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龍門陣之九十八 電火戲(電影院)傳奇

電影是1895年發明的,成都的第一次放電影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12月4日。在三益公背後的華昌影院,成都人喜歡瞅稀奇,但票一太貴,要半個大洋,華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當時怕銀幕被電火光燒到,還不停澆水在幕布上。

1924年新明電影院開張,地點在錦華館街,還有包廠相,由於票價降到2角,市民打擁堂,放映的是卓別林印無聲片《淘金者》丶《大馬戲團》,笑聲不斷。
老成都龍門陣之九十八 電火戲(電影院)傳奇

而在今天總府路王府井的位置,是一棟法式建築,鐵花欄杆後是噴泉,這是地下黨的智育電影院,設備從里昂進口,謝添曾在這做美工。抗戰開始,文化大興,好萊塢的名著也不斷上映。《羅密歐與朱麗葉》,《茶花女》,《呼甲山莊》。
老成都龍門陣之九十八 電火戲(電影院)傳奇

因有利可圖,蜀一大戲院,中央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國民電影院等先後出現。1955年開辦的和平電影院,帶動了整條街的館子丶小吃,糖果店的生意。70年代後期,革命影片《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逐漸被《廬山戀》,《小花》等爰情片取代,電影院成了耍朋友必去的地方,而明星成了潮流。
老成都龍門陣之九十八 電火戲(電影院)傳奇

那時最好的位置在十六排的1號,3號。能混到影院蹭電影成了本事。後來嘭擦擦舞廳,檯球室,電遊廳都入住了影院。隨著精神豐富,電視機的普及,除了大片外,電影院的生意也逐漸差下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影票價從5分一毛漲到幾十塊人們更不敢看電影了。


老成都龍門陣之九十八 電火戲(電影院)傳奇

千禧年之交,十三中影院(華協)出了個長得像魯智深的趙國慶,在全國院線掀起過一個五元風暴,在一段時間又吸引回一些觀眾,但影院的頹勢依然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