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漫山遍野的仙人掌能变成飘香的果酒吗?

在大凉深山的贫困村里,有几位苗族青年就把这件事情给干成了!还在古村之友平台上发起项目。

他们从2016年开始,将村里的“仙果”酿成酒,在解决果子的销路之后,又解决了果子的存鲜问题。

他们在大城市完成大学、职中的学业,打过工,为什么不留在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村庄呢?

他们,如何一步步跨过村民的心理防线,解决技术难题,并最终为村民创收?

6月22日(周五)晚上8点,他们将线上分享返乡创业历程

欢迎伙伴们扫码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交流分享群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故事抢先看

每年7月,大凉山深处的苗族村庄烂房子村,漫山的野生仙人掌挂满了仙果。过去,数十万斤的果实要么烂掉,要么成为山羊的美味。这一次,它们会变成为飘香的仙果酒吗?

漫山遍野的仙人掌能变成飘香的果酒吗?

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一个叫烂房子村的苗族村庄,三位曾经受好友营支教和资助的学生完成了学业,他们选择返乡创业。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李发云,(苗名:李井)29岁,苗族。

我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深的爱着我家乡的每一位父老乡亲,每一寸土地,梦想着有一天能回来建设家乡,带领自己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2016年我从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毅然放弃与温氏集团的就业协议签约,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引进外面的公司在家乡投资整合了500亩的野生食用仙人掌,同时带领村民种植食用仙人掌1000亩,当年种植和回收野生仙人掌果为村子创收20万余元。

2017年第二次回收野生仙人掌果再次为村民创收10万余元。仙人掌果由于保鲜期很短,又需要长途运输到市场,所以对采摘要求特别高,由于采摘时擦伤刮伤的果不好保鲜,只能成为废果,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果子,我们想到了将这部分果子实地酿酒,2018年结果将会超过10万斤,公司收购的量3到4万斤,还有6万斤的仙果可以酿成果酒,按3斤果出1斤酒的比率,如果可以批量生产,将可以产出2万斤的酒。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李世民(苗名:李桂),24岁,苗族。

我是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乡白碉村烂房子组的新队长。我出生在烂房子,我的童年时光也在烂房子度过,因此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大山、还有这里的青山绿水、大石头、漫山遍野的仙人掌、还有仙桃…… 因此我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到烂房子和李发云还有村里的村民们一起种植仙人掌。

首先我试图在

网上销售,不过销售量不大,村民们种出来的仙人掌果利润低,没有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李发云又带着我们两个当弟弟的开始研究酿酒

2016年9月底酿出来的第一壶仙果酒有些异味,失败了。2017年8月初又继续研究,一个月左右我们的第二壶仙果酒出来了,这第二壶比第一壶好多了,味道很好,酒色也好,口感更好,我们村民些还有同学们回来了都抢着要喝我们的仙果酒。

这也说明了发云的酿酒技术是进步了,不过这还不够,我们还想把这仙果酒产业上规模,做得更专业,让外面更多的人都喝上我们烂房子的仙果酒,所以我们计划修个酿酒房,还有储存房,还计划派出两个人去参观学习酿酒技术。只是我们现在没有资金去支撑这个项目,因此申请了这个公益项目!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李树军,27岁,这是我的书名,(苗名:李包)。

我是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乡白碉村烂房子组幼教点的一名辅导员,我出生在这片大山里,我的童年也在这乡村的大山里度过,喜欢这里的自然风光,喜欢烂房子万里无云的蓝天,更喜欢烂房子满山遍野的仙人掌,特别是那七八月份仙果成熟的时候特别的诱人,但每年都有大量的仙桃浪费掉,并没有人利用……

因此毕业以后我选择了回到家乡烂房子,和发云,世民一起带动村民种植仙人掌,这两年开始收购仙果,村民们也有了收入,可因为不是大量的收购所以村民的收入还是很低,剩下的眼睁睁看着浪费掉了。发云看着有太多的果子浪费了实在不忍心,就带着我和世民开始研究酿制仙果酒,在2016年9月低我们酿制的第一壶仙果酒出来了,口感不是很好,有些异味,在2017我们抢在了仙桃成熟的前面研究了一段时间,在8月份我们的第二壶仙果酒出来了,这壶仙果酒算是很成功的,口感,酒色都很好,谁喝了都赞叹不已,酿制的仙果酒太少很多人都没喝上我们的仙果酒。

2018年的7月,新一季的仙果准备成熟了,我们决定

把仙果酒业做大,一方面让外面更多的人喝上我们烂房子的仙果酒,另一方面,想通过专业的学习和检测,让果酒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适合批量生产,带动烂房子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陈家坚

佛山电视台南海频道文颖工作室编导 佛山好友营支教创始理事

我是一名记者。2007年,我送第二批支教老师到木里支教,从这一年起,至今已经八进木里了。我喜欢那里的淳朴的学生,我爱那里的绿水青山。每次进山,学生们都会采集仙人掌果给我们尝鲜,说,这是哪里也吃不到的仙桃。

10年后,当年支教过学生陆续完成大学、职中的学业。他们,竟然回乡创业,竟然竞选了队长,竟然成为乡村老师……这是,他们小时候跟我说过的梦想。这些年轻人把发展的希望放在了满山的仙人掌林上。但是,他们却苦于没有起步的本钱……

我希望,这次众筹,可以为返乡的学子成就一个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回馈社会的,将是一壶脱贫致富的美酒。这些苗族的青年,还想着保护传承苗族的古歌、芦笙歌舞等传统文化。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查看 / 支持他们的项目

6月22日(周五)晚上

听他们在线分享

贫困村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如何成为村民创收的财富

材料由项目发起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