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比亞迪,各位電動大神,難道不能聯合推一下氫燃料?

包記穩


根據化學基礎知識,氫燃料要具備清潔能源又能續航高的優點,必須是以液態氫形式存儲及使用,因為能夠與氫元素結合成化合物的元素,除了氧,要麼帶毒,要麼強酸,要麼是鹽類化合物,很重,如果合成含氫的無機物,不如直接用汽油來得簡單,像鹵族元素與氫元素一合併,變成強酸或者弱酸。所以,氫燃料電池,只有使用氫單質燃燒,才有替代其它動力的優勢,用氫氣代替汽油燒水然後轉換成動力。就像液化天然氣做出租車的動力一樣。

這個就要大量的電解水生產氫氣,需要消耗電力。電力要錢,很貴。所以必然用其他辦法解決氫氣來源,那就是用太陽能發電來電解水,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幅降低,氫氣的成本自然降低,等到太陽能發電電解水造氫氣的成本比鋰電池動力便宜的時候,就實現了真正的氫燃料動力代替鋰電池,到時候不只是代替鋰電池,還可以代替煤氣罐,燒氫氣做飯。

顯然,氫燃料動力不是比亞迪和蔚來汽車能辦到的事。而是上游行業光伏行業要解決的問題: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在水源充足處發電並電解水生產氫氣,再壓縮氫氣成液態,賣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問題。

從這個邏輯判斷,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要地是太陽能發電有優勢的地方,比如新疆!!


西格瑪的化學


說到氫燃料電池車,有些話不得不說。首先,它不是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廣的對象,原因如下:

一,從能源的清潔度上面來說,它肯定是非常環保的,而且對現有的汽車無需進行大的改動,也就是說不會把汽車行業翻個底朝天。但是它畢竟不是未來人類終極能源形式,終極能源形式只有一個:電。人類有n種方式可以獲得電能,而且它在使用上,跟氫燃料一樣環保,只是現階段,人類獲得電能的方式,以及儲存電能的工具,存在比較大的汙染。但隨著人類科技進步,獲得電能的方式和儲存工具會逐漸進步,直至所有汙染都得到合理處理,那時候人類的能源形式就只剩下一種:電。而氫燃料是靠電來生產的,它不是曬太陽曬出來的,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電,也許放在電動汽車上,比電生產出來的氫燃料,跑得更遠,所以它其實是間接性用電。氫燃料天生的缺陷,決定了它不是人們最好的選擇。二,中國政府不會把氫燃料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首選,因為在這個領域,日本起步最早,很多核心技術掌握在日本人手裡,這可是中國政府最在意的因素。幾十年來,中國汽車工業飽嘗了沒有核心技術,被人家捏著喉嚨任意蹂躪的苦頭,現在是絕不願意走回老路上去的。它涉及的絕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還有更大、更重要的政治考量。

三,為什麼現在中國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拒絕氫燃料呢?這裡面的原因比較複雜,一方面中國政府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是大度的、寬容的、也是兼收幷蓄的,不可能公開拒絕一種比較清潔的新能源形式;另一方面,我國部分在政治方面的傻大白學者和專家,他們對氫燃料情有獨鍾,大力呼籲,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再者,日本人為了讓中國大力扶持氫燃料,也會在中國收買一些專家或者政府官員,為氫燃料拼命吆喝;最後,中國和日本關係比較複雜,有世代之仇,但也有過愉快的經濟發展合作期,在雙方談合作的時候,日本也會把需要中國政府扶持氫燃料作為談判條件提出來,有時候,中國政府也會虛以委蛇,做出一些讓步。

現在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已經有完整的技術和專利,對國外相關行業的依賴已經很小,這是符合國家利益和政府意志的,所以國家才用那麼大的力度,花那麼多的錢去扶持電動汽車行業。雖然有些企業存在騙補行為,但國家看的是整體發展趨勢,整體趨勢是好的。

既然自己有不錯的方案,為什麼還要去追捧別人的東西呢?這就是比亞迪和其它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會去組團搞氫燃料的主要原因。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國內科研機構或者企業,在氫燃料技術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打破日本的技術壟斷,那麼國家也許會讓它加入競爭者的行列。

個人理解,供參考,不喜勿噴!


建哥8888


氫燃料動力電池有那麼重要嗎?

氫燃料動力電池相對鋰電池而言,就是個脫了褲子放屁的東東!看看這個過程:先用電解水得到氫氣(氣態),收集、壓縮、儲存、運輸氫(液態)到加氫站,再加註到汽車儲氫裝置,然後輸送到氫燃料電池發電,將電輸入電動機驅動汽車。仔細想想整個過程,哪個環節不耗能?加上電解水和氫發電兩個環節的能量轉換效率,它能是一種經濟運行的方式嗎?據有關專家評估,僅上述過程中的能耗及效率影響,氫燃料動力電池驅動汽車的成本至少是鋰電池驅動汽車的2.5倍!這還不算氫燃料電池的造價,且暫時忽略整個過程的安全投入。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不省略這些步驟,加大電池容量,將電儲存於電池,然後輸入電動機直接驅動汽車呢!

當然,氫燃料電池較現有動力驅動方式也有其優點,即燃料體積小、熱值高、續航長,將來會作為小眾車輛動力用於特殊環境作業,如野外探險、測量、勘探、救援、施工等特殊領域。當然,不計成本的軍事領域也需要它,如潛艇、突擊步戰車……

因此,作為一種小眾技術,也就沒有必要組織動員行業進行聯合開發了。而最新消息表明,中科大已攻克該技術……


曾仁317


為啥國內蔚來和BYD電動車汽車都不合作推動氫燃料呢?

氫燃料電池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的最終解決方案。

1.百分百的無汙染,氫燃料電池,其工作原理就是電解水的逆過程,通過氫氣和氧氣在不同的正負極通過化學作用轉化成電能,達到零排放,零汙染的,轉化率高達到50%。

2.氫氣是可再生資源,可以通過光伏發電,風能發電來產生。

3.充氣和續航和汽油車一樣方便,基本上充氣5分鐘,續航可以達到500km.

這莫多優點,為啥國內電動車企沒有推廣氫燃料電池呢。下面看哈推廣遇到的難題。

1.現階段氫燃料電池成本太高,無法提供商業化運營,其化學反應需要用到的催化劑鉑金產量低價格高,價格是黃金的2倍,而且鉑金還會汙染氫的純淨度,不利於氫氣的提供。

2.基礎設施更是天價,建設一座氫氣加氣站的投入不亞於一座加油站的投入,氫氣燃料電池也要一整套氫能源生產和運輸網絡來支撐。有分析評估建設一座加氫能力在200公斤的加氣站,投入在1000萬以上,這都是阻礙氫燃料電池發展的原因。所以從這個方面看氫燃料不是一輛家汽車能推動起來的。

不過現在國家和國際上都在開始推氫能源建設,國內吉利和奇瑞在這方面也有投入和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實現普及的。

8023談談車,大家一起談談車





8023談談車


你傻以為別人也傻?氫怎麼來的?最環保的制氫方法就是電解水(忽略電解液汙染),用電制氫效率50%,再用氫發電效率50% ,能量轉化兩次後剩不到三成,也就是說本來直接充電可以跑一百公里,經過幾番折騰後只能跑二三十公里,能耗這麼高的車你叫人去開發?小日本整天吹這玩意,實際上2013-2017五年裡全球氫能源車銷量也就六千多,為什麼銷量這麼低?因為高能耗,不實用,要想大規模推廣,解決氫的來源問題再說吧。


粗暴的歌


氫氣也是來源於電解水或是煤制氫,電也主要來自於煤,歸根結底氫燃料汽車還是間接以煤為燃料。其它制氫方式不符合中國少氣少油的國情,產量可以忽略不計。

既然都是用煤,純電動車和氫燃料汽車就可以直接對比。純電動車百公里電耗約14-20度,而氫燃料車百公里耗氫約1公斤,1公斤氫熱值約40度電(產物為氣態水時),氫燃料車的能耗是純電動車的2-3倍,根據能量守恆,氫燃料汽車間接耗煤量也是後者的2-3倍。誰更環保一目瞭然。


軍迷愛軍


好一點的充電樁成本大概一萬,就算一個充電站20個充電樁,也才20萬。然而加氫站的成本就高了,出於安全的考慮,一個加氫站的成本幾乎比一個加油站的成本還高。試問,在氫燃料汽車還沒有完全成熟,能夠大規模推入市場之前,誰會花這個代價去普及加氫站?而沒有加氫站的大規模普及,誰又會做小白鼠去購買氫燃料汽車?這就是個惡性循環。如果沒有鋰電池汽車,或許時間久了會有大資本入場建設加氫站,然而現在有更優化的方案,誰會這樣做??


Nguyen1221


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就沒氫能源什麼事了。而且全世界都把可控核聚變作為未來能源革命的主要突破方向,氫燃料這個方向就有點尷尬。不過,在解決了氫燃料儲存和運輸安全性問題,和制氫經濟性問題後,作為一種補充能源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易水沒有天空


氫燃料行不通的,那是小日本的陰謀


卡薩瓦迪


液氫爆炸威力太大 國內法律禁止液氫車進入居民生活集中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