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泸沽湖,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四川南部的莽莽群山之间,仿佛被群山拱卫的仙子,飘飘欲仙却又庄严圣洁。如果想要找回自己涉世之初最纯净的灵魂,最柔软的感动,最完整的自我,最饱满的热情,那么泸沽湖应是必到的一站。它会缓缓引导你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围着它走一遭,就是在做最自然的心灵有氧操和瑜伽,在天然芬多精的作用下,很轻易便能释放你被世俗生活挤压到快要窒息的灵魂。也许到来之前你想要呐喊,喊出心中郁结的苦闷,但看一眼那万年不变的幽蓝,那一声苦闷的呐喊极有可能会变成一声轻轻的惊叹,赞叹造物主的神奇,赞叹这天高云淡之间乌托邦的圆满,最简单却也最坚固的圆满。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曾听过一首歌,那歌词用来形容泸沽湖真是再好不过: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真想就这么一辈子,一辈子待在这么一个宁静的清远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最原始最纯真的静美,总是不经意触动着每个游客的心弦,留下来吧,留下来吧,这里才是心灵深处最静谧的港湾。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面积约50平方千米的泸沽湖,坐落在海拔约2690米的地方,哪怕是在7月的炎炎夏日来到这里造访,你都会被一股宜人的凉风包围,完全遗忘了都市里的暑热。这里的太阳特别耀眼,空气特别清晰,村民特别纯朴,陶醉其间,可能连平日不离不弃的防晒霜都忘了抹。坐在古老的猪槽船上,慢悠悠的滑行,水波荡漾间,享受着慢悠悠的情调,手指忍不住蘸着清澈的湖水,凉酥酥,恨不能将整片的晶莹贪婪地拥入怀中。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听见一两句没有被流行音乐沾染的山歌,这才是纯粹的人生,梦境中最纯粹的人生。太过高效率的都市节奏刺激了我们的欲望和斗志,却也榨干了我们的灵气。只有在这里,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才能得到最纯粹的给养,偶尔天空中掠过几只鸟、留给我们几声鸟鸣,那么久违的天籁让人唏嘘。湖岸曲折,几座半岛像碧绿的簪子插在雅致的泸沽湖上,湖中有几座小巧别致的湖心岛,仿佛绿色的舟停泊在水面,岛上住着人家,更像画舫中的人物,淡淡的袅袅炊烟,为这水天一色的天堂风景增添了几缕人世的亲切。弃舟登岸时,你会发现自己可能来到另外一个省份,没想到吧,泸沽湖是川滇两省的界湖,这算不算是一个惊喜?一直贪心地以为,泸沽湖是最近几十年才被人们发现的世外桃源,而我们都是它最早期的造访者,后来才知道自己的浅薄。泸沽湖的美景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就有人作诗咏叹:“泸湖秋水间,隐隐浸芙蓉。并峙波间鼎,连排海上峰。到涵天一游,横锁树千里。应识仙源近,乘槎访赤松。”这几句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典雅,清代也有人把湖中的岛屿比为蓬莱仙山:“祖龙求神仙,三山渺何处。不知汉武皇,开凿南来路。灵鳖鼎足蹲,飘渺凝飞渡。莫载欲人俱,恐为风引去。”比喻虽无多少新意,却也实在地描撰出了那几座湖心岛绝世独立的丰姿。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泸沽湖畔的摩梭的人是国内唯一还在“走婚”的民族。什么是“走婚”?就是“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每天夜晚,族内的青年男女都在月色的掩饰下选择自己的爱情对象,如果互相都能看得上对方,那么在这种双方自愿的、有感情的基础上,他们就会结合。但是男子只能在深夜到女子家里去,在第二天天亮之前离开。这种走婚制度是以母系家长制为基础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属于自己的母亲,走婚的双方都不是对方的家里人。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但是这种走婚制度并不是乱婚,而是有一定约定俗成的规定。比如说,双方走婚都是自愿的、有感情基础的,如果感情一直比较好,那么这种关系就会维持下来,而一旦感情破裂,这种关系也会随之结束。如果双方有了孩子,这种走婚关系也会维持下来。此外,这种婚姻制度也不是群婚,比如说,一个女子只能选择一个男子,在他们感情稳定的基础上,不可在选择其他男子;近亲之间不能走婚;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人在一起时,一般也不会谈论有关性的话题。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这就是极具个性的摩梭族走婚文化。如果你不在意从这里走出的红花教主,在过去几年中某些张扬的言论和惊世骇俗的个性,有机会可以去她建在泸沽湖旁的房子看看,听说早年这里是很多文艺爱好者聚会的地方。内部装修相当的大俗大雅,极富张力的色彩冲突,神似其主人热烈不掩饰的性格,单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说,是非常值得去看看的。

中国这个地方的婚姻不受法律约束,这样真的好吗?

现如今,时常可以在各类旅行杂志和书籍上看见驴友们写的各色赞美泸沽湖的文章。其实,再多的文字和图片也抵不过你亲身融入其间的那份感受,那种美,足以消解一切旅途的颠簸和劳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