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刘培忠

佛慧山上,从大佛头到黄石崖连绵的峭壁之上,有一条栈道,称为千米画郎,在我眼中视为“大阳台”。这大阳台实在是好,座落在峭壁上,长度约有1500米,画廊如带,依山体蜿蜒而行。一路设有亭、廊和观景台,植有柏树,遮天蔽阳,环境清幽。伫立上面,居高临下,你背后便是如屏风一般的郁郁葱葱的山体,眼下便是犹如万丈深渊之感的山壑。

举目望去,便是以泉而闻名的大济南,整座城池尽收眼底,壮阔如画的景象,会让你欣赏不已,感叹不已。我喜欢这大阳台,过上一阵子,会独自前往,爬上这阳台,看济南风光,看山峦旖旎,看蓝天碧云,看山花烂漫,看四季过往。于是,这大阳台,不同的季节会带给你不同的美感。

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说起这座山的高度,海拔只有360米,在济南城内城边,算是最高的山了。它的位置就座落在千佛山的对面。远远望去,满山翠柏,山体相连,山峦叠翠,山峰突兀。是一座休闲散步,活动锻炼,阅览风光的一处山峰。

每次去爬,习惯性地穿过千佛山南门,走进佛慧山,一般沿着对面林中一条小石路,拾级而上。眼下正是酷暑的夏季,一路听着林中远远近近的蝉鸣,还有鸟叫的声音,尤其那蝉鸣,顿然想到“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诗句来,此时的蝉鸣再去听,格外有了韵味。这个时候,随过了鲜花盛开的季节,但路边扔看见盛开的小黄花,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惊喜不已,犹如一份礼物,招手示意着,欢迎着前来的游客。

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在一路的品赏中,来到黄石崖造像。这处佛崖景观开凿于北魏正光四年与东魏兴和二年,用了十七年的时间才完成。如今看来,这些不成样子的残头断臂佛像,岁月已穿越了1495年的时空,是山东镜内保存最早的佛崔石像。从这组石佛中折射出当年佛教的盛行,传进济南兴起的印证。每次路过,都会立于摩崖石像群面前,欣赏半天,从残垣断臂的佛像中,感受当年佛教盛行之风,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传播佛教文化,经过当时的能工巧匠之手变成今天的雕塑艺术珍品,被虔诚者之心所感动。

欣赏完黄石崖之后,走上千米画廊。名副其实的千米画廊,的确是一幅千米画廊,在这幅廊上,会让你欣赏到、感受到形态各异的画面景观。尽收眼底的大美济南,会让你联想到老舍笔下的济南景像,周围环山,将城围在其中,如一个摇篮,躺在摇篮中的济南,看上去是那么舒适安然。放眼望去,阳光下的城,高楼林立,风景如画,熠熠生辉,壮观辽阔!远处的华山与鹊山遥遥相对,之旁的鹊山湖泛着金光,相映成趣,如果遇到云雾天气,会欣赏到“鹊华烟雨”的气象。

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而眼前的千佛山触指可摸,形如燕状的燕翅山,两翅伸展着,正欲起飞翱翔,直冲蓝天云霄。前几天来爬时,正赶上雨季的云雾天气,大饱了一次眼福,云雾弥漫,缭绕山峰,瞬间的自然景观,犹如海市蜃楼,呈现眼前,将这翠绿的山脉、眼前的千佛山和远处的天空渲染成仙景一般,景致迷人,惊叹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如梦如幻的境界魅力。

不同的季节,这千米画廊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景观,领略到不同的风味,带给你不同的视觉和享受。如果是春天,可观山花烂漫,看春风过往;如果是夏天,听蝉曲奏呜,鸟空盘旋;如果是秋天,看蓝天白云,欣红叶灿烂;如果是冬天,听山风虎啸,品满山雪皑。总之,不同的美景画面,供你欣赏。

信步在这千米“大阳台”上,惬意无比,一路走走停停,一路观观望望,一路享受着山风拂面,一路欣赏着一步一景,一路不觉不知,就到了大佛头。大佛头背后那美丽的传说,甚感赋予给这佛慧山之灵气。

印象|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站在大佛头上,向前方望去,两边的山体,犹如两道山门,把守着这佛慧山,守望祝福着人杰地灵的这座城市。如果把佛慧山比作一栋大楼,那么这千米画廊就犹如一个大阳台,而济南这座城就是大花园。

生活在济南这座大花园内,有山爬,有阳台,有景看,有泉涌,何乐而不为之呢,我喜爱我眼中佛慧山上的大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