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農村老話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總結,歷經幾代人生產生活檢驗,具有深刻的道理和意義,直到今天仍然對人們有很大幫助。我們經常聽到關於說天氣的老話,其中“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說立秋節氣的老話,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對我們的生活有啥影響呢?

農村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立秋意味著開始進入秋季。“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很好理解:因為早立秋,天氣就涼的快些,就會更早地進入寒冷的季節。而晚立秋,天氣會至少持續炎熱半個月以上,而且這個熱是悶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秋老虎”。

那今年立秋日是8月7日21點30分34秒(陰曆六月廿六),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其實早立秋和晚立秋有兩種說法,人們的意見並不統一:

農村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1、按一天立秋發生的時間來劃分

這種劃分是看:立秋的具體時間是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如果是在0點到12點就是早立秋,而在12點到24點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是8月7日21點30分34秒,所以這樣算應該是晚立秋。

農村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2、按立秋發生的月份來劃分

這種劃分是按:立秋發生的月份來確定早立秋和晚立秋的。立秋在陽曆上一般都比較固定,發生在每年的8月7日至8月9日之間,但按陰曆來算卻變化很大,有的能相差一個多月。所以,如果是陰曆六月立秋則為早立秋,而陰曆七月則為晚立秋。而今年陰曆六月就立秋,應該屬於早立秋。

農村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如果是早立秋,低溫來得較早,由於低溫導致農作物生長期間積溫不足,夏收和秋收糧食會相應減產。如果是晚立秋則高溫天氣會持續一段時間,對人們的生活和農作物也會產生一定影響。早晚立秋只是一種說法,具體天氣情況要以預報的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