務工作室儼然成為一個“稅務小學堂”。為了儘快適應新的職責要求,許多稅務幹部選擇在業餘時間集中到這裡充電學習,相互學習對方業務,大家也漸漸成了同向同行、同心同德的摯友。

和衷共濟,彰顯動人情懷。令安徽省蕪湖市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局長查讓平最為感慨的,是新成立的聯合黨委全體成員所展現出的“將相和”的雅量和情懷。他動情地說:“合併之後,在新班子的團結引領下,新的同事們在工作中更多了一份相互理解和互相支持,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更多了一份自覺的責任與擔當,這讓大家都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溫暖。”

這樣的溫暖,彰顯著稅務幹部的崇高精神,讓“一家人”的情懷深入人心。

……

從“談戀愛”到“過日子”,正需要這種“和合”的情懷。全國稅務幹部同船共渡、齊心協力,營造出“和和美美”“合合美美”的境界。

——試金之下,尤見其純,在進退留轉中舍利明義

有一種品質叫忠誠,如金子一般,火中淬鍊之後更見光芒。

在這場改革中,大量原機構及其內設部門“一把手”由正職轉為副職。他們正確對待進退留轉,舍小我顧大局,舍小利明大義,為改革犧牲個人利益、不計個人得失,成為改革的守護者、真英雄,值得被人稱頌、敬重和傳承。

王富明,由山西省原晉中市國稅局局長轉任國家稅務總局晉中市稅務局聯合黨委副書記、副局長。他和山西省其他12位市級稅務局由“正”轉“副”的同志們聯名寫了一封長信——《渡盡分合兄弟在 相逢一笑且同行》。信中寫道:滄海桑田,無問西東,我們在任的所有人都將走進中國稅務和山西稅務的歷史,而我們完成改革任務後稅收事業也將進入新的起點,我們的後繼者們仍將不斷地書寫新的篇章。

護大局、重情義、講奉獻,成為改革期間德州稅務部門機構改革主旋律。在改革緊要關頭,德州稅務幹部紛紛表示要發揮“磚頭精神”,在改革中砥礪品行,錘鍊黨性。原德州市慶雲縣地稅局主要負責人宮恩泰同樣面臨由“正”轉“副”。面對進退留轉,他十分理解:“作為一名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有關鍵擔當,少給組織講條件、多給組織做貢獻,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實實在在的成績。”

改革中,老同志不以年齡、資歷自居,表現出了主動讓位、扶掖後進的高風亮節。原金華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偉民在職務調整面前沒有猶豫,他主動向省局請示,要把局長職位讓給更年輕的同志擔任。原西烏珠穆沁旗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四清在給錫林郭勒盟稅務局聯合黨委的信中表示,自願放棄在新機構中擔任“一把手”的機會,鄭重推薦比自己年富力強的幹部出任新機構主要負責人,自己甘願充當助手。

試金之下,尤見其純。改革,改出了顧全大局的嶄新境界,改出了“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在我”的高尚情懷。廣大由“正”轉“副”的稅務幹部,肩並肩、手攜手、心連心同向同行,一往無前開創新時代新稅務美好未來!

——捨我其誰,擔當奉獻,在拼搏奮進中錘鍊鐵軍

幕後英雄堅守崗位。改革大考面前,稅務人忠誠擔當,甘於奉獻,他們稅服在身,責任在肩,用敬業詮釋最美的改革底色。

改革潮頭,桑榆非晚。王燕芳是北京市原朝陽區國稅局第六稅務所一名普通的稅務幹部,1982年走上稅務工作崗位,今年10月11日,這位一直在基層衝鋒陷陣的“鏗鏘玫瑰”將光榮退休。“我經歷過財稅分家、利改稅、國地稅分設、營改增,真沒想到在工作的最後一年能見證歷史,看到咱們稅務局再次合為一家。”新機構掛牌後,她自覺地給自己加碼加壓,每天早上提前20分鐘到工位待命,下班後抓緊時間學習充電。

時代面前,稅月青蔥。謝宇康和肖程是贛州市稅務系統的年輕幹部,6月是他們的婚期,也正是市級新稅務機構籌備掛牌的衝刺階段。一段時間以來,他倆因改革工作聚少離多。婚禮從簡、沒有蜜月,兩人結婚第二天就被分別抽調參與縣級稅務機構改革聯絡(督導)工作,他們知道,令人期待的稅務新家庭就是由這千千萬萬的小家庭共同築成的。面對未來,他們仍難掩喜悅:“國地稅分家24年、深度融合數年終於重新走到了一起,我倆5年的愛情也修成正果,特別期待以後全新的工作與生活!”

“為了天亮後的笑容,我們選擇無眠。”省市縣三級掛牌當日,全國各地稅務部門精心組織系統配置、實操驗證等每一個步驟工作,將任務細化到人,確保萬無一失。“徵管系統配置工作任務完成得很好,大家辛苦了。但還要密切監控運行情況,確保網絡暢通、數據交互正常,確保能以新機構名義正常開展各項工作。”7月21日零點,安徽省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張德志在現場發微信勉勵大家。

本色盡顯英雄氣、真金百鍊更生輝。在這場改革大考面前,廣大稅務幹部的職位變了,使命沒變;角色變了,本色沒變。新時代稅務鐵軍正在以捨我其誰的擔當和勇攀高峰的韌勁,抒寫著壯美無悔的稅務人生!

當前,改革的主戰場正在向逐級制定和落實“三定”規定、逐級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等領域縱深推進;正在向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讓納稅人和繳費人有更多獲得感的方向推進;正在向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推進。

改革征程遠,唯有恆者勝。全國稅務系統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繼續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決擁護改革,以強烈的責任意識主動支持改革,以堅定的歷史擔當積極投身改革,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共同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新稅務的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