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認爲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難得的人才?

領導認為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難得的人才?

很多管理者無論是在招聘人才或是用人的時候,還是在處理問題時,都愛偏袒有經驗的員工,認為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的難得的人才,經驗可以讓他們少犯錯誤,儘快完成任務。

其實,有時候經驗並不一定非常有用,相反還會成為一個人思想的桎梏,致使他不斷犯錯。此外,偏袒有經驗的員工,還會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團隊內部容易產生矛盾。所以,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一味地偏袒有經驗的員工是一一種錯誤。

在實際管理中,偏袒有經驗的員工是管理者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廠長的見識,在他的觀念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經驗不足以成為提升員工的依據。相反,他知道經驗會使人變得凡事謹慎,不敢有所行動,從而失去很多機會。

作為一名管理者, 只有充分了解員工的心理,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大度無私,才能最終贏得員工的信賴,使員工與自己同舟共濟,並心甘情

願地接受自己管理。為此,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領導認為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難得的人才?

一是扶助弱小。

管理者並不是表現出強硬的態度就能讓員工心服的,相反,身為管理者必須要有敏銳的頭腦,來調解員工之間的糾紛,並且從關愛的角度扶助弱小,若非如此便無法承擔管理者的職責。

就現代企業而言,作為管理者必須通過展現實力來贏得大家的認可,這就要從指導員工、調解員工之間的糾紛等符合員工期望的事情開始做起。

二是一視同仁。

管理者在對下級關係的處理上,要一視同仁,不分遠近、不分親疏。不能因客觀或個人主觀情緒的影響,表現得有冷有熱。當然,有的管理者本意並無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願意接觸與自己愛好相似、牌氣相近的員工,無形中就冷落了另一部分員工。

因此,管理者要適當增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員工交往,尤其對那些曾反對過自己,或者犯過錯誤的員工,更需要經常與他們交流感情,防

止有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

三是公平合理。

既不要有偏見,也不要對人另眼相待。這兩個問題,相待。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凡是對一些人有偏見的管理者, 對另一些人則會另眼其光別取相同樣有吉無益。對於幹得出色的員工當然是應該表揚的,

但是,該表揚的時候表揚,該評功的時候評功, 平時還是應該與其他 員工一視同仁。

人會有好處,有助於他戒驕戒躁,不能另眼相待,的,機會也是均等的,他們才會奮發,才會努力。機在北的要的,工一種公平合理的印象,讓他們發得人都是平等不斷上進。

對女性員工和體弱的員工也這樣做,對做出成績的人會有好處,有助於他戒驕戒躁,不斷上進。對女性員工和體弱的員工頁不能另眼相待,

確實是不適合女性工作的崗位,乾脆就不要安排女性。既然安排了女性,就要同工同酬。體弱的員工也是一樣,要麼明確規定是半休,在規定的時間內也要和其他職員一樣工作。企業是個集體場合, 要有一種工作氣氛,有幾個閒散的人在一-邊是會影響士氣的。

四是摒棄私心。

有的管理者認為:“我是任 人唯賢的,同樣的賢能,我為什麼不任用親近我的人呢?”這麼想便錯了。任人唯賢,就是說“賢”是唯一的標準,不能再有其他標準。你在賢能之外還看他與你親近與否,這就不是“唯賢”,而是二元標準了。

人是感情動物,對自己所親近的人,難免因為感情關係密切而易於看到優點,不易看到缺點。所以,你認為“賢”其實未必“賢”。就算確實是“賢”,別人也照樣不服氣:“為什麼同樣賢能,他能上,我不能上,還不是因為他有靠山?”若真是不“賢”的人,影響就更壞了。

人人都會這樣想:“看來還是私人關係管用,我們再賣力氣也沒用!”

領導認為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難得的人才?

管理者要對企業負責,管理者的利益應該就是企業的利益。也就是說,你的私情、私慾必須為企業利益所替代。為了不以私害公。每做一件事情,

都不妨捫心自問:“這件事中,有沒有我的私情在裡面?”或者問一一問:“這麼幹,別人是否會覺得我很自私?”在得到滿意的答案之後,你再大膽地工作吧。

管理箴言

平等是維持每個人心理平衡的關鍵,如果管理者讓員工有了不平等的感覺,那麼就很難再讓員工積極努力地工作了。所以,管理者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員工,不管他是否具有豐富的經驗,這是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關鍵。

領導認為有經驗的員工,是企業難得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