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樂評:中國搖滾史上10位傑出搖滾女聲(四)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這是中國搖滾史上10位傑出搖滾女聲第四期,不過本期要打破之前規律,只抽出一位來介紹,因為這一位歌手實在太特別。從出道至今,她與她的音樂對所有的人來說,是一個永恆的謎。沒人能很自然理解她,以及她的音樂。因為她走的路、做的音樂沒有參照系可以比較和評判。

而她就是有“中國的謝妮德·奧康娜”之稱的——寶羅

行舟樂評:中國搖滾史上10位傑出搖滾女聲(四)

中國的謝妮德·奧康娜

寶羅,原名王笑梅,生於1968年12月9日。21年前,她以光頭的形象和低調音樂的演唱風格展示了完全與眾不同的音樂氣質,被譽為中國的謝妮德·奧康娜;

然而,她的音樂與奧康娜毫無相同之處,她們惟一相通的是都追求一種不受外界影響和控制的獨立音樂人格,一種保持自我的勇氣。

寶羅的音樂是小眾的,她的音樂冰冷,卻閃爍著黑色和神秘的光芒;她的唱法低迷,卻傳達出天使一樣的詩意,毫無傷感。

她寫愛情,但從不提及男女;她表達叛逆,但旋律卻很美麗。

所以聽眾常評價她為謎一樣的女人和音樂。

行舟樂評:也許寶羅和她鍾愛的謝妮德·奧康納(Sinéad O'Connor)的真正相似之處就在於她們有時不顧一切的反叛和聲音中的超然與遺世獨立。寶羅的音樂,在90年代表現出了驚人的實驗性和前瞻性。與其把她想象成一個歌手,不如把她理解為一個有著超現實感受力和奇異性藝術想象力的音樂人;與其把她放在搖滾的範疇,不如把她跟朱哲琴、吳虹飛這樣有民族風格傾向的世界融合代表相比較。她的歌唱清亮純淨,更像是較為傳統的民族唱法,有時還表現出幾分西部異域風情;她的歌曲編配不走尋常路,吸納各種採樣聲音元素,並且有突出的打擊樂成分,半吟半唱的方式也形同夢囈;歌詞皆是斷片,如痴如迷,像是通過神秘符號的洗禮羽化登仙或是殘缺的獨白對話嚮往幽冥。她的音樂,是中國較早的民族-世界融合和新紀元音樂的嘗試。

寶羅音樂路

1986年寶羅和崔健一道出現在北京流行樂壇。作為中國第一個低調朋克女歌手,寶羅一出場即是語驚四座。其冰冷徹骨的朋克唱法使得1991年初來北京的外國人都感到吃驚:他們從未想到會在北京看到一個這樣前衛的歌手。

因為即使是在支流文化十分發達的歐洲,像寶羅當時那樣的演唱低調朋克的女歌手也是不多見的。那個時候,大多數人還沒聽到過“另類”這個詞。

寶羅,1986年開始涉足流行音樂圈,先唱流行歌。

1989年退出舞臺。

1990年自組創作小組,開始接觸搖滾樂。

1993年6月與來香港的大地唱片公司簽約,開始製作首張個人專輯《天堂之花》。後對大地提出解約,並於1994年離開大地。

1995與北京風行音樂工作室簽約,繼續製作《天堂之花》,也以解約告終。

同年,其歌曲《諾言》和《哪裡天涯有鮮花》的MTV兩次在中央電視臺 “東方時空”等欄目中播放,成為北京非主流音樂圈中第一位在央視上露面並向公眾推廣的歌手。

1996與蘇放合作成立蘇放工作室並繼續製作專輯《天堂之花》,於1997年8月錄製完畢。專輯錄完後,使得多家海外唱片公司為爭奪海外發行權而發生了一場爭奪戰。

1998年華納唱片出版發行《天堂之花》,也是華納推出的惟一的中國新人。

2001年,她與多蘇放一起組建了音樂組合——“北京談話”,不定期地世界各地演出。

如今,寶羅雖然還在做著自己的音樂,但已經越來越少人知道她,她似乎已被時代遺忘,只靜靜的在自己的角落做著不被人熟知的音樂……

行舟樂評:在寶羅的音樂路上,從不拒絕名利,但她所追尋的自由又成為了她前行的絆腳石。1986年,她因受不了央視導演的趾高氣昂,轉身就走,留言說:“再見了,中央電視臺,永遠不和你們合作。”與大地唱片的合約也終結於她的獨立個性。她註定成為中國搖滾和流行音樂史上的“獨角獸”,重要,卻像是存在於一個幻象和神飛天外的維度。


歡迎關注行舟樂評-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今日頭條、百度貼吧、百度百家、網易號、豆瓣、知乎、快傳號、大魚號、搜狐號、東方頭條、新浪看點、QQ看點、簡書、喜馬拉雅 、大風號,請在相應平臺搜索“行舟樂評”,您可一鍵關注。

行舟

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