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算什麼!這家店公開成本售賣,從不打折,還經常賣斷貨!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前段時間H&M被爆焚燒庫存,Gap等快時尚也被爆虐待制衣廠女工、壓榨工人利益的醜聞層出不窮。

為了快速圈錢,不惜以損害環境、壓榨工人的利益為代價,還都是國際上知名的高街品牌,真的讓人很憤怒!

然而有這麼一個品牌,在這些醜聞面前就是一股清流!

他們合作的工廠工人福利好,工廠環境佳。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總是不按套路出牌,喜歡在標籤上標出衣服的每一項成本不說,甚至還告訴消費者他們每件衣服所賺到多少錢!

相對於Zara每年推出的10000+新款,而它每年推出的新品不到100件,但是一年365天從不打折,還賣斷貨!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它就是美國的服裝品牌Everlane!

這個在2011年,誕生於美國舊金山的服裝品牌,一路走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不菲的成績:

僅僅成立2年,銷售額就達到1200萬美元,在2015年的時候,年營銷額超出了5000萬美元,2016年銷售額成功突破1億元!成立短短5年,估值2.5億!

這個3年僅上新200件新款的時尚品牌,是如何運用“高性價比”在充滿競爭的時尚服裝行業披風斬將,突破重圍的?它又用了哪些招數?

Everlane創始人Michael Preysman原本從業於私募公司,是個正兒八經的理工男,對時尚完全沒有概念。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門外漢”創立的品牌,在沒有線下實體店、不走秀也幾乎沒有廣告的情況下,深受各界明星博主喜愛!

例如它家的基本款T恤就經常出現在博主們的街拍裡。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模特界的對它也是喜愛有加,超模GiGi就很喜歡穿它家的羊絨產品。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和泰勒等一眾明星都是它家的粉絲。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上到演員明星,下到博主模特,Everlane是雨露均霑,粉絲遍地。短短成立5年估值就超2.5億!

那到底是啥原因,讓這股時尚界的清流,發展的如此迅速?這就離不開它特有的“反套路”招數了。

“反套路”招數一:

堅持不打折 勾起消費者購買慾望

Everlane奇葩的一招:從不打折!

眾所周知,每逢節假日或者是換季的時候,很多服裝品牌都會運用打折來提高銷量,降低自己的庫存量,但是Everlane反其道而行之,堅持不打折。

Everlane這樣做的原因是,第一:由於在成本價格上,選擇了公開透明化,Everlane在價格上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忠誠的;第二:為了能讓顧客隨時以實惠的價格買到商品!

在庫存管理上,Everlane也沒有半點的疏忽,管理員工們也管理的很好,沒出現過滯銷的狀況。

試曾想想,假如你看上一件不會打折的衣服,你應該會馬上去買,而不是等到店鋪打折的時候再去買,因此,Everlane堅持不打折,反而促進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反套路”招數二:

時尚品牌卻不搞潮流,只做經典款

作為一個時尚品牌,Everlane的衣服真是一點都不時髦。簡潔流暢的線條,經典百搭的款式,大寫的“性冷淡風”,號稱“讓你在未來10年穿都不過時”。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或許是創始人做金融出身的緣故,典型理工男的審美,拒絕一切華而不實。他自己的穿著風格就十分簡單,幾乎每天都穿著一樣的衣服,純色T恤、外套、牛仔褲,運動鞋。

生活方式也樸素的不行,沒房沒車,生活中最貴的物品,就是他和妻子睡得那張雙人床。這也不難看出為什麼Everlane的衣服都是基本款的設計了。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例如一件短袖T恤,除了純色款就是經典條紋,再改進優化也只是在顏色和條紋的粗細上做文章。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要是發現其中條紋款賣得好,他們又會在領口和長度上做改進,再推出新款。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正是因為價格直接公開透明化,所以Everlane才有十足的底氣“從不打折”!

這年頭除了奢侈品,估計也很少有品牌這麼有勇氣從不搞折扣了。畢竟買回來一件衣服,馬上又發現降價了真的很心累,對這個品牌多少也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突然想起我媽在優衣庫花599買了件羽絨服,隔個星期再看299就能買到,簡直被氣到吐血!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除了款式經典簡潔之外,Everlane從不會大量上新。和zara等快時尚一次上新就推出上百款不同,它只會一件一件地推出,3年上新的數量還沒有zara一次上新的數量多!

其他品牌一年四季要出多個系列,Everlane卻一年四季什麼都賣,就算冬天你想買一件短袖T恤,在官網隨時都能買到。

其實這麼做也有好處,就像那個著名的果醬實驗。

研究人員在兩個攤位上,分別擺上24種口味和6種口味的果醬。最後發現只放了6種口味的攤位

購買率比前面一個高出6倍!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Everlane深諳此道理,比起在一堆衣服裡面,挑上一天還不一定能買到心儀的商品。從有限的幾款T恤褲子裡挑選,購買率還是蠻高的。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當然咯,它的套路可不止這些。

在上新上,不同於其他按照季節出新款的品牌,Everlane卻沒有季節之分,上新的速度極其的慢!有時候還一件一件的上新。

這樣一來,反而給Everlane的設計團隊更多時間去觀察思考新品的設計,然後再把設計好的樣品放在不同顧客身上進行試穿,結合不同消費者的意見,再決定新品的去留!

在這個時尚風盛行的時代,Everlane卻從容不迫、不急不躁做好每一個小細節,以慢致勝!

“反套路”三

身處暴利行業,竟然公開成本價

Everlane在價格上的策略也是一股清流!別人都是悄悄漲價格,巴不得多賺你一塊錢,它卻公開成本價售賣!!

比如一件白色短袖,在 Everlane的官網上標價15美元。後面會標註:服飾材料1.77美元,生產設備耗損0.44美元,人工費2.4美元,稅0.74美元,運輸成本0.25美元,真實的成本是6美元。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先告訴你衣服的成本價,再告訴你賣多少錢,最後還要貼上別家店同樣的產品賣多少錢,貴了自己多少倍。

如果我是同行,一定會恨死它這種行為。然而作為一個消費者,這個舉動真的讓我馬上路轉粉!

“反套路”招數四:

快時尚有“血汗工廠”,它卻注重工廠品質

經常購買快時尚的人都知道,很多高街品牌雖然在款式設計上很時髦,但質量卻不敢恭維。這一點在Everlane身上卻不是問題。

就像開頭說的,Everlane在工廠的選擇上是非常嚴格的。

為了尋找一家“可持續”生產標準的工廠,來生產自家的牛仔褲,他們不惜推遲上新時間,耗費了人力物力最後在越南找到了符合他們標準的工廠。

據說這家工廠的用水回收率非常高,獨特的運作系統使得在生產過程中過濾出來的水可以直接飲用!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和那些為了利益不惜直接排放汙水,汙染環境還導致工人致癌的“妖豔jian貨”果然不一樣~

除了對工廠有嚴格的要求之外,Everlane對工人的舉動也真的超窩心!!

為了改善製衣工廠的環境和工人的福利,它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基金會每年黑色星期五這一天的收入,都會捐贈進這個基金會里。

全球每一家廠商的信息都會如實在官網公佈,如果你在官網上買衣服,還能看見這件衣服生產的工廠環境,以及工人們在車間內的工作視頻。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看看這環境,這笑容,就知道工人在那裡工作有多開心,生產出來的衣服自然也差不多哪裡去。

“反套路”招數五:

同行瘋狂開店圈錢,它卻揚言不開實體店

或許是因為創始人做金融出身的,所以創立的品牌也十分酷,從創立初期就一直對外宣稱“就算公司關門倒閉,也絕對不會開一家實體店!”

2011年恰逢是電商購物風潮剛剛興起的時候,零售還是主要以線下門店為主,敢這麼喊話還是很少見的。

但他估計自己也沒想到,多年後竟然自己打自己的臉。畢竟線上買衣服不能試穿,買回來不合適還要再退換,來來回回為了一件衣服也是很折騰。

於是越來越多的用戶都強烈要求,能有一家實體店能讓他們隨時試穿,買到最合適的碼數。就算買到不合適的,也可以回店裡馬上退換貨,不必苦哈哈的等收快遞。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終於在去年年底,Everlane在紐約開設了第一家實體店鋪。開業第一天店裡就被擠爆,不知道還以為那家店在搞年中大促▼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沒有華麗的櫥窗,沒有凹造型的模特,也沒有誇張醒眼的裝飾,店鋪就和自家衣服一樣,走的極簡風設計。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在快時尚面前,Everlane真的是清流般的存在。和其他品牌不同,Everlane走的“反套路”招數,卻讓它在時尚圈穩紮穩打,收穫了一大波粉絲和鈔票!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或許正是創始人對時尚圈毫無經驗,反而敢於打破原本的條條框框,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反套路”招數六:

履行社會責任,講好有溫度的品牌故事

有一句話說的好: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有品牌,而品牌更需要會講故事!

而Everlane就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品牌!

還記得2013年孟加拉國薩瓦區製衣廠大樓倒塌事件吧,當時這件事轟動全球,死忙人數超出了1000人,2500左右的人受到了重傷!

此事件一出,引起了Everlane創始人Preysman 的關注,後來他還把工廠改成了Everlane品牌故事裡的一個角色!

不僅如此,Everlane會把廠商信息如實在官網公佈,讓商家透明化,這樣一來,消費者不僅可以在官網上查看自己在Everlane賣的的產品對應的生產工廠,還能看到工作環境的真實照片和視頻!

因此,每個跟Everlane合作的工廠,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核實!

因為當年那場事故,Everlane還專門為工廠設立一個黑色星期五的基金,所謂黑色星期五的基金,就是在不打折的情況下,把當天的營業金全部捐贈給工廠,用來改善工作環境和提高員工福利!

就在2017年,Everlane的黑色星期五將當天收益的15萬全部捐贈給越南的一家工廠和員工,讓4000多名的工作餐得以改善!

有故事的品牌總是會帶來生機,更何況是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品牌故事,不得不讓用戶對Everlane產生好感,為它的偉大形象肅然起敬!

不隨大流,也一樣可以做的很好!

服飾天下

最具商業價值的創新生態平臺

Zara算什么!这家店公开成本售卖,从不打折,还经常卖断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